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模式下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3

新高考模式下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

黄绪平

遵义市教育局-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项目

摘  要: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教育一线工作者总是发现老师有劲使不出,讲慢了讲快了都不行;好成绩“吃不饱”,觉得老师讲得太简单基础薄弱的“跟不上”,导致学习越来越没有积极性分科分层走班教学的假设由此而产生[1]

本论文来自课题——《新高考模式下分层走班教学的探索》(遵义市教育局-遵义师范学院基础教育研究项目(课题编号:GUSLHJK202043)基金资助项目)的总结。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教学实践两种研究方法相结合,通过对我校及周边省市(如:遵义市、重庆市等)“新高考3+1+2”模式下各高中所实行的“分层走班教学”的尝试进行研究学习,再结合相关文献资料,最后总结出经验教训。通过分层走班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研究,初步总结出分科分层教学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对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都有积极影响。课题组分析认为当前分层走班教学,可以采取“少和慢”的原则进行实践:“少”即少数几个班的少数科目(可以是一个科目);“慢”即分段实践,一个月、一学期等进行实践。

关键词:分层走班教学;分科分层;新高考;走班教学

1-6


一、核心概念

(一)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指将学生按某种标准分成若干个层次。分层教学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传统分层教学模式通常是按总分分层,如将全年级学生按总分分成高、中、低等三个等级,这是目前大多数高中的常规设置方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分层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在完全承认和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 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和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从而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3]。在分层教学模式下的另一种更细化的分层是分科分层。

(二)分科分层教学

分科分层教学是指将某一学科按成绩高低分成若干层次,同一层次的同学将会在一个班上这一学科[4]。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分科分层教学。因为在新高考模式下,不像传统只有大文大理科两种类型,新高考模式下的3+1+2理论上讲会有12种模式,不过实际大多数学校只设有4、5、6种模式;最多的班级仍然是是物化生和政史地,当然也有不少物化地和政史生的班级。由此就会产生某些科目人少有些人多的现象,由此走班制教学由此而生。

二、研究意义

在一个学校中,每个年级按总分设为提高班、基础班、加强班等三类等级(这是目前大多数高中的常规设置方式)。而3+1+2的组合(分类)多,所以走班教学是新高考的必然选择,但是否分科分层(即同一学科又将按成绩的不同进行分层走班教学)则是每个高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抉择[2]。因为新颖,各大高中都在尝试,这正是这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所在。通过分科分层走班制教学,能让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其学习能力在更适当的学习空间得到循序渐进的有效提高[6]。本课题希望通过理论研究与案例调查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能从中得出一些建设性的结论,最后以总报告的形式展示该课题的研究成果。

在国内,分层教学法的理论依据古已有之,如“因材施教”、“量体裁衣”等。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认为人是有区别的,在智力上有“上智”“中人”“下愚”的个别差异(《论语·雍也》),在基础上有“入门”“升堂”“入室”的不同进度(《论语·先进》),在学习上有“知之者”“好之者”“乐之者”不同态度(《论语·雍也》),他提出育人要“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我国教育经过几千年发展,在学习上人的个体差异已经得到确认,“因材施教”已经作为教育学上的教学原则之一。由于学生在生理发育、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接受知识的智能有所不同,所以必须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5]。

三、问卷结果分析

1、问卷介绍

本问卷主要是对本课题成员所实践的分层教学进行的调查问卷。《英语分层走班教学实施现状调查(学生)》由三个部分组成:问卷的开头语,表明本次调查的目的;第二部分是了解学生基本信息,包含高中几年级,分层前英语是ABC哪一层,通过分层学习,期望1年后提升至哪一层等。第三部分是学生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在英语学科分层走班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您老师的教学有了哪些变化? 英语推行分层教学后,课堂有了哪些变化、自主学习能力有何变化、英语学习压力是否有所变化?与英语分层前相比,您对作业设计及布置的评价?对英语分层教学的进度,您认为自己是能能完全跟得上还是大部分跟的上还是跟不上?对英语分层走班教学,您的满意度是?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可以用于您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吗?学校以往只是按“总分高低分成ABC班”,如果进一步按学科再分层走班教学,您的态度是什么等。

2、讨论分析

1. 您是高中几年级 [单选题] *

2. 上学期您班英语分成了ABC三层,您在哪层学习 [单选题] *

分析:

题1:本题有效填写人次为92人,其中9月升高二的学生占比100%,9月升高三的学生占比0%。因为我们本次调查针对的是高二学生。

题2:在本次调查中,46.74%的受访者在B层学习英语,28.26%的受访者在C层学习英语,而只有25%的受访者在A层学习英语。因此,B层是本次样本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层次,而A层学生相对较少,说明学生处于中等英语水平的较多。

3.通过分层学习,您期望1年后提升至 [单选题] *

4.上学期,在英语分层试梯度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您老师的教学有了哪些变

分析:

题3:根据单选题的数据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该单选题有效填写人次为92人。 2. 大部分人期望通过分层学习后,能够提升至A层水平。其中,A+层120以上的人数为30人,占比32.61%;A层100左右的人数为48人,占比52.17%。而只有14人期望提升至B层80左右的水平,占比为15.22%。 3. 结合选项比例,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对自己的期望比较高,希望能够达到A层水平。与第二题相比,大部分人想是想通过英语分层教学从B层提升至A层。

题4:根据多选题数据表格可以得知,该教师在英语分层试梯度教学中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重点和上课节奏的不同安排。其中认为老师的教学难度不同的同学比例最高,达到69.57%;其次是认为教学内容和上课节奏不同的分别为67.39%和66.3%。资料选用不同的比例最低,仅为22.83%。

5. 英语推行分层教学后,您的课堂有了哪些变化? ( ) [多选题] *

6. 与英语分层前相比,您对作业设计及布置的评价? ( ) [单选题] *

分析:

题5:在推行分层教学后, 学习更主动的比例为42.39%,听课更认真的比例为67.39%,回答问题更积极的比例为28.26%,思考更深入的比例为46.74%,与以前没有变化的比例为17.39%。 因此,在英语推行分层教学后,学生在听课、思考和学习上表现更积极和深入,但在回答问题上表现相对较差。另外,有10多个人与之前没有太大变化,有可能是学生自身问题,也可能是分层导致的结果,这需要更进一步的了解才能得出结论。

题6:根据数据表格可知,大多数人(84.78%)认为英语分层后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容量更有针对性,只有少数人(1.09%)认为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容量没有针对性,而13人(14.13%)认为没有什么变化。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分层后作业设计及布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没有什么变化。

7. 在英语分层教学后,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如何?( ) [单选题] *

8. 对英语分层教学的进度,您认为自己( ) [单选题] *

分析:

题7:根据的92个有效填写人次的数据表格,可以看出英语分层教学后,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基本适中的比例为63.04%,大部分适中为32.61%内容偏难的比例为4.35%,而太简单的比例为0%。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分层教学后,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基本适中为主,偏难的比例较少,而太简单的情况并不存在。

题8:根据数据表格显示,有20.65%的人能完全跟得上英语分层教学的进度,76.09%的人认为自己大部分内容能跟得上,只有3.26%的人跟不上。整体来看,大部分人对英语分层教学的进度掌握得比较好。

9. 英语分层教学后,您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何变化? [单选题] *

10. 与分层前相比,您现在的英语学习压力是否有所变化() [单选题] *

分析:

题9:根据该单选题的数据表格,共有92人填写有效问卷。其中,64.13%的人认为英语分层教学后自主学习能力增强,33.7%的人认为没有变化,仅有2.17%的人认为减弱了。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英语分层教学对大多数人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题10:根据数据表格可知,本题有效填写人次为92人。其中,有16人(17.39%)表示英语学习压力变大,35人(38.04%)表示压力变小,41人(44.57%)表示没有变化。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人表示英语学习压力有所减轻,而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表示压力增加。因此,总体来看,英语学习压力相对于分层前有所减轻。

您认为分层教学更容易与同层次的同学交流合作吗? [单选题] *

12. 英语分层教学,您的感受是 [多选题] *

分析:

题11:根据数据表格显示,共有92人有效填写了该单选题,其中71.74%的人认为分层教学更容易与同层次的同学交流合作,27.17%的人没有想法,只有1.09%的人认为不容易。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分层教学更容易与同层次的同学交流合作。

题12: 总结4点,1. 大部分学生(超过50%)认为英语分层教学使得他们更容易听懂老师的教学内容,觉得每节课都有收获,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都有所提高。这表明英语分层教学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效果方面有一定的作用。 2. 只有少数学生(不到10%)认为英语分层教学不如传统模式,即英语成绩层次不同的同学在一起上课更好,这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分层教学是比较有效的。 3. 有一部分学生(约17%)认为老师的分层梯度教学有待提升和改进,这可能是因为老师在分层教学中没有很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老师可以在分层教学中更加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提高分层教学的效果。

13. 在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下,您的期末英语成绩是否有提高? [单选题] *

14. 您对英语分层教学的评价是( ) [单选题] *

分析:

题13:在本次调查中,有90.22%的受访者在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下有一定程度的成绩提高,而只有5.43%的受访者表示成绩有所下降。同时,4.35%的受访者明显感受到成绩提高。可以初步判断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英语成绩有积极的作用。

题14:根据数据表格,有95.65%的学生认为英语分层教学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学习基础和水平的不同,因材施教,效果很好。只有4.35%的学生感觉学习压力更大,不适应。因此,英语分层教学在大多数学生中得到了积极评价。

您的家长是否支持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 [单选题] *

17. 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可以用于您的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吗 [单选题] *

分析:

题15:根据数据表格显示,有近七成的家长支持学校英语分层教学模式,其中比较支持的家长占了最大比例,达到了48.91%。非常支持的家长占比较少的比例,仅有22.83%。有25%的家长表示不懂,而不太支持和特别不支持的家长占比较小的比例,分别为2.17%和1.09%。

题17:根据数据表格显示,有44.57%的人认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适用于数学、化学、物理等学科(其中32.61%的人认为适用,11.96%的人认为非常适用。)。另外,13.04%的人认为不太适用以及39人认为一般般。因此,大多数人认为分层走班教学模式对于这些学科是可行的,但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不太适用。

学校以往只是按“总分高低分成ABC班”,如果进一步按学科再分层走班教学,

19. 您对分科分层走班教学有其他什么想说的: [填空题]

分析:

题18:根据数据表格,支持和非常支持的比例为52.17%,无所谓的比例为31.52%,不支持的比例为16.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支持或非常支持学校进一步按学科再分层走班教学。

题19:这个题与前面某些题有关联,比如前面答“无所谓”或者“不支持”或者“成绩有所下降”等的同学写的比较负面,而前面回答“支持”或者“成绩有所提高的同学要么没有意见或建议、要么写的“支持”等。

四、研究总结

本研究结论主要基于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的调查数据,以及访谈的结果进行的统计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

  1. 该英语推行分层教学后,学生们听课更认真的比例最高。其次,学生们学习更主动,思考更深入。
  2. 老师在英语分层试梯度教学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了多个方面的教学变化,包括教学内容、教学难度、教学重点和上课节奏。这些变化旨在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
  3. 与英语分层前相比,作业的难易程度以及容量更有针对性。这表明在英语分层后,作业的设计和布置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求,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能力。
  4. 根据学生的反馈,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基本适中,只有少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内容稍有难度。这表明教学分层的效果较好,能够满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
  5. 大部分人(71.74%)认为分层教学更容易与同层次的同学交流合作,少部分人(1.09%)认为不容易,还有一部分人(27.17%)没有明确的观点。
  6. 学校以往只是按“总分高低分成ABC班”,如果进一步按学科再分层走班教学,支持和非常支持的比例为52.17%,无所谓的比例为31.52%,不支持的比例为16.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支持或非常支持学校进一步按学科再分层走班教学。
  7. 在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下,大多数人(90.22%)在英语分层教学模式下的期末英语成绩有一定提高。因此,从总体来看分层走班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不同层次学生英语学科成绩均有明显进步。

参 考 文 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北京:教育部,2010

[2]洪娟. 3+X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分类分层走班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李延勇. 高中数学分层走班教学模式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9

[4]彭小霞.新高考下的分层走班教学真的公平吗?[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

[5]汤素芳.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分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20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