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小额贷款担保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3

农户小额贷款担保问题研究

罗治中

富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乡村振兴计划,而乡村振兴的核心就是要推动和发展我国的农业经济,从而促进我国整体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活水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高效的提升乡村金融水平是我们要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乡村金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农户小额贷款的担保又在乡村金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要要研究的就是农户小额贷中各种担保手段以及它们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农户  小额信贷  担保

一、研究背景

在当前我国乡村振兴计划的时代战略背景下,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关于农户小额贷款担保方式的选择、使用和创新对于我国农业农村金融效率的提升、乡村金融的发展和促进、乡村经济活力的提升有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我国农业经济潜力的释放和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和农户信贷需求的规模

(一)  我国农业经济的规模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2018年-2022年五年间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一产业总值以及第一产业占比分别如下表图所示:

         年份项目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国内生产总值

919281

986515

1013567

1149237

1210207

增长率

6.7

6.0

2.2

8.4

3.0

第一产业总值

64349

70042

78044

82745

88345

第一产业占比

7.0

7.1

7.7

7.2

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单位:亿元  百分之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我国第一产业(农业)虽然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并不高,但是其绝对值数量是一个庞大的数字。且随着我国经济健康稳健的发展,农业经济的总量也在稳步提升。因此,怎样有效的盘活农业经济,怎样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其不仅仅对农业经济发展本身有着绝对的意义,就是对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要盘活和利用好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就在于怎样提高乡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效率,而要提高乡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就要重点着力于解决好农业特别是农户的融资需求。

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要解决好农户的融资需求,其核心关键就在于解决好农户融资担保的问题。

(二)  我国农户信贷需求的规模

我国涉农贷款2018年-2022年余额如下所示:单位:万亿,百分之

         年份项目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全国各项贷款余额

136.3

153.11

172.75

189.46

213.99

涉农贷款余额

32.7

34.24

38.95

43.21

49.25

涉农贷款占全国各项贷款占比

23.99

22.36

22.54

22.80

23.01

其中:农户贷款余额

5.06

9.86

11.8

14.39

14.98

农户贷款占涉农贷款占比

15.47

28.79

30.29

33.30

30.4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可以看出,在我国所有贷款余额中涉农贷款占有非常大的规模,五年间涉农贷款的绝对数量是在逐年增长的,而其中农户贷款,不管是在绝对数值还是在农户贷款相对于涉农贷款的占比上也都是逐年增长(除2022年相交2021年外)。

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我国农户贷款的余额相对于各项贷款余额绝对值小,占比也小。这并不是说,在我国的乡村农户对于贷款的需求量少,相反,农户贷款的需求数量规模远远比现有的农户贷款的余额要高。

根据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6年对甘肃、青海、新疆、河北四省区对农村金融的调查发现,农户贷款最主要的目的是补充生产与经营活动,这部分农户贷款需求占到农户贷款的45.3%,其次是看病问题占17.2%,第三是子女教育问题占13.6%。[1]而能够带到款的农户只占到所有申请农户小额贷款人数的仅仅50%至60%。可见,农户贷款的需求并没有被完全的释放和激活。

而导致农户小额贷款没有被释放和激活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农户小额贷款的担保问题,没有能够很好的被解决。

三、我国目前农户小额贷款担保现状

我国农村贷款特别是小额农户贷款相对来说起步晚,加之我国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相对于城镇的业务发展重视程度远大于农村,再有我国农村金融法律、金融制度、金融规定的建设也较为缓慢,导致了农村信贷发展的缓慢。尤其是在农村信贷担保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目前,我国农户的小额信贷担保在实操层面上看,确实存在着“抵押难、担保难”的困境。农户抵押方式少,抵押成本高,金融机构管理难度大,农村农户征信体系建设不完善等等这些方面都制约着我国农户小额信贷担保的发展,因此,在农户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上,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农户小额贷款担保的传统方式及其现状

当前我国的农户小额贷款的主要担保方式有:以农机具为抵押、保证担保、房产抵押、存单质押等方式。

这些传统的担保方式能够有效的进行融资的原因在于权属清晰,确权容易,在发生风险时能够较好的覆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风险。因此,传统的农户小额贷款抵押方式是目前银行等金融接受农户担保的主流方式。

但是,由于传统农户担保方式并不能有效覆盖所有的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因此,传统的担保方式,只能适用于农户小贷款需求户的部分客群。例如,以房产作为抵押方式的农户小额贷款,银行在一般情况下只会接受农户在城镇的商品房作为抵押品,而具有商品房的农户只是农户中一小部分人群。再比如,以农机具为抵押的农户贷款,其农机具的价值多少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户贷款的额度,而大部分自营生产的农户其农机具的价值并不是很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户贷款的额度需求。再如农业担保公司的信用担保,其要求的准入条件和保证金制度,也在一定的情况下将有需求的很大一部分农户拒之门外。

所以,可以说传统的农户小额信贷抵押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和制约了农户小额信贷潜力。

(二)农户小额信贷担保方式的创新

除了传统的农户小额信贷担保方式以外,近年来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计划的推行,农户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新的担保方式不断推陈出新。在一定的程度上刺激了农村信贷市场的活力,激活了农户小额信贷规模需求的增长。一些新的农户小额信贷担保例如:

以购买农机具补助权利作为质押。这种农户小额担保操作模式是在当前“全价购机、直补到卡”的农机购置补贴操作方式下衍生出来的。主要做法是农户得到农机购置补助权利并核定了享受支持的资金额,银行按照这个资金额给农户放贷,等政府补贴资金到位后直接还入银行。[2]

这种担保方式能够有效的解决没有农机具和其他担保方式的农户担保问题,但是,这种的担保方式的问题在于,需要农户具有农机购置补助权利,而该项权利的审核和获得资格又成为了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门槛。

农户联保。这种农户小额信贷的担保方式主要是由农村居民,主要是以村小组、自然村等组织生产生活的农户在自愿的情况,由没有亲属关系的农户5至10户对小额贷款农户进行连带责任担保。

这种担保方式在实践中表现灵活,但是问题在于农户联保需要找到的自愿担保户并不多见,一般情况下,只有在具有产业化种养殖的乡村才可能有愿意为其他农户进行担保的农户。而且,这种担保在抵押权人需要实现抵押权情况下特别难以实现,联保农户大多不愿意为贷款的农户进行赔付,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需要村委、村小组的协调才可能实现抵押权,如果只是单单依靠金融机构想要实现抵押权,就会特别麻烦。

抵质押品的创新。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现在很多的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于农户小额信贷的抵质押品都进行了创新。例如,云南省富滇银行的农户小额信贷产品“金果贷”。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是全国有名的水果生产农业大县,很多农户对于水果的生产贷款具有强力的需求,但是限于很多现实的情况,很多农户没有抵质押品。而富滇银行的“金果贷”就是依据宾川县政府向农户发放的水果权证作为抵押品。

这种抵质押品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户“抵押难、贷款难”的现实问题,但是这种担保方式只是地方政府的一种管理办法,其有效性的地域范围和有效的时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政策风险性,当然,这种对于农户担保方式的创新是值得肯定的,也许这些创新的方式方法会随着其效果的凸显,在未来得到大力的肯定。

稳健有效的推动农村“两权”的抵押工作。2016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暂行办法》,试行“两权”抵押贷款,以测试“两权”抵押的可行性。云南省昆明市为了响应号召,做大做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也出台了相应的《昆明市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产权抵押贷款实施方案(试行)》,探索在2022到2024两年间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农业设施产权抵押贷款、风险防范和抵押资产处置等方面的情况。

“两权”抵押贷款在试点试行中确实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两权”抵押同样也遇到了诸多的困难。比如,在集体经济组织中很难找到受让人,农民很可能失地失去生活来源和住房,金融机构确权难、管理难,风险处置难,抵押权实现难等等。但“两权”的抵押只是刚刚开始试点和实现,在将来政府和相关机构如果能够厘清“两权”登记、风险补偿、宅基地“三权分立”、农村“两权”价值认定等问题后,“两权”抵押也将会是农户小额信贷担保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然,农户小额担保的创新还有很多,例如乡镇农户小额信贷担保公司、农机销售企业担保,农业龙头企业担保等,在此就不列举。

四、农户小额信贷担保面临的问题和建议对策

(一)农户小额信贷担保面临的问题   

农村小额信贷农户的征信体系不够完善。当前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了个人征信体系,但是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农户,他们的金融需求主要还是集中于存款,很多农户在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时还是“白户”,可以说在贷款时很多农户被拒绝就是因为其没有可以供金融机构判断其信用情况的依据。怎样建立农户信用档案,怎样在个人征信体系以外建立农户信贷的征信体系是今后政府、金融机构需要侧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联保农户中担保人的征信,也需要重点加强考虑。

抵押物质押物少。农户小额信贷目前的难点在于金融机构认可的抵质押物较少,农户能够提供给金融机构的抵质押物,一般限于那些比较传统的抵质押物,金融机构对于这些抵质押物管理难度较小,且权属清晰,能够较好的实现抵押权。但是正是由于金融机构认可的抵质押物较少,限制了农户贷款需求和潜力。

农户小额信贷担保的成本高,限制了农户小额信贷的意愿和积极性。农户小额信贷的主体一般情况下是自己生产销售的单个农户家庭和个人,其资产规模小,资金量小,贷款金额小。相对于获得的贷款金额,他的信贷抵押的登记成本、公正成本、时间成本还有其他经济成本可能就占了一个较大的比例,因此,其很可能因为这些成本而不愿意贷款。还有农户联保中,联保的保证人可能为贫困户或者经济条件也不富裕的农户,但保护如果要取得其他人的担保其付出的成本也不会小。

农户小额信贷担保分散,金融机构管理难度大。因为农户住处分散的特点,金融机构对于管理农户小额信贷户管理难度较大,很多时候金融机构的管理触角并不能直接管理到乡村这个维度,这就导致了在确权和贷后管理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很难及时的发现农户小额信贷的风险暴露,从而造成损失。

政府政策和配套不够完善。对于目前农户小额信贷的政府政策是有滞后性的,政府在农户小额信贷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是在金融机构或者农户贷款的业务有创新产品时才根据现有情况对相关问题进行规范,而当政府政策出台时,很可能风险已经暴露。

金融机构对于农户小额信贷的重视程度不足。我国的金融机构,以银行为例,对于农户小额的信贷需求虽然在政策的指引下有所提高,但是因为农户小额信贷的需求不如第二第三产业大,且管理风险难度大,回报小,对于其重视的程度并不是很高。总体而言,银行更愿意把资金投放在风险小,回报高,管理难度小的国有企业或者大型企业。

(二)建议和对策

完善农村农户信用体系建设,扩大农户信用体系评级范围。在我国已有的个人征信体系下,农村和农户应该建立起专门的农户信贷资信体系,涵盖农户年收入、家庭成员基本信息、家庭基本情况农户联保情况、享受政府补贴情况等信息的档案卡或者信息系统,为金融机构甄别农户打好坚实的基础。

有效降低农户小额信贷的担保成本。在条件允许的地区先行试点建立乡镇农户小额信贷担保企业,由农村合作社股份、政府资金补贴以及农户亿元入股的方式建立当地的乡镇小额担保企业,为本地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提供担保。另外在信贷抵押质押过程中,相关的金融机构可以给与用自有财产进行抵质押的个人农户进行减免费用,政府机构也可以对相关办理抵质押权证的农户给与优惠或者优惠政策。

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可以成立联保担保单位,协助金融机构进行农户小额信贷农户的管理。在这种模式下,金融机构对于小额信贷农户的管理就可以改变为对联保担保单位的沟通和管理,有效降低的金融机构的管理难度,提高了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能力,也提高了金融机构对于农户贷款的意愿和重视程度。

政府加快对相关政策的出台和相关问题的管理及时性。政府政策的出台应该具有前瞻性和及时性,政府掌握有大量的信息,在信息方面可以说是强势方,因此,很对情况下,政府应该及时研究好新事物,发展新方向。在有关问题还未产生或者发生之初,就制定出相关的指导性文件。文件内容应该尽量表达准确、含义肯定,尽量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让受众无所适从。同时帮助农户、农村、企业及时掌握理解文件内涵。

政府、金融机构和有关方面应该联合建立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抵押的风险防控化解机制。各方应该加强监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立起农户小额信贷抵押管理信息系统,全程检测和管理农户信贷资金的流向和用途,确保农户小额信贷抵押的安全。

五、总结

农户小额信贷担保的完善和发展对于我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有效的激活我国农村信贷的有效需求,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村经理的盘活带来正面的促进作用,为当前我国在城市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情况下,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向农村转移一部分发挥带动作用。所以,农户小额信贷担保的研究将会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个重要的课题。   

参考文献:1、土流网:《农村金融需求分析:农户贷款的特点》

          2、张洁 《农村小额信贷的现状及发展》


[1] 土流网:《农村金融需求分析:农户贷款的特点》

[2] 农业贷款抵押担保方式都有哪些 陈雷 北京爱申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