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体位护理干预对于产妇顺产结局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6
/ 2

自由体位护理干预对于产妇顺产结局影响

许郝娟   韩平通讯作者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对产妇顺产的影响与优势。方法:2021年全年覆盖范围内前往院内待产的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随机遴选80名行顺产的产妇,依据其待产次序与护理方案同时借助双盲法将其依次划入对照组(n=40,行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0,行自由体位护理)。观察产妇各产程耗时与生产疼痛评分;观察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观察新生儿结局。结果:研究组产妇各产程耗时更短,同时疼痛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研究组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研究组产妇新生儿难产、窒息、宫内窘迫的构成比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结论:自由体位护在产妇顺产过程中优势明显,可改善新生儿分娩结局的同时有效缩短产妇产程,有利于降低新生儿胎内窘迫风险,可广泛应用。

【关键词】自由体位护理;顺产;新生儿结局

分娩过程中因盆底撕裂形成的疼痛以及产妇心理波动等因素均会影响产妇分娩结局进一步对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1-2]。在顺产产妇分娩环节中由于产妇缺乏在极端条件下自行调节的能力,因此也使得部分产妇无法及时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分娩。这就表明在产妇分娩环节中除需对其进行正确的分娩阴道外还需借助护理干预方案达到协助产妇顺利分娩同时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安全的目的。自由体位护理是指在其分娩期间指导并协助产妇在特定的体位下完成分娩的护理方案。现本文就对该护理在顺产妇的分娩环节中发挥的优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将2021年全年覆盖范围内前往院内待产的产妇纳入研究对象,随机遴选80名行顺产的产妇,依据其待产次序与护理方案同时借助双盲法将其依次划入对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照组年龄为(25.79±2.16)岁,研究组年龄为(25.81±2.44)岁。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常规产前体检与产时护理。

研究组(行自由体位护理):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后由助产师协助产妇采取能够顺利完成分娩的诸如站立、坐立与仰卧等体位,在胎心监测如常后可指导产妇行慢速走动等活动以达到助产的目的。在进入第二产程后为了消除宫口开放对产妇自由体位造成的一定限制可在其坐立时协助产妇将背部紧贴椅背随后将膝关节屈曲并打开双腿,在子宫收缩阶段规律发力。针对采取蹲位生产的产妇应协助产妇正蹲与生产床上同时由助产师看护避免产妇坠床,令其双手紧握创扶手并以打开双腿的角度蹲于生产床上。针对侧卧位的初产妇应要求其将大腿与腹部保持在90°。协助采取以上体位的产妇应在胎儿头部着冠后立即转变为半卧姿态并保持该体位直至胎儿完全娩出。

1.3判定指标

观察产妇各产程耗时与生产疼痛评分;观察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观察新生儿结局。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各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t值比对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如组间数据有差异(p<0.05)。

2结果

2.1两组产妇各产程耗时与生产疼痛评分比较

研究组产妇各产程耗时更短,同时疼痛评分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比对产妇各产程耗时与生产疼痛评分[±s]

组别

第一产程耗时(min)

第二产程耗时(min)

疼痛评分

(分)

研究组(n=40)

125.75±11.65

46.64±9.54

7.70±1.15

对照组(n=40)

197.71±11.75

57.61±11.24

4.48±1.62

t

27.505

4.706

10.250

p

<0.001

<0.001

<0.001

2.2两组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比较

研究组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详细数据见表2。

2比对产妇转为剖宫产构成比(n,%

组别

顺产

转为剖宫产

研究组(n=40)

31

9

对照组(n=40)

17

23

X2

10.208

p

0.001

2.3两组新生儿结局比较

研究组产妇新生儿难产、窒息、宫内窘迫的构成比更低,与对照组患者相较组间存在的差异统计意义较突出(P<0.05),详细数据见表3。

3比对新生儿结局[n,(%)]

组别

难产

窒息

胎内窘迫

总比率

研究组(n=40)

3(7.50%)

2(5.00%)

0(0.00%)

5(12.50%)

对照组(n=40)

10(25.00%)

11(27.50%)

3(7.50%)

24(60.00%)

X2

16.526

p

<0.001

3讨论

自由体位护理相较于常规产时护理具备更强的灵活性,可根据产妇的分娩要求、所处的不同分娩阶段进行灵活调整,达到协助产妇顺利生产的目的的同时有效缩短产妇各个产程,进一步降低了新生儿早期窘迫的风险。自由体位在不断调整中可有效协助产妇在产时发力,进而起到正胎位的作用,进一步创造适合胎儿顺利娩出的环境,使得胎儿形成窘迫与难产的风险大大降低

[3]。同时在胎儿正胎位的影响下产妇分娩时受到的疼痛也能够大幅降低,从而降低产妇形成心理与生理应激的风险,为产妇预后恢复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自由体位护理充分尊重产妇意愿,在产妇允许与喜好的基础上不断变换体位直至寻找到最适合其第一与第二产程的体位,使得产妇心理得到满足的同时有效缓解由分娩引起的盆底撕裂形成的剧痛,保证了新生儿顺利分娩的同时有效降低产妇转为剖宫产的风险,进而避免了产妇受到二次伤害。

综上所述,针对顺产产妇,可结合产妇诉求考虑应用自由体位护理代替常规护理,目的在于为母婴结局达到理想水准提供保障与支持。

参考文献

[1] 喻杨艳,涂丽娟. 冥想放松减痛法与活跃期自由体位待产联合用于初产妇顺产分娩的效果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25):3587-3589.

[2] 郭亚静.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30(6):616-618.

[3] 朱敬杰. 自由体位分娩护理对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0,35(9):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