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

徐子鹏

如皋市忆丰建材有限公司  江苏  南通  226531

摘要随着商品混凝土应用要求的不断提高,研究其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凸显出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阐述了具体的管理模式,如组织机构的管理,试验室建设与管理,其中包括原材料的抽检与控制、配合比设计管理、资料管理,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中的生产过程的质量监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管理。在此基础上,希望能为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借鉴性建议,促使控制过程更加完善,呈现积极的发展趋势,建筑施工出现较少的问题,混凝土材料符合国家的生产标准。

关键词商品混凝土;试验室;质量控制

前言:现今建筑市场呈现蓬勃的发展趋势,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应该不断更新,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流程,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民众的生活质量大幅度提升,提出了详细的建筑质量要求,而混凝土的质量管理占据十分重要的作用。管理人员需参照试验室的生产检验标准,及时的改良不合格的管理流程,最终的建筑安全性才会被保障,人们处于安全的居住环境中。控制管理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多方人员的大力配合,管理结果才具备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

1商品混凝土质量控制概述

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过程中,混凝土的质量、生产技术以及产量都取得了进步,但不能够忽视的是,在质量的控制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样就会给工程项目的建设带来质量隐患,由此可见,加强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控制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能够保证混凝土更好的参与到市场竞争中。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材料,其作为一种商品,需要进入市场,并且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而竞争的资本就是其本身质量的优劣,加强质量控制,是保证质量的关键,也是商品混凝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2)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能够带来更优质的混凝土材料,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混凝土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建筑结构材料,其质量的优劣和工程项目的质量、使用寿命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建设处于高峰期,施工材料安全性有保障,能够更好的保障工程项目的质量。

2商品混凝土试验室的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2.1组织机构管理

组织机构的优良性是确保管理质量的重要前提,管理人员需要合理的规划各种资源,商品混凝土试验室为总工程师进行主要领导,试验室主任负责分配各种管理业务,副主任辅助主任工作的开展,确保各部门员工的责任分工明确,各司其职,齐心合力的工作。总工程师可以定期的培训员工,促使其掌握最新的管理知识,形成更多的管理经验,管理目标也应该十分具体,每一阶段的管理目标需具有差异性,符合当前的市场发展情况与民众的需求,管理形势良好。

2.2试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2.2.1原材料抽检与控制

原材料的抽检控制与配合比设计具有紧密的联系,管理人员需了解原材料的品种规格等,及时的提出各种使用意见,当进购水泥时,应出示出厂合格证,根据不同的批量,检验水泥的强度等各项指标,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检查 MgO。进厂的砂需具有质量证明文件,人们检验含水率等指标,在特殊的形势下,可以开展有害杂质含量的检验。石也应该出示质量证明文件,检验泥块含量等,混凝土外加剂需携带型式质检书,保障人们掌握恰当的参考掺量,矿粉也需具备质量证明文件,才能了解其中的活性指数等。对于粉煤灰而言,应该检验其中的表现密度与膨胀剂的膨胀性能。

2.2.2配合比设计管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优良,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减少,在市场中形成强有力的竞争优势,管理人员应详细了解工程的概况,知晓所运用的技术类型,施工队伍中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还应全面考量周围的环境因素,倘若温湿度不适宜,或者出现恶劣的天气,拌料效果会受到严峻的影响。同时,应考虑具体的生产管理水平,如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参照现有的条件,形成一系列的性价比优化的常规配合比,做好技术储备工作,且参照企业强度质量统计与标准差,逐步的调整优化配合比,促进配合比设计管理流程更加完善。

2.2.3资料管理

资料管理也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试验室中的各种资料应该被完善保管,原材料进厂的资料也需被检验,如检验台账、抽检记录,厂房中的各种材料应被有效的监控,此外,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开展合理的检测。单项工程资料也将是检测中的重点,如顾客的技术要求、气象资料等,减少施工质量纠纷事件的发生,试验设备资料也将是重要的管理流程,如仪器的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等。确保各种设备能被良好的控制,资料管理需要各方人员的高度配合,保障管理过程中的合理性,存在极少的误差。

2.3混凝土生产过程质量管理

2.3.1生产过程质量监测

混凝土的配合比应该十分正确,在混凝土被正式生产前,试验人员需要到搅拌室内认真复核站上计算比配合比的正确性,配备比的准确性需被保障,质量事故才会较少的出现。混凝土的和易性需要与施工要求相吻合,检验人员积极的做好开盘检验与出厂检验,开盘后的前两车应调整到满足的要求,参照原材料的变化过程,不断的调整配合比例,混凝土的性能才会稳定,同时,搅拌到入模的时间需要小于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当发生意外情况的时候,实验人员应及时进行调整。如果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测产生较少的问题,后续的管理过程会十分顺利,形成一个有利的强心剂。

2.3.2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当施工过程开始的时候,技术人员应该到现场进行检查,了解混凝土搬运到工地的变化情况,并知晓施工单位的施工形势,当发生问题的时候,需要迅速的反馈给公司,技术人员还应该会同监理、施工单位,参照《预拌混凝土》中的规定,详细检验混凝土的质量。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的流程,需要各方人员的高度配合,技术人员应该更新自身的理论知识,掌握最新的管理流程,混凝土的质量将会被保障,公司还需引进更多的技术人员,确保质量管理的优化,施工能够有序的进行。

2.4混凝土强度质量管理

混凝土强度会反映混凝土的质量,混凝土强度台账记录应该完整,其中囊括 7天与28天的强度,在必要的情况下,需要具备3天与60天的强度,参照事先的规定标准,形成良好的每个工地的强度统计与公司的强度统计。强度检测报告应该交付施工的单位,当产生质量纠纷的时候,试验人员及时的进行处理,混凝土强度的质量管理流程较为复杂,管理人员应及时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掌握良好的管理流程,确保质量管理中产生较少的问题,施工流程显著优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质量管理流程直接影响着建筑整体安全性,与民众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关乎企业生存安危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愈发凸显。因此,管理人员应时刻具备警惕的意识,技术人员积极学习最新的质量管理知识,当混凝土流入市场保证其不会出现安全隐患,充分满足建筑施工具体要求。试验室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流程,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形成积极的责任感融入管理流程中,从而有效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丽莎 . 商品混凝土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分析 [J]. 建材与装饰,2018,01(17):25-26.

[2]王利 . 试验室对混凝土拌合站的质量管理[J]. 四川建材,2018,13(05):14-15.

[3]陈寿春 . 探讨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试验室管理要点 [J]. 环球市场,2017,11(12):46-47.

[4]孙以浩,王中华 . 浅谈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J]. 江苏建筑 .2010(02):88-89.

[5]江波,陈太林 . 浅谈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与检测 [J]. 山西建筑 .2013(03):60-62 .

[6]刘克斌 . 监理对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J]. 建筑监理 .2012(06):112-113.

[7] 杨勇 . 探究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及发展趋势 [J]. 低碳世界 ,2020,10(1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