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在提升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在提升电力二次安全防护的应用

亢欢  曾祥康

(新疆华电和田光伏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疆 和田 848300)

摘要:当前电网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就是电力二次系统,其可以促使电力系统的良好运行。在电力二次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经常会产生安全性和稳定性隐患,因此危害到系统的稳定性。为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在实际工作领域中,技术人员需要注重设计安全防护系统,并完善防护系统的稳定性,增强预防病毒的能力。本文通过介绍远动控制技术和电网电力二次系统提出针对其不同方面的防护措施,并为保障防护系统安全稳定提供保障。

关键词:自主可控;远动通讯;二次安全防护;电力安全防护

前言:为保证电力二次系统的安全和稳定,相关单位需设计安全防护体系以维护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良好作用,并应通过安全防护技术和措施彰显其安全性和作用价值。为保障相关体系的良性发展,相关技术部门在保障系统安全程度的同时需不断促进电力二次系统的稳定发展,并为安全防护工作的展开提供保障。

一、远动控制技术

随着电力能源应用日益广泛,人们对电力系统的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远动通信设备可以对远方的运行设备实施监控,并调节远程测量、远程信号和远程控制调节等多种功能。电力系统采取远动的方式,可以了解各个地方变电所采用的控制技术,并通过控制端、调度端和执行端共同组成一种控制技术,实现遥控、遥调和遥测,以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过程中,远动控制技术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也可以提升其交互性以及智能化。伴随着远动控制技术的完善,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发展作用也需日益增强,为其日后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1]

(一)电力二次系统

电力系统的二次防护可以改善其安全性,并实现变电站生产控制区域的业务调度和数据安全措施,利于管理调度数据网边界的管理。在系统应用的数量逐渐增多的前提下,电网的规模也会不断拓展,并引起二次自动化系统应用数量的增多,也会进一步增加安全风险问题出现的概率,故需完善防护手段和安全管理措施。对于电力二次系统而言,电力工作层面的自动化和网络通信基础设备在不断运行中可以实现其自身的安全性,并引起电网安全和稳定性问题的变化,对网络安全管理产生不利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核心是网络信息技术和相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网络运行中不仅会形成安全隐患,也会引发黑客和病毒入侵,不利于自动化系统的整体运作,对网络环境的安全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当前,电力行业的二次安全防护项目不断发展,信息化应用趋势不断增强。随着电力网络安全问题备受重视,电力安全系统逐步涉及发电行业的各环节中,并逐步实现国调、网调和省调。发电厂生产控制区业务调度数据网和相应数据边界的安全防护。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自动化系统的需求逐渐增大,电力二次系统的完善需求不断提升。

1.硬件平台现状

EMS系统平台可以执行测控、处理、监督等任务,其具有十分成熟的电网管理体系。在日常优化管理和调度分析以及负荷预测的过程中,硬件平台切实形成了DMIS系统的有力支撑,并可以伴随火电厂中DCS或NCS以及ECS的系统连接。火力发电厂中的AGC和AVC调度相连,其不仅有利于系统的远程操作,也能够对厂内二次系统中信息和数据进行备份和管理。防病毒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更利于病毒服务器的升级。

2.软件平台现状

系统软件平台中的EMS功能一体化系统可以通过网络结构实现总线架构。其在负荷、流量等方面较易形成数据问题,问题较大时也会自主关闭。因此,火电厂需要积极地通过协议实施全程封闭以杜绝外部的应用和访问[2]

(二)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应用分析

1.远动通讯系统在电力中的作用

远动技术发展历程较为久远,包含控制技术和电网信息技术,可动态化实行信息管理,保护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还能利用调度中心调度自动化系统,快速传递数据至调度人员手中,展开系统化分析、汇总、预警和管控。电力二次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保证每个环节的严密性,做到精准快速处理所有信息,而运用远动通讯系统,利用微波、光缆、卫星等手段,发挥其自主可控的优势,构建立体化信息交换网,维护电力二次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通过借助远动通讯系统,实现全方位远程控制、调校电力二次系统,由控制端、执行端、调度,多角度入手采集和分析电力系统运行数据,自主控制远程数据、设备,提升系统的安全性。在自主可控技术的作用下,动态化监测电气设备,及时发现各类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

由于电力二次系统变电站各分布地点,若想同时获得所有信息,应利用自主可控技术,体现其自主远调控监测设备的综合优势。具体而言:调度可自动化采集并管控执行终端运营数据,获得完整的数据分析报告,精准判断电力二次系统运行状态,之后向执行终端传递数据结果,控制并调整运行参数,实现更加详细地测控电力设备。对于电力二次系统来说,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是信息高效率传输的关键,其中集中控制和监督是重要模块,主要负责监控和判断电力二次系统,一旦系统存在运行故障,可及时分析并反馈,帮助技术人员更好地处理故障。另外,自主可控技术还融入的遥测技术,借助调度控制中心下达遥控远程指令,针对性监测系统运行状态,并能自主化改变监测方向。远程命令包含控制命令、调节命令,若控制系统中某个电力设备,则由调度中心下发控制命令,如无功补偿设备的运行或停止、发电机的启动等等。

2.信道编码技术的运用

保护电力二次系统运行时,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中信道编码技术也具有较高的运用优势,有助于实现自主控制,解决由于错误编码形成,而产生的图形浮动跳跃、不连续等问题。运用信道编码技术过程中,自动化检测和排查错误数据,提高电力二次系统抗干扰能力[3]。电力二次系统运行期间,信道编码技术包含信道译码、编码、传输协议等技术,使得数据码传输更加安全可靠。其中远动通讯系统中,信道编码和译码分成多种形式。数据采集并统计后应立刻向电力二次系统调度控制中心传输,但整个传输过程极易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影响信息传递,难以保证信息数的准确性,使得系统极易出现多种运行隐患,而信道编码技术可降低数据传输阶段受到的干扰,可通过信道编译码的方式,保护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3.设计厂站端通信系统

为进一步提高通信效率,提升电力二次系统的运行质量,并能凸显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的运用价值,应注重厂站端通信系统的设计和运用,尽可能地剔除一些繁琐程序,减少系统运行成本。厂站端具有汇总各模块电力系统运行参数的作用,自动化采集和整理数据,通过特定的编码方式,将数据传递至调度主站,还能及时接受信号,第一时间发送至保护测控装置。另外,厂站端具有独立的CPU,且模块功能多样化,但内部存在一定的联系,使其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结论:由此可知,电力相关企业在当前时期必须高度重视电力信息通信设备的网络安全体系和防护管理,并综合考量电力信息通信网络中的相应特征,在面对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规章制度等网络攻击时可以制定利于自身的安全网络防护体系,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从而更有效地降低安全风险并防止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威胁。这样,自主可控远动通讯系统在提升电力二次安全防护时才能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邱凡禹.新型电力系统多源网络二次安全防护体系浅谈[J].华北电业,2022(07):64-65.

[2]高念.电力二次自动化系统安全防护设计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1(04):129-130.

[3]赵凝.电力系统信息通信网络的安全防护策略探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6(01):2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