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夏圣鼎1周海燕2

1身份证号码:36242519761001363X 2身份证号码:510824198305217122

摘要:目前,建筑给排水施工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如渗水、漏水等,如此不但会使资源出现严重浪费,而且还难以全面体现出建筑给排水施工的真正效果。因此,在具体施工阶段,相关人员应依据过去给排水施工中出现的问题,来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制定更为合理、有效的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并加强各施工环节的监管力度,以进一步提高建筑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施工技术质量控制;对策分析

引言

近年来,伴随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也取得较大进步。而建筑给排水作为工程施工的关键内容,直接影响着人们用水的安全性、便捷性,这则需得到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建筑给排水施工阶段,应明确掌握各个施工要点,并做好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进而实现显著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的目标,改善与优化建筑用水功能。同时,工程管理者还需科学开展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以全面发挥出领先技术的真正作用,避免在建筑给排水施工阶段存在隐患问题,影响到人们的用水安全。

1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重要性分析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品质,唯有确保给排水施工可以充分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才可更好地提高建筑物使用者的生活质量。其中,在展开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最为基础的要求则是需保证房屋建筑具有一定干燥性,这不但需要进一步提高施工工艺水平,还需对给排水管道施工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以真正实现符合人们平时用水的实际需求,保证住户在正式入住之后可为其供应充足水源。与此同时,给排水管道还需进行合理排污,并保证气味、噪声不会为居民带来任何消极影响,以避免发生降低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情况。

2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现状分析

2.1忽视管道施工

虽然给水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但是由于其在建筑造价中的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因此则导致大多数施工单位并未明确意识到该环节的重要作用,在工程实际施工阶段,并未高度重视起建筑给排水施工。在此情况下,当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结束之后,很少有相关人员对其质量进行严格、认真的检查,并严重忽视了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给排水管理的质量控制工作,没有对管道工程展开高效、科学的管理,最终则导致在建筑工程竣工投入应用后,给排水管道频繁发生问题,从而为人民群众的正常应用带来了直接影响。

2.2原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会运用到大量原材料,可见,原材料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给排水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单位需对原材料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以使建筑给排水施工能够充分符合国家有关要求标准。但目前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眼前短期利益,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进行原材料购买过程中,常常因为低价而购买质量不达标的原材料,这样一来,则会为工程施工质量带来巨大消极影响。

2.3施工工艺监管不到位

现阶段,大部分工程管理人员皆将自身关注点放置于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方面,但却缺少对于施工工艺的监督与管理,技术质量监管体系不完善,从而造成给排水工程施工工艺监督不足。同时,部分施工单位一致认定土建施工才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水、电施工只是占据辅助地位,这样一来,则导致工程管理人员对于水电施工工艺的监督与管理并不到位,使得施工品质不达标情况时常出现。即使工程管理者在给排水施工阶段发现了一些问题,却也并未考量维修工作的开展,任由问题继续发展下去,如此便会大幅度降低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从而直接影响到后续居民的正常用水。

3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控制对策

3.1构建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1)三级质量管理体制。 这是目前行业内广泛采用的方法,三级分别对应的是项目总工、施工员、班组长,其中,项目总工负责项目整体施工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员负责现场施工质量的检验与监督,班组长负责组织现场施工活动,并承担一定的施工质量监管责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应尽可能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组织管理能力强、专业理论和操作水平高的人员,这样一方面可以强化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另一方面也能够发挥以老带新的作用, 有助于项目施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2)岗位责任制。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岗位责任制是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 通过构建岗位责任制可以明确各个岗位的质量管理责任,将责任具体到人,从而使项目参建人员各司其职,确保每件事情、每道工序、每个环节都有相应的人或者部门负责。

3.2各子系统施工质量控制

本项目中给水系统、 排水系统以及消防供水系统涉及管道类型多、管路复杂,整体上安装施工难度较大,对于安装工艺要求较高,因此,针对各个子系统施工必须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切实保障项目给排水系统安装施工质量。 (1)给水系统施工方面需要遵循如下原则:支管让干管、小直径管让大直径管、有压力管让无压力管、常温管让低温或者高温管。安装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安装技术交底→确定管材→配件→测量放线→开挖沟槽→加工管件→安装支架→安装管道→管道→设备连接→安装自控仪表→试压→防腐和保温处理→试运行的流程进行施工。 (2)排水系统施工需要重点关注以下方面:重力自流排水管道坡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排水立管时管轴线与墙面间距不能超过 100 mm;排水系统主干管必须进行通球试验,要求通球球径不小于管径的 2/3,并且要求通球率必须达到 100%。

3.3标准覆盖的系统种类多

结合室内给排水和热水供应设计规范,该标准实施之后,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给排水专业领域涉及的工艺、设备以及材料运用已经得到了明显进步,从初期的室内给排水、雨水、热水系统发展到现今的分区供水、分质供水以及可再生能源供水等。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使用到的水系统种类较为多元化,涉及的设备和材料十分丰富。与此同时,各系统之间较为独立,分散存在,为我国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的一大特征。为进一步给工程项目建设过程提供标准化指导,在进行不同系统的设计、施工和验收时,需要制定出不同的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以及针对性的产品标准,这就导致现阶段的建筑物给排水系统施工过程级别标准和数量较多。

3.4标准涉及的归口管理部门多

现阶段由我国政府部门直接进行管理、与建筑给排水相关的标准化归口管理部门为全国性城镇给排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住房和城乡结合部有关委员会以及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而对于有资质进行建筑给排水专业团体标准建设的社会团体,主要为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城镇供排水协会和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等。目前在建筑物的给排水专业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到的材料、技术、设备和工艺,多是在这些社会团体中进行立项申请。但是结合实际,社会团体在标准化管理严格程度上有所不同,不同团体制定出来的标准也无法基于国家建筑行业给排水标准化体系的总体发展方向入手,这就导致标准化归口管理质量差异较大。

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以及施工方面的技术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国家出台了相关的设计规范,行业内也形成了成熟的技术体系, 但在超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尤其是对建筑在高度超过 250 m 建筑的设计。 此外,在建筑给排水施工环节中,应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强化施工队伍建设,对常见的质量问题做好预防和处理,切实保障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武治平.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思考分析[J].科技视界,2022,1:125-126.

[2]刘娟,刘畅,王文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分析[J].智能城市,2020,6(06):41-42.

[3]林馨,徐燕,梁敏,陈栋.关于施工现场给水排水技术与管理的研究思考[J].科技风,2018,4:78.

[4]李超.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现场施工技术及管理[J].工程与建设, 2021, 35(2):2.

[5]刘向宇.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难点问题分析[J].工程管理, 2022, 2(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