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对策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7
/ 2

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及临床对策的探讨

魏瑄伯   赵亮指导教师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根管治疗是不可复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规范有效的根管预备、严密的根管充填是治疗成功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口腔材料及技术的更新和进步,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不断提高。但由于根管系统复杂多样,根管器械设备不足以及操作者的临床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因素,有时患者出现患牙咬合疼痛、自发痛、牙齿松动、牙龈肿胀及经久不愈的窦道,发生根管治疗后疾病。本文探讨分析能引起根管治疗失败的各种相关因素,并作出相应的临床对策,以期能为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帮助。

关键词:根管治疗;根管治疗后疾病;根管再治疗

一、引言

根管治疗作为一种特殊的治疗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牙髓病和根尖周疾病,主要治疗不可逆性牙髓炎或者由于各种原因如外伤等所造成的牙髓活力改变以及根尖周病变,现已在国内广泛开展应用,使许多患牙得以保留。近年来虽然随着口腔材料及临床口腔技术的不断更新和进步,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也在不断的提高,但是由于根管系统复杂多样,根管器械设备上的不足以及医师的临床操作水平等方面的因素,根管治疗的失败病例也经常出现导致根管治疗后疾病的发生,患者可出现咬合疼痛、自发性痛、牙齿松动、经久不愈的窦道、牙龈肿胀肿痛甚至脓肿形成。因此对根管治疗失败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评价和分析归纳不仅可为临床医师进行正确临床治疗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更有利于采取相应对策,提高治愈率。本文对临床上根管治疗失败患牙进行分析,探讨其失败因素以期能为根管治疗失败病例的诊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临床帮助。

二、根管治疗失败的原因

所收集的病例中,就诊主诉有咀嚼痛、牙缸肿胀、牙龈瘘管、牙体或充填体折裂脱落、冠修复要求等等。其中咀嚼疼痛的病例最多,其潜在的原因可能为根折、牙体折裂、冠根折、咬合高点、冠渗漏等等引起的根尖周急慢性炎症 有的牙齿发生牙体折裂多是因开髓时预备洞型过大牙体磨除组织较多,根管预备时切削牙本质过多,根管充填时侧压力过大,而且牙齿经过根管治疗后牙体脆性增大,在受到过大外力作用时,易发生劈裂或折断。 

对病例进行临床检查时会发现有叩诊疼痛、根尖区扣诊疼痛、牙龈肿胀、牙冠折裂、充填物脱落、继发龋、冷热刺激痛或牙齿松动等等情况,其中叩痛出现情况最多,其可能的原因是根管欠充、超充、漏充、根折、继发龋、充填体脱落等等引起根尖周的急慢性炎症反应。充填物脱落或修复体折裂断裂情况也比较多,常见原因是因充填材料抗压强度不够,洞型没有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导致充填材料脱落、折裂、断裂而由此发生冠渗漏,使根管内充填物与口腔内微生物接触,细菌可以通过根充物和根管壁间的空隙渗透到根管内,导致根管的再次感染。继发龋也会导致冠渗漏,多因制备窝洞时未去净龋坏组织致使病变继续发展,牙合面的窝洞洞缘有无基釉,在咀嚼压力下无基釉折断,或洞缘角制成了短斜面,斜面上的充填材料在咬合压力作用下破碎均可造成洞缘缝隙材料固化后体积收缩造成裂缝,充填时操作不当造成洞口封闭不严密,遗留在洞缘的垫底材料未彻底清除等。

三、根管治疗失败后临床对策

对所选取的病例采用的治疗对策有观察、根管再治疗、根管外科手术、拔牙术等等。其中的患牙需要采取随诊观察,虽然有些患牙根充并不完善,根据严格的标准不能认为是成功的,但患者无症状且无全身系统性危险,无活动性感染的明显表现,不计划进行新的修复的,或是非主要功能牙即便再治疗其并发症危险性高,再治疗成功率低者,可暂不作处理。或如果发现有咬合高点及时消除或考虑适当的调牙合,降低咬合,建议患者与医生保持联系,随诊观察,定期复诊。需根管再治疗,临床检查有自发痛或冷热刺激痛或叩诊疼痛明显,牙龈肿胀或瘘管,根尖区扣诊不适或冠修复要求等,根管治疗质量差,有遗漏根管存在、存在欠充、超充或充填不致密,根管内有折断器械并导致根管欠充根折,根尖周暗影,冠部修复体脱落或缺损,根管内有微渗漏发生或随诊观察患者复诊时病情进一步发展,如自发痛、咬合痛、牙龈肿胀、牙龈瘘管等症状时,考虑去除封药和根管内充填物质,引流,消炎后重新作根管治疗。或当患牙需要使用桩冠修复时,亦需先行根管再治疗术。当发现根管内存在折断器械根管内台阶形成,根管钙化不通以及根管原充填材料无法去除等情况造成根管再治疗无法进行的或因根尖周病变严重造成根管治疗失败的患牙,可进行根管外科手术治疗。

四、结论

根管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1.解剖学因素如根管系统复杂多变、根管的增龄性变化 牙髓长期受到外界刺激会发生部分或全部钙化等等。

2.医源性因素,如根管欠充、超充、漏充、充填不严密充填体脱落或继发龋引起的冠渗漏、牙体折裂等等。

3.根尖周病变的程度。

综合各种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临床治疗对策:一般先进行非手术治疗即随诊观察和根管再治疗,而有些根管治疗失败需手术治疗,临床上以根尖手术较为常见,对一些无保留价值的患牙给子拔除。

口腔医师应熟悉各种根管解剖变异,有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术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交代注意事项以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日渐成熟,手术显微镜结合超声器械的应用,使根管治疗成功率的提高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熊世江,根管治疗术操作长度的测定与临床分析[J].口腔医学杂志,

2017,12(4):190-192.

   [2]赵晓明, 机用根管扩大针致意外损伤原因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

2020,11(2):126.

[3]彭彬,根管治疗的最新研究[J].口腔医学杂志,2022,10(2):90-92.

作者简介:

1.魏瑄伯(2002.12- ),男,汉族,天津市人,口腔医学(专科)21-03班。

2.赵亮(1985.12- ),男,汉族,山东省济南市人,副教授。

依托于2023年第九届山东协和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神“机”妙“算”--国内首款针对老年人钙化根管的预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