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马小玲

同心县韦州镇中心学校  宁夏吴忠市  751999

摘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生涯的起始,小学阶段是学生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阶段。以此,语文教师必须积极结合教学情况,找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有的放矢地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不断深化,新课标的改革核心就是让各阶段的学科教学与社会国情与人才需求相符。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紧跟新课标提出的教学要求,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响应“教改”号召,让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升综合素质。

1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1语文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应该鼓励教师以语文学科的实际应用为基础,采用自主、协作和探索的教学模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教学,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促进其人文素质和语言水平的提高。虽然在小学语文课堂中,传统“输出”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地位,但在多媒体技术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也给老师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通过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学生不仅能够主动参与,还能够更好地激发自己的学习内驱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由于采用了相对单一的教学方式,小学语文课程的整体质量可能会下降。

1.2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传统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适应了被动的学习方式,但这种学习方式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满活力的学生接受这种教学方式,会使他们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加上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对多媒体设备的使用较少,讲授式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教学变得枯燥单调,从而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处在被动学习状态的学生很难真正吸收教学知识,失去主动性的学生在有疑问时也不会主动向教师提问,这会导致学生的学习成绩下降,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新课改下提升小学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的策略

2.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主要是填鸭式为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被动地位明显,整个教学过程出现教师用心教,学生努力学,但是教学成果依然不理想的状态,导致课堂教学实效性通常难以达成预想目标。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改变传统单一化教学形式,使其朝着多元化发展。例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文中讲述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教师则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实施教学:在授课之前,教师给予学生自主备课空间;在备课过程中,可以翻阅历史资料,或者通过网络途径查阅相关内容,并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整理成报告的形式,为授课做好准备;在课堂中,随机抽取学生扮演小先生角色,将自己整理的教学资源展示于多媒体平台,进而结合自己的预习成果讲述课文内容。教师也可采用微课、慕课等技术实施教学,倡导学生借助微课、慕课的资源实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现代教育技术可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历视野。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结合中,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知识理解能力将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不断提升,随之也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

2.2在课堂创建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创建是有效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理解的最佳渠道之一,也是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作者的情感与思想的利器。创建教学情境的方法多样,如,为学生播放与文章风格一致的音乐或播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视频等。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情境的创建方法应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时若只使用单一的方法,则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情境的创建并不是毫无标准的,其创建原则如下:(1)创建教学情境要以实现教学目的为基础;(2)创建教学情境要与教学内容相关联;(3)创建教学情境要与学生群体紧密连接。以《大自然的声音》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创建如下几个教学情境:首先,在课前为学生播放自然白噪音音频,安排学生统计其中包含的自然的声音种类,并表达自身聆听自然声音的感受;其次,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风吹树林”“雨打屋檐”等多种与课文中描述的声音相关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描述的情景;最后,在课堂设置小组讨论,探讨生活中听到的其他自然声音,并对其进行艺术描写。通过以上三个教学情境的设置,学生对语文知识渴求度上升,对课文中描写的自然声音与自然景象的联系有了更深的理解,有利于声音艺术描写能力的提升。这些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场景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良性影响,是新课标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实施的具体体现。

2.3开展有效分层教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使其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人格,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当前课堂教学的针对性、精准性、有效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这不但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适应目前的教学形势,加强对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积极践行以学生为主体的“因材施教”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课文《桂花雨》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摸底测验、课堂评价、师生互动等渠道,了解学生的具体学情,并建立相应的电子档案,以便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级。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基础的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生字单词;更高水平的学生要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分层式的引导,使每一阶段的学生都能获得更大的收益,从而使他们得到更好的发展。

2.4借助家校共育,实现教育的拓展延续

新课改的落实,使学生参加课后辅导班的压力大大减轻,课余时间也越来越充裕。为此,针对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课后时间的安排就显得极其重要,其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能够发挥积极促进的作用。由于小学生的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此时,就离不开家长的积极配合。通过家长、教师与学校的相互配合构建一个一体化监督体系,共同监督和辅助小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积极沟通,使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况,并将一些较为有效的教育方法及时传输给家长。通过家校共育的合作模式,把语文教学知识有效融入到小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供给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但能够帮助小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还能够给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使学生在家长的陪伴和指导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将家庭教育指导的积极作用有效发挥出来。例如,在进行《大自然的声音》的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外延伸作业,让他们观察和收集一些大自然中的其他声音。此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家长进行辅助指导,让家长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去寻找大自然中的不同声音,如,河水流淌的声音、小青蛙的咕呱声、打雷的轰鸣声、风吹树叶的沙沙声、不同鸟儿的清脆悦耳声等。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或者录音的形式收集这些声音,然后将自己的实践作业成果发送到班级微信或QQ群里,供同学进行积极探讨。通过这种家校合作的方式,一方面,能够增进亲子关系;另一方面,对于提升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善于探究生活、发现生活和观察生活的能力能够有着积极促进的作用,进而促使语文学习更具实效性。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反思和完善教学方法,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并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张芳.浅谈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8(19):133-134.

[2]张凌芳.刍议“交互式”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建构困境与对策[J].新课程,2019(5):20-21.

[3]庄红艳.移情教学———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18(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