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3

浅析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郑启庭1毛秋生2柴常春3

衢州圣效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浙江 衢州 324000

摘要:本文探讨了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要点。通过分析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生产监控、质量检验和缺陷处理等方面,提出了确保混凝土性能和耐久性的有效策略。论文强调了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检测,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在线监控和强度评价的重要性。同时,论文讨论了如何处理混凝土中的缺陷,保障结构的完整性和耐久性。通过深入研究,论文为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全面的指导,有助于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促进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生产监控,强度评价

1引言

在建筑工程领域,商品混凝土作为基础材料之一,在各类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然而,混凝土在生产和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恰当的搅拌和浇筑技术,以及不充分的养护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最终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本

文旨在从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角度,深入探讨质量控制的关键要点和方法。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搅拌技术的优化、养护措施的改进等方面的研究,旨在为建筑行业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商品混凝土生产质量控制策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建筑质量要求,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概述

2.1 混凝土生产流程概述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体系,涉及多个关键环节,从原材料的准备到最终的浇筑和养护。通过科学合理的控制,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达到设计要求,确保工程的结构稳定和使用寿命[1]

2.2 关键生产环节介绍

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准备与配比、搅拌与浇筑,以及养护与硬化等关键环节。在原材料准备与配比阶段,合理选用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并根据工程需求进行科学的配合比设计。搅拌与浇筑阶段需要注意搅拌时间和速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流动性。养护与硬化阶段则是混凝土强度和性能形成的关键时期,合适的养护措施和时长能够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

2.2.1 原材料准备与配比

在原材料准备与配比阶段,准确的原材料选择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基础。水泥品质、骨料粒径、掺合料等都会影响最终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环保性。通过对原材料的仔细选择和混合配比的优化,可以实现所需的工程性能。

2.2.2 搅拌与浇筑

搅拌与浇筑是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在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方式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从而获得均匀的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要注意均匀浇筑,避免过早脱模和堆积现象,以保证混凝土在模具内的分布均匀性。

2.2.3 养护与硬化

养护与硬化阶段的控制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整体性能。养护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温度和湿度的控制,避免过快的水分蒸发,以免导致早期裂缝和强度下降。养护时间要根据混凝土的类型和环境条件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其达到设计要求的性能。

2.3 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质量控制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合理控制每个生产环节(如图1),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搅拌、浇筑和养护,可以有效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质量控制还可以减少材料浪费和后期维护成本,为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做出贡献。

1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要点

3 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质量。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检验,以确保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骨料的筛分和检测可以保证其粒径分布合理,有利于混凝土的均匀性。此外,外加剂的投入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确保其添加量和类型正确,以提升混凝土性能[2]

3.1.1 水泥品质检验

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胶凝材料,需要进行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的检验,以确保其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通过检测水泥的含水量、矿物成分和活性指数,可以控制混凝土的早期和长期强度。

3.1.2 骨料筛分与检测

骨料是混凝土的骨架材料,其粒径分布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如砂,应该选择细度模数在2.3~3.0范围内的中砂、石子尽量选择粒径为5~31.5mm的连续级配,这样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

3.1.3 控制外加剂投入

外加剂在混凝土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控制凝结时间、增加抗裂性等。在投入外加剂时,需要准确计量,遵循生产配方,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3.2 配合比设计与调整

正确的配合比设计是保障混凝土性能的关键。配合比涉及水泥、骨料、水和外加剂的比例。混凝土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都受配合比影响。正确理解配合比的含义以及根据工程需求进行适当调整,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

3.2.1 正确理解配合比

配合比是指各种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凝土的配方。正确理解配合比的原理和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混凝土的性能。

3.2.2 根据工程需求调整配合比

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性能的混凝土,如高强度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等。根据工程要求,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以满足工程性能和质量要求。

3.3 搅拌过程控制

搅拌过程是混凝土形成的重要阶段,对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的控制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性能。

3.3.1 搅拌时间与速度

搅拌时间要足够,确保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搅拌速度要适中,避免产生过多气泡和分离现象,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3.3.2 搅拌均匀性检验

通过抽取混凝土样本,进行饼状分层检验或用抛球法检验搅拌均匀性,确保混凝土各部分的性能一致。

3.4 浇筑与振实控制

浇筑和振实过程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影响最终强度和外观质量。在浇筑过程中,应保持均匀、连续的浇注,避免产生空隙和分层,确保混凝土在模具内的分布均匀。通过合适的振实方法和振捣时间,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减少气孔和缺陷,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5 养护措施与时长

养护措施的科学施行和养护时长的合理安排是保障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养护期的长短和养护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气温、湿度和混凝土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以确保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和长期性能

4质量检验与监控

4.1 原材料抽样与检测

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是对原材料进行准确抽样和全面检测。抽样方法应遵循规范要求,常见的有随机抽样和定量抽样两种方法。实验室检测项目包括水泥的化学成分、骨料的粒径分布、外加剂的含量等。通过严格的抽样和检测,可以确保原材料的合格率,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可靠保障[3]

4.1.1 抽样方法

抽样是获取原材料样本以进行检测的过程,主要包括随机抽样和定量抽样。随机抽样通过随机选择样本,能够更好地反映整体质量情况。定量抽样则按照一定比例获取样本,适用于原材料质量稳定的情况。

4.1.2 实验室检测项目

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检测项目包括化学成分、物理性能等。水泥的检测应包括含水量、矿物组成、活性指数等。骨料的检测主要关注粒径分布、含泥量等。外加剂的检测涉及其类型、含量等。通过实验室检测,可以了解原材料的性能,为配合比设计和混凝土性能提供依据。

4.2 在线生产监控

在线生产监控是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实时监测关键参数,以确保混凝土质量稳定。温度与湿度是影响混凝土凝结和强度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设置监测装置实时监控。流动性与坍落度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通过流变仪和坍落度试验监测,可以及时调整生产参数,保证混凝土的一致性。

4.2.1 温度与湿度监测

混凝土凝结过程中,温度和湿度对水化反应有重要影响。应在生产现场设置温湿度监测装置,实时记录环境参数,确保适宜的水化反应进行,防止温度过高或湿度过低导致混凝土质量问题。

4.2.2 流动性与坍落度监测

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是衡量其工作性能的关键指标。通过流变仪和坍落度试验,可以实时监测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坍落度,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搅拌时间、水灰比等参数,确保混凝土的一致性和施工性能,生产监控流程如图2所示。

2 在线生产监控流程

4.3 强度检验与评价

混凝土的强度是其主要性能之一,需要通过试块制备、养护和压力测试进行检验与评价。试块制备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养护时间要充分,养护条件应符合规定。压力测试方法常采用万能试验机,对试块进行加载,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4.3.1 试块制备与养护

试块制备应遵循规范的模具尺寸和养护要求,包括混凝土的取样、填充、振实等步骤。养护时间要足够,养护条件要稳定,保证试块的强度发展,准确评价混凝土强度。

4.3.2 压力测试方法

压力测试是评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重要方法,通常采用万能试验机进行。将试块放入试验机,逐渐施加负荷,记录荷载-位移曲线,得出试块的抗压强度和变形特性,从而判断混凝土的质量。

4.4 缺陷检测与处理

混凝土表面平整度和内部缺陷对结构性能和外观质量有影响。表面平整度检测可采用直尺、钢卷尺等工具,确保满足规范的要求。裂缝与气孔处理应根据深度和宽度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填充、修补等,保障混凝土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4.4.1 表面平整度检测

通过直尺、钢卷尺等工具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检测,确保平整度满足规范要求,避免表面不平整影响结构性能和外观质量。

4.4.2 裂缝与气孔处理

混凝土中的裂缝和气孔可能影响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不同深度和宽度的缺陷,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如填充、修补等,确保混凝土的完整性和耐久性。

5结论

在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严格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最终产品性能和耐久性的关键。通过对原材料质量的把控、配合比的合理设计、生产过程的监控以及质量检验与缺陷处理的有效实施,可以保证混凝土达到预期的强度、流动性和耐久性要求。然而,仅依靠一次性的检验是不够的,需要建立长效的质量控制体系,不断优化生产流程,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对商品混凝土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要点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为混凝土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杨红玲,李建勇.商品混凝土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J].商品混凝土, 2004(3): 009.

[2]段军.浅谈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4(3): 016.

[3]孙铎.浅析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6. 06.18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