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探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

顾萍  刘佼

上海市第三社会福利院 上海市 201900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基本资料情况及照护需求现状进行调查,并采用SPSS 20.0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存在替换照护的需求。其中,56.5%的照护者表示愿意接受付费替换照护服务,在节假日和夜间存在替换需求的照护者居多,分别占比46%、32%,在替换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占比最高的为压力过大(29.5%)其次为事件原因(24%)。t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月收入、学历水平、工作市场、职业技能等级、入职带教时间和照护负担情况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替换照护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存在较大的替换照护需求,照护者的愿意接受程度和替换照护方式需求多样化。因此,为满足不同照护者的需求,有必要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替换照护服务。

关键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现状;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需求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也日益突出。为了适应这种趋势,我们需要更多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照料、照顾老年人的重要职责。然而,由于老年人照护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照顾压力不断增大。因此,需要研究替换照护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提供参考。除此之外,更多的培训和教育机会也应该提供给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老年人的需求,提高他们的照顾能力和服务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其中女性占74.5%。平均年龄为(43.7±8.6)岁,平均工作年限为(5.2±3.2)年。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学历水平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86.5%。工作市场以城市为主,占93.5%。职业技能等级以高级职称为主,占65.5%。入职带教时间以一周至一个月为主,占48.5%。照护负担情况以轻度为主,占54.5%。

纳入标准:1、符合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要求;2、工作年限大于1年。

1.2方法

(1)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进行访谈,了解其对替换照护的需求和态度。

(2)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和其照护者的替换照护服务需求现状进行调查。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基本资料情况调查,第二部分为照护者替换照护服务需求调查。

1.3观察指标

第一部分问卷先对调查对象(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基本资料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工作年限、月收入、学历水平、工作市场、职业技能等级、入职带教时间以及照护负担情况。第二部分问卷对调查对象(照护者)替换服务需求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项目包括替换照护服务需求度、付费替换照护接受度、替换照护方式需求、替换照护项目需求、替换需求原因。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调查对象(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基本资料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200名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其中女性占74.5%。平均年龄为43.7岁(±8.6),平均工作年限为5.2年(±3.2)。月收入主要集中在3000元至5000元之间,学历水平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86.5%。工作市场以城市为主,占93.5%。职业技能等级以高级职称为主,占65.5%。入职带教时间以一周至一个月为主,占48.5%。照护负担情况以轻度为主,占54.5%。

2.2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84.5%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存在替换照护的需求。其中,56.5%的照护者表示愿意接受付费替换照护服务,在节假日和夜间存在替换需求的照护者居多,分别占比46%、32%,在替换需求方面可以发现占比最高的为压力过大(29.5%)其次为事件原因(24%)。不同年龄段、工作年限、月收入、学历水平、工作市场、职业技能等级、入职带教时间和照护负担情况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替换照护需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替换照护需求情况(n,%)

项目

选项

人数

占比

替换照护服务需求度

非常需要

90

45

比较需要

79

39.5

不需要

20

10

不确定

11

5.5

付费替换照护接受度

不接受

45

22.5

不确定

42

21

接受

113

56.5

替换照护方式需求

节假日

112

56

夜间

64

32

日间

14

7

不确定

10

5

替换照护项目需求

生活照护

95

47.5

心理照护

36

18

康复照护

33

16.5

其他

36

18

替换需求原因

事件原因

48

24

身体原因

39

19.5

学习培训

23

11.5

照护人手不足

31

15.5

压力过大

59

29.5

3讨论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在当今社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对高质量护理的需求增加,这些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和日常生活援助之间扮演着至关重要的桥梁角色。除了提供基本的护理服务,如洗澡、穿衣、喂食等,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还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如何给患者用药、监测生命体征以及与医疗专业人员进行沟通,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这一职业需要耐心、同情心以及为他人带来积极影响的愿望。因此,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角色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看护”,更是医疗、康复、护理等多重角色的综合体现。

然而,随着老年人照护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照顾压力也随之不断增大。根据本研究的数据显示,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替换照护需求整体处于偏高的状态,其中有84.5%的人存在替换照护的需求,有56.5%的照护者表示愿意接受付费替换照护服务。此外,在节假日和夜间存在替换需求的照护者占比最多。而在替换需求的原因方面,压力过大是最主要的原因,占比达到了29.5%。

这些数据表明,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替换需求总体处于较高的状态,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而且随着老年人照护需求的不断增加和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导致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面临的工作和心理压力不断增加。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护理员的压力,例如提供更多的培训课程,改善工作条件,增加薪酬福利等。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和资源的投入来改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工作条件和待遇,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老年人得到更好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服务,同时也能够有效缓解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和心理压力,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吕芯芮;王子尧;覃伟;张巍;陈小俊;彭晶晶;刘宝花.基于供方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现状与问题的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1

[2] 张彦芳;袁圳伟;卢羽彤;孙丽丽;吴妍平;金婵;徐仁华.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长期照护分级服务的SWOT分析[J].护理研究,2023

[3] 蒋忠燕;肖剑;陆伟丽;吴小燕;阳黎莉;梁凤梅;姚慧雯. 医养结合型养老护理员照护负担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全科护理,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