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机械制造中的自动化技术优化分析

 王香

身份证号:370784199002205342

摘要:自动化已成为机械设计制造行业发展的主流趋势。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既关系着中国工业水平的提升,又影响着机械产品的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及市场竞争能力。为加快机械制造行业自动化进程,促进其生产模式从“以人工为中心”向“以机械为中心”方向转变,从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趋势出发,分析了自动化对于机械制造企业的现实价值,并从融合先进技术、贯彻环保要求、提高企业重视、做好地区规划及建设人才队伍这五个方面提出了提高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优化

引言

通过引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确保相应的机器或装置在没有人工控制的前提下,按照前期所设定的工作程序或指令,秩序化的完成操作或控制工作,引领机械制造产业迈向全新的发展领域。确切的结合实际的工作状况,有目的、有方向、有针对性的加强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减轻大工业生产工作的劳动强度,并且可以将劳动工作者从烦琐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机械制造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先进化、信息化发展,进而为当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相关的企业在开展机械制造自动化工作时,必须要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发展的具体需要,采用与实际工作相适应的自动化技术进行生产,保证机械制造工作的实用性、科学性、全面性、严谨性,为实现机械制造行业持续发展增添新动能。

1自动化技术对机械设计制造的意义

虽然传统的机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运用,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造成加工材料浪费等缺陷,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效益,发展模式不持续。在机械产品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保证各生产工艺更加精细化,比如:对于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以适当地利用,降低成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此外,在机械设计和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解决某些不合理的生产环节,使机械原料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减少废料的产生。所以,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既可以降低生产工人的劳动强度,又可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2.1安全性能相对较高

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系统化的综合了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各项先进的学科技术,并且逐步普及至机械生产工作之中,为整个机械制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一旦在实际生产与工作期间出现突发的问题,系统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出警报,并对生产工作的安全状况和具体的工作性能进行预测,快速识别故障问题出现的原因,下发工作指令,选择终止生产工作。并划分其故障类型,对于生产问题的具体损害状况,开展自动检修工作,以此确保后续机械制造生产工作,可以正常开展,秩序运行,从根本上遏制各项不良问题的出现。除此之外,在运用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开展生产工作时,不需要在指派专业的工作人员到工作现场进行监督,采用电子信息控制系统,对不同阶段的工作状况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管理,从根本上减少了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而导致的意外事故。提高机械制造生产工作的精确性、有效性、安全性、秩序性。

2.2功能更为全面

当前先进的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不断在原有的工作模式之上进行转型升级,大幅度提高工作性能。相关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生产工作时,可以确切的结合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对具体的工作程序、加工流程、工作要求等多个内容进行设定与调整。以此可以有效地确保整个机械生产工作在可控的范围内,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实现不同规格生产工作的同步运行。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型思维理念,加强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减少对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并且采用智能化的生产方式,始终将机械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作为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帮助其实现高质、高效、低成本的生产目标,最大程度适合当前国家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绿色发展理念。拓宽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范围,增强其工作效能,以此有效地满足机械生产工作的实际要求。

2.3全球性

科学技术的创新对国家乃至世界的经济快速增长,都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加强对各项技术的研究与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当前全球化的经济转变。目前国际的科学技术竞争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发展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的改革与优化。随着当前现代生产工作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我国的高新技术人才必须要加强对技术研发的重视,积极的应对当前市场所发生的新变化,提出的新要求,增强技术改革的力度,以此增强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占据市场发展优势,做到与当前国际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发展同步,彰显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机械设计制造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1集成化应用

对于复杂的机械构件,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生产体系之间的高效协作,使不同层次的机械生产系统能够协同工作,共同对机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优化。利用计算机集成技术能够实现对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的综合管理,实现对不同、分立的自动化体系的有效整合,从而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生产系统,加强机械设计、生产、市场营销等各方面的衔接,以达到对整个生产流程进行统一管理的需求。以机械零部件的制造为例,按照数控编码,将坯料按一定的大小和品质进行处理,然后组装,获得对应的机械零部件。

3.2柔性化应用

在机械化生产过程中采用自动化技术,可以保证机械制品实现柔性化生产,即把机械的设计与制造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相融合,加强各工序的联系,实现对机械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和优化。目前许多机械制造企业已经建立起了柔性化生产线,将有关的机械零件替换为电子凸轮和电动齿轮,以达到有效的轴间柔性连接。采用比较独立的 PLC 伺服控制器,可实现提高生产线上各个工序段装置之间的相互耦合。

3.3智能化应用

智能化应用是实现自动化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设计与制造都变得更加智能化、现代化。机械设备可以按预定的程序操作,操作人员只需在一旁进行检查和协助,起辅助作用即可。并且在生产中如发生故障,生产装置会自动停止运行并报警,让工作人员过来检查和修复,减轻员工的工作负担。而自动化技术则是利用数据分析软件,快速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让工作人员能够根据数据分析,找到设备的缺陷,并进行分析。甚至,还能自动调节,而不是人工调整。

3.4三维软件的应用

三维设计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利用 三维设计软件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图纸绘制,并且无需手工绘制,大大节约了工作人员的时间和经验。同时,在三维设计软件的辅助下,可以随时进行调整,如果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缺陷,可以随时进行修正,修正后的模型可以一次性导出三视图,无需每张视图单独进行修改,并且可以防止人工修改出现的错误,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全新的经济发展背景之下,加强对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的研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所呈现出的实质性作用毋庸置疑。相关的工作人员作为整个工作开展的主力军,必须要深刻的明确自身的责任之重,增强对各种先进技术手段与工作模式的推广。实现整个机械制造工作效益的最大化,在为自身发展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为当前国家的秩序建设、稳定建设、长久建设带来不可多得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华洲,杨辰飞 . 机械自动化技术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20(09):185-188.

[2] 刘泉,徐彦晨,杜伟霞 . 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2,42(18):27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