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

李敬杰

广东华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东莞 523000

摘要近几十年来,多数城市取得了喜人发展。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过于重视经济效益,忽视了其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致使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这样大大城市发展模式无疑是不健康,不可持续的。为了促进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就需要重视生态思维,并将其合理融入到规划方案中。对此,本文将从城市规划视角出发,简要分析在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思维的意义以及具体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思维

引言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市规划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忽视了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导致自然资源的枯竭、环境污染的加剧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了更好地应对环境问题和提高城市可持续性,相关人员开始重视生态思维。生态思维将城市视为一个整体生态系统,强调城市与周边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及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对此,城市规划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城市规划中生态思维的重要性,并立足于实际,将该思维合理与城市规划发展相结合,以此来构建生态型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规划中生态思维的重要性

1.1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维首先要关注的是保护和维护城市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例如湿地、森林、河流等。这些生态系统提供了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和提供栖息地的功能,同时也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可供人们开发利用。因此,城市规划人员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该努力保护这些自然资源,避免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这些自然生态系统遭受不可逆的破坏。

1.2 水资源管理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维也需要考虑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城市需要稳定的供水和排水系统,以确保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思维推动使用可再生水资源,如雨水收集和处理废水回用。同时,通过建设湿地过滤设施等生态基础设施来净化废水,降低对水环境的污染,避免因为水资源短缺以及水源污染而导致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城市日常运行受到影响。

1.3 改善空气质量

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维还致力于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实际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增加绿地、公园和城市森林的数量和质量,借助植被来吸收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的污染物,同时释放氧气,从而减少空气污染,为人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此外,通过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系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也可以降低尾气排放,达到改善空气质量的目的。

2 城市规划中生态思维的应用措施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应当具备的功能也在不断增加,生态服务功能便是其中之一。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不仅包括满足人类生命活动的条件和过程,还应当包括对人群精神上的生态需求的满足。所以在城市规划和决策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来丰富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以此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应用生态思维开展城市规划时,首先需要做的便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例如在进行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时,城市规划人员便可以引入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来监测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实时调整交通信号,提高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和排放。同时,推广智能公交系统,提供便利、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减少市民候车的时间以及换乘的难度及复杂性,以此来为鼓励市民减少私车使用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还应当大量应用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例如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和高效能源设备(如LED照明和节能电器),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导致城市更容易遇到各种自然灾害,其中因暴雨而引发的城市内涝便是其中一种常见自然灾害,其会对城市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城市规划人员应当合理做好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城市对城市内涝的抵抗能力以及对雨水资源的利用能力。例如可以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包括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合理规划水库、湖泊和水道等水域,将其作为雨水储蓄场所,以大量储蓄暴雨期间多余的雨水,以备后用。同时还应当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确保雨水排放的畅通,减少积水和内涝的发生。

2.2 优化城市景观设计

基于生态思维开展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城市规划人员还应当优化城市景观设计,以此来达到环境美化、生态保护、城市气候调节等目的。

实践过程中,城市规划人员可以将大量绿化空间融入城市景观中,包括公园、绿地、绿色屋顶和垂直绿化等。这些绿化元素可以提高城市的景观品质,提供人们休闲娱乐和自然交流的场所,同时还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和城市的生态系统。同时还应当重视城市中的自然水体和湿地,如河流、湖泊、湿地公园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来实现对这些自然水体和湿地的保护与修复。这些水体和湿地不仅可以提供自然景观,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减少洪涝风险,改善水质,为野生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从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此外,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多样性和功能性,创造适宜居住、工作和休闲的多功能景观空间。例如可以设立户外健身区、儿童游乐区和社交聚集区等,并围绕着这些多功能景观空间布设适宜品种、数量的绿化植物,让居民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中尽情享受城市生活。

2.3 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城市运行离不开各种产业的支持,但通过相关分析调查可以发现,多数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地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在应用生态思维开展城市规划时,城市规划人员需要合理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在保证各产业正常发展的同时,降低其对环境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为此,城市规划人员就需要积极鼓励绿色产业发展。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当大力推动发展环保、可再生能源、清洁技术等绿色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同时对于传统产业,需要深入分析这些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污染源,然后采取诸如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升级以及其他适宜方法来提高传统产业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环境友好性,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农业为例,农业是城市发展期间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其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容小觑。对此,就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来发展生态农业。例如鼓励和支持农民采用有机农业方法,减少对化肥、农药和转基因技术的依赖,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可持续性。还可以加强宣传、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倡导种植多样化的作物和品种,包括传统的本地品种,这样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减少对农药的需求,并且有助于保护种植物的遗传多样性。

3 总结

总而言之,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当重视生态思维,并结合城市实际发展情况,合理应用有效措施来实现城市规划以及生态思维的有机融合,以此来有效解决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保障生态化城市的顺利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毕雪娇.生态城市规划发展方向及城市生态问题解决对策[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5):42-44.

[2]巩志杰.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中华建设,2023(04):93-95.

[3]王昌威.基于生态城市理念的城市规划路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06):19-21.

[4]拜振国.生态城市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与发展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1):13-15.

[5]冉利会. 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浅谈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智慧规划与管理”学术论坛论文集.“2022智慧规划与管理”学术论坛论文集,2022: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