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护理措施及实施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老年人的心理保健护理措施及实施价值研究

张芳

渭南市第二医院  陕西省渭南市   714000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人心理保健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心理保健护理。对比心理状态、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人身体机能普遍下降,日常生活中往往因各类因素出现多种疾病。在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共同影响下,大多数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为了帮助老年人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以及依从性,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常规护理是各大医院以及社区医疗机构普遍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但是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常规护理无法帮助老年人显著改善心理状态,原因在于常规护理无法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护理需求。本次实验中对老年人采用了心理保健护理措施,能够从多个维度对老年人开展心理干预,从而显著改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心理保健护理;老年;焦虑抑郁

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以及对事物敏感的特点,往往因各种疾病的影响出现焦虑抑郁现象[1]。为了帮助老年人缓解不良心理情绪,临床中通常采用常规护理。但是常规护理局限性较强,本文认为采用心理保健护理措施可能会达到显著的临床效果。因此重点探究心理保健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现将数据结果报告如下。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数字表法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男女比(35/25),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4.91±9.32)岁。观察组男女比(32/28),年龄65-85岁,平均年龄(74.68±9.89)岁。资料比较P>0.05,可比。

1.2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要求患者定期服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及日常生活护理。

1.2.2 心理保健护理

观察组接受心理保健护理。

心理疏导:从老年人群思维认知发展规律角度来看,临床中大多数老年人普遍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等。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思维认知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既渴望能够得到亲人的关心,又会对各种疾病产生严重的恐惧担忧。因此开展心理疏导前,首先需要对每一位患者的基本情况以及思维认知进行调查分析,将老年人划分为不同的群体。例如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强且存在轻微心理疾病的老年人,可以加强与老年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引导家属定期同老年人通电话,询问老年人的感受。还可引导老年人参与家中各项事务的处理,确保老年人能够感受到充分的理解以及尊重减少心理负担的出现。对于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且存在较为严重心理疾病的老年人,需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情绪变化。在与老年人沟通交流过程中需要详细了解,导致老年人出现不良心理情绪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例如部分老年患者因疾病带来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心理焦虑以及抑郁,那么护理人员则需要及时转移老年患者的注意力。也可以将多位老年人组建为一个团体,开展积极团体心理疗法。每位老年人都需要向对方探讨自己在心理疏导过程中的经验,通过互相交流以及互相总结的方式进一步增强自身在团体中的感受。

用药指导:对于认知功能较差或者视力模糊的老年人需要亲自做好用药监督管理工作,耐心向老年人解释按时服药的必要性,要求老年人时刻关注自己用药前后的身体感受。

生活化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将病房内的温湿度调到最佳状态,了解每位老年人的个性喜好。可以为老年人提供书籍,象棋以及扑克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娱乐用品,及时转移老年人的注意力,避免情绪受到影响。对于喜欢音乐的老年人,可以在病房内为其提供多媒体收听设备,播放各种清新舒缓的音乐,也可以要求老年人根据音乐的节奏进行律动。

1.3评价标准

1.3.1 心理状态

对两组老年人心理状态进行分析,评价指标为焦虑和抑郁。采用焦虑抑郁评价量表,分值与焦虑抑郁程度呈正相关。

1.3.2 依从性

对两组老年人依从性进行数据分析,评价指标包括依从,基本依从和不依从。

1.4统计学分析

软件包(SPSS 24.0)数据统计。(±s)表示心理状态,t检验。计数资料方式呈现依从性。百分制表示,检验。

二、结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对比[(±s),分]

组别

n

焦虑

抑郁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60

63.52±3.53

43.98±2.75

65.33±3.67

40.14±2.52

观察组

60

62.53±3.24

22.18±1.26

65.45±3.24

23.66±2.08

t

-

1.6004

55.8238

0.1899

39.0672

p

-

0.1122

0.0000

0.8497

0.0000

2.2 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依从性对比(n,%)

组别

n

依从

基本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对照组

60

18(30.00)

29(48.33)

13(21.67)

47(78.33)

观察组

60

30(50.00)

26(43.33)

4(6.67)

56(93.33)

-

-

-

-

5.5511

P

-

-

-

-

0.0185

三、讨论

临床中大多数老年人普遍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各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控制病情。在此背景下,部分老年人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需要采取一种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次实验中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老年人心理状态难以得到显著改善。因此本文采取了心理保健护理措施,观察组老年人的心理状态等各项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原因如下。

心理保健护理能够从多个维度入手观察患者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本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能够有效帮助老年人放下内心防备,进一步接受自己的身体现状。采用注意力转移以及积极团体心理疗法,又能够进一步增强老年人疾病治疗的自信心以及依从性[2]

综上所述,老年人接受心理保健护理可显著改善心理状态等。

参考文献:

[1]张云云,曹艳茹,殷少飞,王芸,赵晓南,马科会,周楠,熊正彪. 心理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在老年DAA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23,29(14):60-62.

[2]王慧敏,肖贵,朱志娟. 团体人际关系心理护理对老年精神病恢复期患者病耻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03):120-1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