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公路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梅晶晶

身份证号码: 41102419911012252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目前我国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工程建设下施工工艺与质量管理为公路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鉴于此,下面文章对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公路施工工艺技术要点与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字:公路施工;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工艺质量

引言

路网结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而日渐完善,公路工程数量及规模在此期间均得到提高,在此形势下,为切实保障公路基础设施运行效果,营造优异交通体验,应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工艺进行把控,并基于工程概况落实技术,优化细节,采用控制措施保障施工质量。

1公路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标准化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施工质量和效益,并减少施工中的风险隐患,对于推动公路工程高水平建设具有积极作用。首先,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通过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明确了施工过程中的操作要求、技术指标和质量控制要求。这使得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操作,提高了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减少了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证了公路工程的质量可控。其次,标准化管理对施工工艺、流程和组织进行规范,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通过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不必要的调整和重复工作,提高了施工单位的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最后,公路施工涉及大量的机械设备、人员和物资,存在着各种施工风险。标准化管理通过明确的操作规程和安全要求,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标准化管理要求施工单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性,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公路施工工艺要点

2.1现浇混凝土箱梁的施工技术

软弱地基需进行宕渣换填,压路机碾压至少3~4遍和做好场地排水。支架进场前和搭设过程中,需要审查支架是否合格,如果不符合相关要求,必须要对材料进行退场或及时返工处理,确保支架搭设后的稳定系数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为了让向量的内膜和心膜更加坚固,在采购外膜时,必须要保证模板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达到一定水平,现场采用分两次浇筑时,要保证施工缝和结合位置的处理到位。随着技术和材料的升级,已有多地采用一次性浇筑的方式,但其对模板的结构形式要求较高,施工时需注意底板和腹板底脚位置的浇筑和振捣避免出现空洞。

2.2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支护技术是现代公路工程主要施工技术之一,常见包括钢板桩支护与排桩支护技术。在运用钢板桩支护技术时,深基坑的开挖深度通常不超过7m,不小于3m,如果深度超出7m则需要利用安装锚杆或使用多层支撑钢板增强深基坑支护效果。在运用排桩支护技术时,需要在深基坑四周设置支护墙,并在基坑中灌注混凝土,稳固土体,使其具备挡土功能。排桩支护施工中,可利用旋喷桩、高压灌浆、搅拌桩等方式增强排桩刚度,提高深基坑支护效果,或可插入锚杆加固稳定。

2.3路基施工技术

路基是路面的主要持力层,因此,需要重点关注路基施工技术,从而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路基主要分为路堤和路堑两种形式。进行路基开挖施工时,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全面的勘测,了解路基的具体状况,制订科学、合理、可行的施工方案,开挖时还要控制开挖的范围与界限,清理地表的植物、淤泥、有机质土层,提高路基结构的稳定性与抗压能力。其次,进行路基填筑施工时,应根据填筑厚度逐层压实,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填筑材料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压实机械,明确碾压的次数、速度、松铺厚度等参数,必要情况下可以进行试验路段的铺筑。另外,需要对填筑土料的含水量进行检测,保证压实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4沥青路面接缝处理

当公路基础结构建设完成后,需要将沥青材料摊铺在公路基础结构的表面中,待沥青材料凝固冷却后,最终完成公路的基本建设。在进行接缝处理之前,首先要确保接缝区域干净无尘。可以使用扫帚、高压水枪或者刷子清理接缝处的杂物和灰尘。根据接缝宽度选择合适的填料材料,并且按照制造商的说明进行施工。常见的填料材料有沥青胶条、聚氨酯胶条等。将填料剪成适当长度后,放置在接缝中并用锤子轻轻敲实。选用合适的路面密封剂来涂覆接缝。可以选择热溶性路面密封剂或冷应用型路面密封剂,具体选择取决于项目需求和可行性。使用刮板、滚筒或喷涂器将密封剂均匀地涂覆在接缝表面上,确保完全覆盖整个接缝。对于宽度较大的接缝,可以使用补强带或焊条来加固和修复。将补强材料放置在接缝上,并用火炬或其他适当工具进行加热,使其与路面表面黏合。

3公路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3.1加强施工方法控制和技术管理

应结合市政公路项目施工实际,综合统筹各类施工现场要素,灵活进行施工现场各要素布局与分配,使各项施工流程与施工路线能够并行不悖,发挥现场管理的最大效益。积极引进精细化的现场施工技术方法,强化对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提升市政公路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水平,为降低市政公路现场施工管理经济要素消耗创造良好条件。根据市政公路施工节奏,有计划地调度周转市政公路施工现场的各项原材料,并结合技术条件需求,对施工原材料质量进行专业检测。做好施工前准备,合理调控市政公路施工节奏,科学压缩工期,实现现场管理各项具体内容的衔接互动,提升公路结构稳定性。

3.2健全技术选用标准

公路桥梁在其建设期间和运营期间都起着关键性作用,技术难度大,维修成本高,在其施工质量控制中,要保证每一个施工环节使用的施工技术更加科学与合理。首先相关部门需要确定好施工技术使用的范围,并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对其展开细致化的管理,确保每一个环节所使用到的施工技术都能得到现实化的分类,这样才可以避免因施工技术使用不当对工程带来的影响。其次,选用合适的技术标准。一般情况下要根据施工进度来选择不同的施工工艺,但同时也要保证施工的安全,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既可加快进度,也能保证施工安全。最后需要及时记录每一个施工环节选择的施工技术,为后续的核实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3.3严格管控施工材料加强成本管理实现节约目标

材料管理可分为三个环节,采购、现场管理、材料使用。针对材料采购环节,企业应根据施工具体情况,选择经验高且专业知识能力强的人员按照采购计划采购相关材料,并要求该人员在采购前对材料市场深度调研,通过各项市场考察选择口碑好质量过关的材料供应厂家,并在材料进场前让其提供质检报告,在条件均能满足的情况下实现施工现场的有序管理。与此同时在对施工现场材料进行管理时,需要建立专人专管的材料管控制度,并按照材料类型与性质将其分开存放,保证其标示清晰,还需做好材料防渗漏工作,以免损害材料质量。在对材料使用环节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控制材料输出成本,根据施工整体技术水平与施工进度计划,明确材料具体使用数量,并建立材料限额制度,以免材料浪费情况的发生,只有合理把控好施工期间的材料使用量,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才能实现节约材料的目标,施工成本也就会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整体的经济效益也会随之提升,为路桥工程的发展前景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与质量控制方法,明确是该技术要点,强化施工方法控制和技术管理,健全技术选用标准,严格加强施工材料成本管理与质量控制,重视公路工程施工存在的不足,提高公路交通建设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贾威.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2(20):64-68.

[2]刘岩,姚翠.公路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10):150-152.

[3]杨敏.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要素及质量控制分析[J].运输管理者世界,2021(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