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基层党建与一线业务的结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3

国企基层党建与一线业务的结合分析

罗廷

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不断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和生产经营活动有机融合。在这个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保持实践和理论并重,探索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一线业务的融合问题,以促进党建工作的创新和高速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在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活动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国企;基层党建;一线业务;结合

前言:

在我国,国有企业党建与一线业务的融合,被视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国有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需要得到国家的全力支持,通过提高工作效率、强化竞争优势,才能确保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具备稳固的经济基础,并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从根本上推动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的有机融合。

  1. 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工作融合的重要性

  党建作为国企的思想灵魂和组织纽带,发挥着引领作用。将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可以更好地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形成党员干部服务一线、指导一线、凝聚一线的良好局面。这种融合可以加强党组织对一线员工的关心关爱,提供良好的政策和服务支持,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一线业务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这种融合还可以激发一线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促进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此外,基层党建与一线业务的融合,也可以加强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提升员工归属感和凝聚力,形成共同奋斗、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最重要的是,这种融合有利于弘扬和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领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维护企业形象和声誉。综上所述,国企基层党建与一线业务的融合对于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创新能力、提高员工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是国企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

2.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过程中的问题

2.1重视度不够

    首先,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对于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的融合缺乏全面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他们倾向将党建工作仅仅视为形式主义,缺乏对其与一线业务密切关联的认知。其次,国有企业普遍侧重绩效考核,却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法来评估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的结合。这导致企业管理者更加注重业务成果,而对于党建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此外,在一线业务中,国有企业常常将更多的资源、资金和人力投入到业务发展当中,而忽视了党建活动所需的资源支持。这种资源投入不均衡使得党建工作无法获得必要的支持和发展。最后,部分国有企业缺乏成功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分享,使得企业管理者对于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的融合重视程度不高,缺乏可行性的参考。

2.2融合机制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中,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的融合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党组织和业务部门之间缺乏密切的沟通和协作。党组织往往独立开展党建工作,与一线业务的具体需求和实际情况脱节。业务部门则将注意力集中在业务目标的实现上,对党建工作的需求和重要性缺乏真正的理解。没有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党建活动很难与一线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其次,缺乏明确的责任与考核机制。需要设立明确的责任岗位和角色,明确党组织和业务部门在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中的职责和义务。同时,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将党建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纳入绩效考核体系,以促进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推动。另外,缺乏有效的培训和支持机制。员工和管理者在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有限,需要通过培训和学习来提升。国有企业可以组织相关培训课程、经验交流和学习活动,为员工和管理者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2.3理论与实际脱节

   首先,对于党建活动的认识存在片面化倾向。有些国有企业将党建活动仅仅视为一种形式,只注重表面的形象宣传,缺乏对于党建活动深入理解和认识。他们往往忽视了党建活动在提高员工思想素质、提升业务能力和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对于一线业务的需求和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国有企业在进行党建活动时,往往没有深入了解一线业务的实际情况、问题和需求。缺乏对一线员工所面临挑战和困难的全面了解,导致党建活动无法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形成理论与实际脱节。此外,国有企业在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中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有些企业过于依赖传统的党建方式和经验,缺乏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他们没有及时引入新的理念、方法和技术,无法将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相结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2.4资源投入不足

   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需要投入充足的资源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培训经费,将无法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导致他们在融合过程中缺乏应对挑战的能力。此外,融合过程还需要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新的工作模式和要求。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将无法进行必要的组织建设,从而影响一线业务和党建之间的衔接顺畅性,进而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在融合过程中可能需要引进新的技术设备,如信息化系统、智能化设备等,来支持工作的开展。如果没有足够的物力资源投入,将无法及时更新技术设备,导致工作效率低下,并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另外,由于资源投入不足,也可能限制了创新的发展。融合过程中可能需要创新解决方案、开展试点项目,但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将无法承担相关成本,从而限制了创新的推进和发展。因此,为确保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顺利进行,必须给予充分的资源支持,包括培训经费、组织建设经费和物力资源投入。这样才能提升员工能力,优化组织架构,更新技术设备,并推动创新发展的推进。

3优化国企党建工作与一线业务融合的相关对策

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的融合,需要坚持多维度视角,通过多元化的不同措施,推动二者的深入结合。

3.1提高融合工作重视度

   首先,加强领导层对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宣传教育提升他们的理解和重视程度。其次,建立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法,将党建工作与一线业务的发展目标相结合,形成综合考核体系,以促进党建工作得到有效评估和激励。此外,合理分配资源,给予党建活动足够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确保其与一线业务的融合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和发展。最后,加强成功案例的整理和分享,为国有企业提供可行性参考,以提高管理者对于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的重视程度。通过这些措施,国有企业可以加强对党建活动与一线业务融合的重视,从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2健全融合机制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融合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的过程中,如果融合机制不健全,需要采取多项措施来解决:首先,建立健全融合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的机制。这包括制定明确的工作规范和流程,明确责任分工和权责关系,确保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互贯通、相互支持。其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部门和负责人,充分发挥党组织和企业领导的作用,统筹协调各项工作,推动融合机制的实施。此外,提高干部素质。通过培训和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干部的业务水平和政治素质,使其具备兼顾党建和业务的能力,能够有效地推动融合工作的开展。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对积极参与融合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并加强对融合机制不健全问题的监督和考核,对于履责不力的个人或部门进行问责。最后,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员工对融合党建工作的认同感和理解力,提高大家对融合机制不健全问题的关注度,形成共识,推动问题的解决。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国有企业能够有效处理融合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实现融合党建工作和一线业务的良性互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3理论与实际融合

   为了处理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国有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员工的理论水平并将其与实践相结合:组织相关理论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员工的理论水平。同时鼓励员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定期开展理论宣传活动,通过内部刊物、会议、学习小组等形式向员工宣传相关理论知识,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理论发展动态。同时,鼓励员工之间进行实践案例交流,分享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和困难挑战,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和融合。在企业创新中,建立反馈机制,鼓励员工及时将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困惑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反馈给组织,以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建议箱等方式,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和更新相关理论与政策,保持与实际的贴合度,增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与经验共享。另外,鼓励各部门定期举行经验交流会、工作坊等活动,让员工分享彼此的实践经验,促进理论与实践的交融,避免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发生。

3.4坚持精神文明建设

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还需要注意坚持精神文明建设,这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落实到具体做法上,一是持续开展党员突击队、青年突击队、党员服务队创建活动。在抢险救灾、项目攻关、抗疫防疫等重要工作中,组织突击队员迎难而上、勇敢担当。组织公司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主动发布4次志愿活动,169人次参与志愿服务,抗疫防疫志愿服务活动消息在厅微博刊登4次、东湖街道办事处公众号专篇报道。二是组织职工参加“蜀道杯”职工运动会和厅直单位选拔赛。成立4个兴趣小组,组织70余名职工组成7个单项参赛队,开展经常性体育活动并代表公司参加比赛。公司党委全力支持职工开展体育运动,支持建设职工活动中心,打造职工之家,倡导健康生活理念。三是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在新购置生产经营场所开辟企业文化宣传专区,突出国有企业特质,坚持党建统领,文化兴企,打造公司形象新名片。四是组织职工开展“如何增强主动作为意识”大讨论。各部门、各支部分别开展座谈讨论,330名职工撰写了心得体会。通过思想大讨论,进一步凝心聚力,鼓舞全体干部职工攻坚克难,在扛起稳经济大盘的重大责任中主动担当作为,争做开路先锋。

3.5解决资源投入不足的对策

   为了加强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工作,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首先,需要提高财政投入,以确保融合工作所需的培训、组织建设和技术设备更新等方面的经费充足。这可以通过向财政部门提出合理的申请,并充分阐明融合工作对国企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来实现。此外,在财政资源规划和管理方面,需要制定合理的预算计划,重视使用效益,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开支。同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的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主动与社会资本和行业资源进行沟通和合作,争取他们在人力、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支持。这可以包括与其他相关企业或组织建立合作共享机制,共同分享培训资源、技术设备等,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享。通过合作共赢的方式解决资源投入不足的问题。在组织内部,需要优化资源的配置和利用。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政策,确保资源能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工作中。这可以包括建立资源调度机制,合理安排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使用,确保各项任务得到充分满足。此外,还应建立起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可以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负责资源的统筹、安排和监督,加强对资源的跟踪与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为了激励相关人员积极参与融合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工作质量,可以建立绩效评估制度等激励机制。这可以通过对参与融合工作的人员绩效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评价和考核的重要指标,以鼓励他们积极投入工作,不断提升工作效能。总之,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争取外部资源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和利用,建立科学高效的资源管理和监督机制,以及通过激励机制推动相关人员积极投入工作,可以有效解决国企党建与一线业务融合过程中的资源投入不足问题,并顺利推动融合工作的进行。

4.结束语

  对于国有企业的基层党建工作来说,要想取得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内部着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首先,我们需要通过改变思想认知的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和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只有真正理解并内化于心,才能形成全员、全时、全面参与的良好氛围。参考文献:

[1]亢斐. 新时代做好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的路径[J]. 现代企业,2020(1):42-43.

[2]崔银. 浅谈如何在国企业务一线部门开展党建工作[J]. 神州,2021(15):315-316. 

[3]侯富中. 国企科研单位基层党建和业务工作有效融合的路径探析[J]. 法制与社会,2019(33):115-116.

[4]蒋友海. 探寻基层国企党建与业务融合的有效方法[J]. 警戒线,2020(17):40-41.

[5]谭浩,赵菲,冉茂科等.“五联”工作法赋能国企基层党建质量提升[J].现代企业文化,2023(12):77-80.

[6]景杰.深化国企党建工作,创新基层党支部建设[J].现代企业文化,2023(12):105-108.

[7]李鑫.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引领国企基层党建工作[J].活力,2023(0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