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3

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耿鑫魏传霞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271100

摘要目的: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采用2022年2月-2023年6月这一时间段在本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76例,在随机抽样法方式下将患者划分成均为38例的两个组别,常规组患者使用DP方案治疗,研究组使用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志物三方面。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研究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安罗替尼DP方案;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Clinical Study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DP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Geng Xin, Wei Chuanxia

Jinan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Hospital 2711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th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anilotinib and DP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 A total of 76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22 to June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consisting of 38 patients.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DP regimen treat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he combination of arotinib and DP regimen. 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including treatment efficacy,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ree aspects of tumor markers. Result: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tumor marker level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anlotinib combined with DP regimen for the treatment of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levels of tumor markers in patients,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hav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s, and have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Anlotinib; DP scheme; Late stage;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非小细胞肺癌是临床常见的肺癌类型,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是癌症中对人类威胁最大的疾病,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会产生明显副作用,不利于患者的治疗预期和生存率,伴随恶性肿瘤治疗方法研究的不断进展,新型治疗方式靶向治疗产生[1]。靶向治疗对肺癌的治疗可产生一定的效果,但药物选择的不同,产生的疗效也不尽相同。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传统治疗方案为含铂双药化疗方案,但患者5年生存率较低,疗效有限,且会产生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寻求新型治疗手段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对采用2022年2月-2023年6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7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治疗的效果,详细步骤和疗效见以下内容。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用2022年2月-2023年6月这一时间段中,在我院诊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例数为76例,经随机抽样法分组后,常规组38例,研究组38例。在常规组中,男性23例、女性15例,年龄从41岁至72岁,平均年龄(58.87±6.26)岁;病理类型:腺癌、鳞癌,例数分别为20例、18例。研究组内,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从42岁至71岁,平均年龄(58.45±6.34)岁;病理类型:腺癌、鳞癌,例数分别为21例、17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已了解本研究实施过程和目的,签订了同意协议。

1.2 方法

常规组:为患者使用DP方案进行治疗,具体方式为:每个周期第一天为患者静脉滴注多西他赛注射液(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3647,生产规格:0.5ml:20mg)75mg/㎡,并静脉滴注顺铂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10743,生产规格:20毫升:20毫克)75mg/㎡,21天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

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为患者使用安罗替尼(生产厂家: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80003,生产规格:10mg*7粒)进行治疗,口服,每天一次,每次12mg/次,21天为一个周期,连续治疗4个周期。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观察分析。治疗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变稳定、病变进展四方面,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和病变稳定三者例数和占总例数的百分比。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脱发、血小板减少、肿瘤损害五方面。肿瘤标志物包括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片段19三方面,通过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

1.4 统计学方式

通过SPSS22.0软件开展检验,检验项目以计量(肿瘤标志物水平)和计数(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两项内容为主,计量数据通过T值进行检验,并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展现,计数数据通过X²进行检验,并通过百分比形式表达,若结果显示P值低于0.05,则代表存在统计学意义。

2 效果

2.1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 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疾病稳定

疾病进展

发生率

常规组

38

10(26.32)

10(26.32)

6(15.79)

12(31.58)

26(68.42)

研究组

38

22(57.89)

8(21.05)

4(10.53)

4(10.53)

34(89.47)

5.066

P

0.024

2.2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和常规组相比,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n(%)]

组别

例数

胃肠道反应

白细胞减少

脱发

血小板减少

肝肾损害

发生率

常规组

38

3(7.89)

3(7.89)

3(7.89)

3(7.89)

3(7.89)

13(34.21)

研究组

38

1(2.63)

1(2.63)

1(2.63)

1(2.63)

1(2.63)

5(13.16)

4.659

P

0.030

2.3两组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两组肿瘤标志物中,研究组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常规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如表3所示。

3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s)

组别

例数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pg/ml)

癌胚抗原(ng/ml)

细胞角蛋白片段19(ng/m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常规组

38

597.74±139.79

405.48±112.62

14.42±4.73

16.17±4.15

247.47±74.19

197.65±58.72

研究组

38

611.63±144.31

318.65±94.65

14.28±4.82

19.44±3.47

253.28±68.86

162.05±55.13

t

0.426

3.638

0.127

3.726

0.353

2.724

P

0.671

<0.001

0.898

<0.001

0.724

<0.001

3 讨论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组织学类型,其特点为起病隐匿、侵袭性高,患者确诊时大部分已为晚期,往往容易失去手术机会,临床对该疾病的治疗方式,主要以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结合为主,力求最大限度增加患者生存时长,控制肿瘤进展。传统治疗方案以含铂双药化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最近几年,新型治疗方式不断出现,如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等,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2]

该疾病使用的一线化疗方案中,最常见的为DP方案,即多西他赛、顺铂联合治疗方案,多西他赛是一种常用的抗癌药物,抗肿瘤作用机制是干扰微管网络、减少细胞有丝分裂,在过程中不会改变原丝数目;顺铂是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利用和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结合的方式破坏结构和功能,从而产生治疗效果,其特征为乏氧细胞有效、抗瘤谱广;上述两种药物在不同机制下产生协同作用[3]。但是,传统DP化疗方案的疗效,正处于平台期,所以急需寻找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4]。安罗替尼是新型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特征为多靶点、小分子,能够抑制肿瘤生长、抗肿瘤血管生成,是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靶向抗血管生成药物[5]。安罗替尼具有多靶点效应,特别是和其他系统治疗药物联合使用,可产生更加高效的作用,能够调节肿瘤微环境,延缓耐药,将其和DP化疗方案联合使用,能够减少肿瘤血管新生,可延缓病情进展,从而达到更显著的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进行治疗,可以降低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水平,能够减少不良反应,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丁妍华,门帅,张江霞等.安罗替尼联合A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23,43(07):110-112.

[2]胡云中,刘彭坤,胡忠慧等.安罗替尼联合D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2,37(11):2556-2561.

[3]康丽群,罗婵,张梅珍.安罗替尼联合A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14(21):60-63.

[4]姬颖华,杨晓煜,王瑾等.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方案二线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1,38(04):328-331.

[5]谷耀伟,李筝,宋丽杰.安罗替尼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09):1869-1873.

[6]张琳琳.埃罗替尼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5,8(S2):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