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漫“研”途  行稳致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漫漫“研”途  行稳致远

宫莉莉

威海市鲸园小学(山东省威海市)264200

2023年是我们鲸园小学参与提升课程领导力项目成果研究的第三年。本学期伊始,在学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重新思考了深度推进教研组开展集备、循证教学的策略,开启了·课堂教学改进的第七轮研究。

一、思考定位——指向研的目标

本轮研究我们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版)》为规准,以单元教学研究为载体,继续通过教学五环节的深入落实,持续开展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教学策略的循证研究。我们将研究目标具象为:通过以创造性解决问题为核心的探究教学策略的循证研究,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以及责任担当的人文品质。我们思考了·课堂行动研究应包含多轮备课、上课、组内及跨组听评课、专家指导等,进而形成·课堂教学改进行动路径。

我们进一步明确了循证研究的方向,即以学生原认知为基准,以问题意识+思辨能力的学习习惯培养为重点,按照同学段、跨学段和项目化学习循环实证研究的方式,实践检验初探预学(即先行学习,自主探究)、深探共学(即引导暴露,共同解疑)、延探延学(即课后自主延探+项目化学习)三探四环教学流程的科学性、实效性。其中,重点聚焦深探共学环节,开展双主导四层次探究模式的循证研究与实践,架构起有层次的教学行动系统,随着挑战性问题的逐步解决,教师的主导地位逐渐变弱,学生的主导地位逐渐加强,由扶到放的过渡水到渠成。

0eaa912fb2016e81f426381536e71bb1鲸园小学素养导向下“助·思”课堂探究模式

二、实践与探索——指向研的路径

我们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围绕着“基于单元教学探究性策略的循证研究”开展教研组赛课活动,依据学校“助·思”课堂大单元教学改进行动路径开展了多轮集体备课、循证教学研究。

本单元我们首先从课标、横向纵向教材、学情等方面进行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创设“我与动物交朋友”的大情境,设计递进式任务群,围绕“向学校《问渠》投稿”这一核心任务,创设了四个学习任务:我与动物交朋友、我与名家聊朋友、夸夸我的动物朋友、写写自己的动物朋友。四个任务下分派出如下子任务,层层推进。

我们先后进行了三次循证研究,每一次循证都在暴露问题中不断调整、优化教学策略。由课堂上教师不断地追问,改为学生预习时自主提问,课上小组内互相探究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然后在拓展阅读中,再次巩固实践。漫游动物乐园、《问渠》萌宠秀专刊投稿核心任务,将课前问卷星、课堂任务单、拓展阅读单巧妙融合在一起,教学中,陈老师紧紧抓住作者对母鸡一向讨厌不敢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主线,通过感情朗读,资料引入,引发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的情感共鸣,让学生感受到合作探究的成就感。

教学过程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比较阅读的策略,在比较中感受语言的趣味性,体悟文字背后蕴藏的美好情感,发现作家表情达意的独特写法,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本单元语文阅读和表达要素连接紧密,引导学生以“实践”为路径,通过开展积极的语言建构活动,让学生能够关注语言、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进而迁移运用语言,做到读写共进。整个教学过程中嵌入评价标准,做到了教学评一体。

三、反思与实践——指向研的方向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本次教研活动给我最大的启示——统编版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内容”,以宽泛的人文主题将单元课文组织在一起。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抓导语中语文要素的学习,强化学生对要素中知识能力的习得,而且要引导学生感悟导语中人文主题蕴含的情感,两者综合在一起,灵活应用才好。

(一)单元导语的解读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动物朋友,它属于人与自然这个大的人文主题下的内容。动物、植物、人等生物和山川河流等一切非生物,都是自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是永恒的人文主题。

单元页的人文导语奔跑,飞舞;驻足,凝望。几个简单的词语,再配以吴冠中的水墨画鹅鸭戏水图,描摹出动物各具神韵的形态,那份多姿多彩,生机蓬勃洋溢着可爱之态,亲近之感,喜爱之情。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一句简短的话告诉我们要与他们友好相处,真诚相待,和谐共生。从这里我们能理解到本单元的主题思想是对动物的热爱与歌赞,像朋友一样和他们嬉闹玩耍,获得快乐的成长体验,培养向真向美的心灵。

(二)单元导语的理解

单元导语中的文字优美,语言涵盖力强。它是学习该单元的路标,几乎覆盖了学习整个单元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把握了它,也就把握了学习该单元的方向。高年级的单元导语一般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通常是亲切交谈或娓娓道来地提示本单元的人文主题,第二部分通常以精炼的语言提示学习目标及学习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让学生读导语,读一至两遍,让学生对导语的内容和意思进行思考,可以问学生:你从导语中能看出我们本单元将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这样,学生对整个单元的内容和学习目标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学习后面的课文时,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并能围绕这个思路构建知识体系,系统地掌握住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

(三)单元导语的落实

1.本单元三篇课文都表达了相同的感情,那就是对所写动物的喜爱之情。老舍先生对猫和母鸡,丰子恺先生对白鹅都倾注了深深地爱。在几篇课文里,猫、母鸡、白鹅已经不是单纯的动物而存在,分明就是作者生活中相依相伴,感情深厚的一员,如和睦相处的家人、朋友、伙伴一般。作者对它们的这种爱超越了种属和界限,是一种对生命的自然珍爱,对生命的亲切友爱,对生命的敬重热爱。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是对情感体会的深入和具体。因为学生在体会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时可能是笼统的,概念化的,有朦朦胧胧雾里看花的感觉,课堂上我们通过核心问题:为什么一个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这一主线,梳理出母鸡-鸡母亲-母亲-英雄这一脉络,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另外还可以抓住最能体现作者情感表达的重要词句,比如: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对生活场景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如:教鸡雏啄食、掘地、用土洗澡等生活小事,表现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进而体会作家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

2.本单元的习作我的动物朋友,与单元人文主题人与自然紧密联系,我们可以用人文主题导入法或者导语插图导入法引起学生的习作兴趣,如:柳枝摇曳、水纹荡漾、鸭鹅戏水,多么美好的画面。这些可爱的动物奔跑、飞舞;驻足、凝望。今天让我们走进我们的动物朋友,看看你笔下的动物朋友有着什么样的特点和令人喜爱的地方呢?以此培养学生善待动物,珍爱生命的人文情怀。

3.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的第一题用动物名称指代人的练习,目的在于让学生懂得动物与人有很多共通之处,人与动物从生命存在的角度是平等的,人应该珍爱动物,善待动物,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和谐共处。

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住单元导语这根,就能指挥好整个单元的教学活动。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我们将以本次循证教学研讨为新的发展契机,把集体的智慧和个人思考相结合,在漫漫途中,相信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