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机电专业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浅谈机电专业教学

刘俊一

510113199709138014

摘要:机电专业在招生规模和毕业生数量上均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复苏,第二产业特别是制造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机电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对学生的需求量如此之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倡导高标准,是高等学校的一个重要专业,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因此应用型电机类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把技术应用放在首要位置,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培养放在首位。

关键词:机电专业;实践

引言

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对高素质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机电设计,数控加工,机电一体化等行业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应用类本科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将直接影响到高职院校的未来发展。其次,就是高校机电实践教学环节,它已变成了机电专业的一项重要教学活动。

一、当前我国机电专业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教育培训手段的滞后

在当前的科技发展过程中,学校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的职业培训机制都没有与当前的科技发展同步,因此,学校的生产工艺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是学校的教学质量仍然停留在80、90年代的阶段,因此,学校对学生的教学能力进行了相应的培训,并不能很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要。

(二)管理体系不健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程度较差

目前,我国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教学中,对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针对职业技术院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员工的流动性得到了很快地发展,大多数公司都采取了西方化的员工管理方式。另外,目前许多高职院校从事岗位技能测试工作的教师,在机械、电气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足。这一现象的后面是管理工作中易于出现的管理失误,沟通不畅,不符合工业现状的问题。

二、构建科学的,系统的,实用的教育制度

(一)培养学生“能力本位”教学模型的实验

一般情况下,大学的教学计划都是由老师来引导,并把有关的知识和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学习当中。在课堂上,学生获取知识的量与质与老师的讲授能力密切相关。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常常忽略了对学生自主思维的训练,造成了对所学习知识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的实习教学应该立足于学员的实际需要,实行“以技术为主”的实习教学,并将教学内容以“工程”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可拆分”的实践性教学模型,其主要理念是将目标拆分为不同的层面。按照机电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其划分为若干个时期,在各个时期,让学生分别进行基础技术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综合高级技术培训,并逐步进行实习教学。德国“双元制”实习教学,美国“社区学院”实习教学,加拿大 CBE实习教学,这些都符合美国实习教学的现状。在构建以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的,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为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实习教学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

(二)培养实践性师资,提升实践性教学能力

实践性教师的持续发展,对提升实践性教育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建议实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持续改进自己的教学质量。因为技术院校和高校中的工程机电类专业,他们的知识都在快速地进行着,所以,他们的工作才会有很强的预见性和实用性。因此,在有关方面展开了一系列的训练,并为实践性的老师们开设了一系列的教学计划,方便了实践性的老师们的知识的持续更新,他们还可以参与到学校之外或者对应的部门中,不定期地进行学习和生产实习,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实践性和领导性。

2.为培养实践性强的师资,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加强他们之间的合作。我们希望在学术和科研的相互交流中,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升的目的。

3.加强实训教学,健全开放性实验教学体系

3.1实训基地的教学工作要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产学研相结合,既可以将学校的整体资源优势发挥到最大,又可以与企事业单位构建起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对企业中的机电专业实践状况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可以将这些单位作为基础,让他们积极地参加到老师的科研项目中,并适当地将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共享,从而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

3.2实验教学在大学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操作技能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实验室,是优化实验室已有的各种条件,提高仪器的运行效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教师与学员在课时等方面进行了无障碍地面对面沟通,大大提升了授课效果。

4.加强实习教学材料的构建

在训练材料的品质上,老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高素质的一线实习老师,才能制作出高质量的实习教材。实习教科书要站在高起点上,把宝贵的教育科研成果与实习教科书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要持续地进行更新和积累,使实习教科书呈现出独特的特点,就一定要构成一个综合性的教材体系。

三、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更多的修正和充实

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大学生的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的职业转型也越来越快。随着社会的分工从单纯的工作逐步过渡到了复杂的工作,工作职责从单纯的功能逐步过渡到了多个功能,一个人的终身职业也从一份工作过渡到了多项工作,因此,现代教育科学显得尤为重要。《职业教育法》明确指出:“职业教育的开展,应当按照国家的教育政策,对被教育对象进行教育。进行思想品德和职业伦理的教育,以教授专门的知识、训练专门的技术、给予专门的辅导,使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一定要与21世纪的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要使学生具有一种具有全方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可以直接进入到自己所擅长的行业中去,要做到务实。技术人员,实践人员,生产线人员,服务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还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培养,并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同时,也要反应出培养一批毕业生到高职院校学习的目的。

四、结束语

在机电专业中,实践教学在高职院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应持续提高教学中的软件与硬件相融合的教学质量,构建“品质+能力”的教学体系。从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出发。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较宽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臧敏.职业学校专业课STEAM项目化教学研究——以机电专业教学为例[J].汽车维护与修理,2023(14):33-36.DOI:10.16613/j.cnki.1006-6489.2023.14.018.

[2]辛太宇,孙康岭,姚洪利.机电专业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3,44(13):257-259.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3.087.

[3]姚积清.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在中职机电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3(08):24-26.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3.0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