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李梦

陕西意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营林技术中林业病虫害治理的实践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营林技术林业病虫害治理实践应用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所以国家也在积极地开展林业生态建设工作。但是,在林业的发展和保护过程中,害虫的存在会对树木的生长和成活率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阻碍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工作的开展。利用营林技术,可以对林业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控,促进树木的良好成长,进而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稳定,对林业的长久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因此,对防控林业病害工作中营林技术的有效应用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是目前有关从业人员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1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分析

1.1有利于保障提升林木质量

营林技术包含林业生产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营林技术贯穿于林业生产和管理的整个环节,在树种筛选阶段,运用营林技术进行害虫防控,根据林地不同的具体条件,选取最佳的树木种类,保证树木自身的免疫能力能够对外界的恶劣条件进行有效的抵御,从根源上减少病虫害对林木的危害,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撑,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就能更加准确地掌握林业生产的各个过程,提高自身的林业经营和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森林的质量。

1.2有利于落实林业日常管理要求

林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对林业资源的正常发展和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营造技术的运用则为林业日常管理工作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提高病虫害的防控效果,必须在营林前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给林木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提高土地的肥力。为满足营林工作的要求,必须改善日常管理工作,采用营林技术,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指导,能够提高林业日常管理的质量,明确病虫害的类型、特点和影响范围。在进行营林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导致病害发生的原因,从而避免病害的大规模蔓延。

2营林技术中林业病虫害治理的实践应用分析

2.1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

很多林业发展区域在种植的过程中,由于树种选择与当地的自然条件不匹配,导致树种本身就不具备较强的病害免疫能力,这也是引发区域病虫害大面积干扰现象的关键因素。而针对这一问题,在林业种植管理过程中,就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从根源上解决病虫害防治问题。例如,可以通过建设混交林的方式,尽可能培育一些病虫害抵抗能力相对较强、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容易成活的树木品种,从源头上提升树木对于病虫害的抵御能力。针对混交林的营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在不同的林木区域之间建设一定的隔离带,这种隔离带能够在病虫害问题快速蔓延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隔绝效果,避免病虫害问题在入侵区域林业种植区域时,出现大面积的传播和感染。虽然从短期的角度来看,建设隔离带的方式会使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成本投入有所提升。但是考虑到长远的经济效益,这种隔离带的构建,却能够从根源上放缓病虫害问题的蔓延和传播速度,也能够被林业种植人员寻找解决病虫害问题的方法提供一定的时间。因此,隔离带构建的技术无疑对林业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助力。其次,通过混交林分布的形式对病虫害问题进行合理的控制。混交零星分布的形式,也就是说,在区域林业种植过程中通过不同树木的混合种植,避免同一种病虫害问题的大面积滋生。但是混交林种植对于树木的选择以及空间分布都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这也对林业种植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要求种植人员不仅要根据不同树木类型的病虫害特征进行把握,同时,还要深入地了解不同树木在不同生长阶段中的特性,并合理地控制树木种植的密度以及分布的状态,这样才能够从根源上避免不同树木争夺养分的现象,为后期树木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在采用生物工程技术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林木生长条件下的一些有益生物或有益菌采取保护措施。尽可能地利用自然界中天然的生物链对林木的生长发育起到一定的保护和防控作用,发挥自然界中弱肉强食、万物相克的良性功能,通过利用天敌对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形成一定的局限和制约,为病虫害的天地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这样才能够为推动林业生态的平衡发展提供助力。

2.2注重对林业种植过程中的科学空间布局

许多林业种植在种苗期间容易出现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死亡或发育不良的现象,而引发种苗阶段树苗死亡或发育不良问题的关键因素,就在于树木种植的密度控制不合理、品种搭配不合理等方面,这也能够从侧面看出人工育苗科学技术应用的重要价值。尤其是在人为种植的林业区域,树木在初始生长阶段,也就是幼苗阶段,基本都是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和控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延续,树木在经历幼苗阶段之后才能够逐渐成长,具备相应的抵抗能力。但是,考虑到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对养分的需求,就需要为在快速成长阶段的林木提供充足的养分,通过提供优质的肥料,为树木的健康生长和发育提供有效的营养保障。除此之外,还应当合理地控制不同树木之间的种植密度,这样才能够避免在同一范围内树木对于养分的争抢问题。除此之外,考虑到大多数的病虫害问题一旦暴发之后就会快速地迁徙和蔓延,尤其是害虫的扩散能力极强,因此,解决病虫害问题的首要条件在于及早地排查和发现,可以将一些食性相对单一、传播和迁移能力相对较弱的幼虫作为病虫害问题防治的首要目标,确认病虫害问题的类型,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其他林木不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

2.3采取合理的疏伐措施,为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助力

树木的健康生长和发育与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条件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为了能够为区域林业的健康生长和发育营造更加良性的生态环境,林业种植人员和管理人员应该针对不同树木品种以及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习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做好林木生产过程中生长因子的长效控制工作。在营林建设的前期环节,种植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林木生长周期以及生长规律的排查和分析工作,根据不同生长周期暴发的病虫害问题特征进行分析,在总结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在每次大规模暴发病虫害之前采用合理的轮伐或间伐手段,这样不仅能够为避免病虫害问题侵蚀同一种树木不留可乘之机,还能有效地抑制病虫害问题的大面积传播。利用这种合理的砍伐营林技术,也对于保障营林综合效益具有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在日常的监督管理工作中,种植管理人员还应当做好杂草清除以及病虫害的排查工作,如果发现某些树木上已经存在了被病虫害问题感染的病枝,就应该在前期阶段将病枝快速剪掉,避免残存的病虫传播到其他林业种植区域。

结束语:

综上所述,病虫害防控是林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课题,在林木病虫害防控中运用科学、合理的营林技术,能够有效地增强林木的抵抗力,降低病虫害危害,提高林木的总体成活率。在今后的林业建设进程中,林业病虫害防控始终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以抗性育种技术、以生态控制为发展目的和综合运用营林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控,能够实现对林区生态环境的全方位改进,使林业能够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营林技术防治林业病虫害关键技术措施[J].刘建民.现代园艺,2022(24)

[2]营林技术对林业病虫害治理的重要性研究[J].王春祥.河南农业,2023(02)

[3]提高营林技术对治理林业病虫害的研究[J].凌传军.农民致富之友,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