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专业化审判效能服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2

发挥专业化审判效能服务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蒋文圣

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067600

摘要:县法院立足司法保障大局的职能作用,站稳“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人民立场,以打造“五化”标准人民法庭,创建省示范人民法庭为指引,紧紧围绕县法院“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冲刺百强县”中心工作,结合本县农业经济特点,从我院实际出发,坚持人民法庭专业化发展方向,针对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创新实践,探索法庭服务乡村振兴新模式,设立家乡村振兴专业化人民法庭,全力打造涉农案件专业化审判新格局。

关键词:专业化;审判效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要“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冲刺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人民法官在充分吃透上级指示精神基础上,锚定“上台阶、创一流”工作定位和“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工作目标,深化落实基层基础建设,充分挖掘辖区人民法庭在化解基层矛盾纠纷、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方面的作用,不断夯实人民法庭建设,成效初显。

一、优化营商环境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以来,原属于上级法院审理的大标的额案件下沉到基层法院,进一步增加了案件复杂性和审理难度。县法院在原法庭基础上重新调配审判团队架构,通过设立乡村振兴专业化人民法庭,专门审理标的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案件,建工合同纠纷、与企业有关纠纷、破产等案件,设置绿色通道,制定了《关于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县、冲刺百强县”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以专业化审判精准定位服务方向和保障措施,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

自乡村振兴法庭成立以来,妥善审理了县直某某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诉被告朱某某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等三件总标的额超过6500万元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系列案,这批案件涉及法律关系复杂,当事人数量多,涉案金额较大,社会影响较大。该系列案件的妥善化解,即掷地有声的落实了省、市两级法院关于四级审级职能定位改革的方案,又深入服务建设了辽宁地区县域营商环境,充分体现了人民法院在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的职能作用。

、以人为本推动家事审判,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为进一步妥善审理农村婚姻、继承、抚养、赡养等家事案件,县法院乡村振兴专业化法庭充分考虑到农村风俗和生活习惯,坚持以人为本,探索新型家事审判方式,在法院楼内设置专用“家事调解室”,推动家事矛盾纠纷就地发现、就地调处、就地化解,通过司法审判引导农村摒弃收取高额彩礼、不赡养老人等不良行为。利用镇村干部担任家事调查员的优势,多元调解家事纠纷,妥善化解相邻关系纠纷,引导村民合理处理相邻关系,促进乡村邻里和谐。

    针对青少年审判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县法院努力探索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新方法、新措施,联合社区、学校、乡镇政府等机关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积极开展法制进社区、进校园、进乡村活动,为农村青少年讲解必要的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打造专业化审判团队,提升人民法庭服务保障能力

完善岗位职责。按照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1+1+1”模式组建4个审判团队,坚持审判工作流程精细化,工作节点责任化,审判流程时限化,充分发挥法官专业特长并兼顾审判效率,合理划分审判团队职能分工,4个团队分别负责审理家事案件、金融商事类案件、派出法庭发回重审案件三大类案件。自法庭成立以来,积极推进诉前调解工作,强化诉源治理,调解率同比大幅增长,实现了案结事了人和,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相统一。

合理量化考核。科学考核内容,全面评价审判工作绩效,将结案数量、案件质量、社会效果等为一般性考核内容;优化营商环境、指导调解、诉源治理等内容为特殊性考核内容。以审判质效为目标,不断激励审判团队,合理量化案件分数考核,提升工作成效、改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办案数量、提升质量,提高办案效率与效果。定期评估分析审判运行态势,集中开展案件评查,与流程管理、动态监控共同发挥评估、监控、引导、激励功能。法庭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繁简分流的作用,降低了我院发改案件数量,提升了审判质量。

一是要找准切入点,切实当好乡村产业风险预防员、矛盾疏导员、发展护航员,全力促进乡村振兴。一方面要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要进一步拓展和创新司法功能,深入乡村村居、企业、家庭全面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帮助排除风险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要帮助乡村建立矛盾预警处置机制,主动融入当地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提前介入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妥善采取应对措施,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另一方面要完善多元解纷机制。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传承创新新时代精神,引导群众理性选择纠纷解决方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第一道防线作用,强化诉前调解和诉调对接,就地快捷解决矛盾纠纷;要建立联动调解工作网络,注重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化解矛盾纠纷。对涉及面广、矛盾突出的突发性、群体性案件,联合村(居)委会、司法所、综治办、派出所、驻庭调解室等部门及当地党委、人大、政府共同联动,形成合力,一起做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共同化解矛盾纠纷。

二是要找准结合点,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优势,强化便民利民服务举措,更好保障农民合法权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就是打江山、守江山的历史,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最根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公正高效审判执行好每一起案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另一方面要坚持司法为民办实事。要巩固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进一步加大便民利民惠民举措,推进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尽可能推行在线诉讼机制,实现跨越立案全覆盖,为诉讼当事人便捷低成本参与诉讼、解决纠纷提供优质诉讼服务和保障。

总之,人民法官要服务乡村振兴,更要找准着力点,推进普法宣传,延伸审判职能,精准对接乡村社会治理。创新法治宣传方式,结合“八五普法”,通过立案接待、开庭审理、巡回审判、信访化解、案件执行、司法公开及典型案例,主动向乡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政策规定和道德规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说理,引导群众提升道德水平,增强法治理念,崇尚法律,尊重司法,以合法理性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注重法治宣传效果,立足乡村审判实践,把办理案件的过程变成思想疏导、理顺情绪的过程,尽可能通过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努力促进当事人服判息诉,“信法不信访”,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逐步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参考文献:

[1]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应关注几个关键内容[N].农民日报,2017-11-20.

[2]王鑫.乡村法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J].南方农业,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