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0
/ 2

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

刘小明 ,白志芳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焦作 454000

摘要:当今,氟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由于氟化工生产中涉及许多高危化学品,在生产过程中存在泄漏、中毒、爆炸等安全隐患。因此,氟化工企业应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全面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以提高氟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水平,避免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关键词: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安全防范

1氟化工生产中的风险因素

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

1.1氟化氢的危险

氟化氢是氟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氟化氢是一种无色、不易燃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它可溶于水并产生氢氟酸。溶解过程会释放大量的热量。氢氟酸是一种无色、透明、刺激性强、腐蚀性强的液体。它可以与许多金属反应产生氢气,存在着火和爆炸的风险。根据GBZ230-2010《有毒物质职业接触分类》,氟化氢属于高度危险介质,职业接触最高允许浓度为2mg/m3。如果生产现场有氟化氢气体,很容易通过呼吸道、食道、皮肤侵入人体。当吸入高浓度的氟化氢时,极易发生急性中毒,并伴有眼睛和呼吸道刺激,还可诱发支气管炎和肺水肿等疾病。在严重情况下,它可能导致操作员死亡。在GB18218-20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氟化氢被归类为临界值为1t的有毒物质。如果超过临界值,则构成重大危险源。

1.2氯的危害

液氯和氯气通常用于氟化工生产。氯气在室温和压力下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在压力下液化并转化为液氯。氯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助燃特性。大多数易燃物质都能在氯中燃烧。乙炔、醚、氨、碳氢化合物和其他用于生产氟化学品的物质会与氯气发生剧烈反应。操作不当可能导致严重爆炸。氯可以与许多金属和非金属发生显著反应,导致严重腐蚀。氯具有高度刺激性,根据GBZ230-2010,它被列为高度危险介质,职业接触的最大允许浓度为1mg/m3。如果生产现场存在氯气,它会通过呼吸道和食道进入人体,引起眼睛和呼吸道刺激。轻度中毒可引起刺激性症状,如流泪、咳嗽和发红。中度中毒可引起头痛、胸痛、支气管炎等症状。严重中毒可导致昏迷、休克、肺水肿,甚至死亡。一些急性中毒患者可能会出现神经兴奋——反射性心脏骤停的情况。此外,操作人员接触低浓度氯气会导致慢性中毒、支气管哮喘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牙齿侵蚀。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液氯含有微量的三氯化氮。在液氯气化过程中,三氯化氮容易在蒸发器底部富集,高浓度的三氯化氮在受到外部振动时会爆炸。中国曾发生过三氯化氮富集爆炸事件,导致数万人疏散,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还对周边环境造成了重大破坏。

1.3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的危害

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是氟化工生产的主要原料。这两类原料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对环境危害极大。如果操作不当,氯代烷烃和氯代烯烃会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在点火源发生小规模爆炸的情况下,爆炸可能会导致大量易燃有机物泄漏,导致暴露在空气和明火中的持续燃烧甚至爆炸。此外,有机化合物的燃烧还可能产生大量有毒气体,对氟化工厂构成重大风险。以某化工厂氯代烷烃泄漏引发的爆炸事故为例,该厂生产的中间体含有有机氟系列农药、药品、染料、液晶材料等。该化工厂的一条有机氟生产线以氯代烷烃为原料。在生产过程中,操作人员因疲劳误操作,导致氯烷烃小规模泄漏和积聚,遇到点火源发生爆炸。事故发生后,车间迅速组织人员撤离,外部消防救援力量赶到现场组织现场救援工作。经观察,现场有明显的有机物泄漏,周围环境弥漫着大量有毒物质。事故直接造成2死5伤,工厂停工检修3个月才恢复生产。

2氟化工生产安全防范措施

2.1制定完善的生产应急措施

为了确保氟化工生产的安全,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应急预防措施。根据氟化工企业的生产需要和实际发展水平,要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监督控制,进一步提高生产事故应急预警效果,及时有效地调查发现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隐患或安全隐患,并制定合理、科学的应急管理策略,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氟化工生产事故的危害。

企业可以将信息技术与生产系统相结合,通过智能监控、工业技术等手段,实现全天候、全过程检测。他们可以将各种先进技术和工艺应用于氟化工生产监控系统,重点监控氟化工生产系统中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提高了安全生产监控的效率,也有助于企业节省劳动力成本。同时,生产应急措施需要明确标明氟化工生产中危险源和泄漏点的位置,包括生产设备、罐区等的具体位置,并设置警示标语和标志,对作业人员起到良好的警示作用。

2.2加强对操作人员的保护

在氟化工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人员保护,全面落实安全防护工作。

首先,企业需要对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参加培训活动,全面详细地讲解氟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明确氟化工的危害,帮助员工正确认识氟化工的危险程度,能够以严谨认真的态度开展工作。同时,定期开展实际操作培训,通过实际操作和处理,提高员工的综合操作能力,能够有效处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将生产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在有毒有害的生产线上,工人必须按照行业标准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口罩,并定期检测检测仪器的有效性和准确性,以确保生产工作的安全。生产作业结束后,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最后,企业可以定期开展安全演习,培养氟化工行业员工的安全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危害,并组织员工定期体检,避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造成持续损害。

2.3提高生产流程安全控制

企业需要重视氟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的安全控制和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氟化工生产中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能。企业需要加强对热能的安全控制。大多数氟化反应都会产生一定量的热能。如果在生产过程中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导致生产环境温度迅速升高,从而增加材料爆炸的可能性。要根据实际生产产品类型,开发科学合理的冷却系统,及时排除生产中产生的热量,做好生产环境的通风降温处理,确保氟化工生产的环境安全。

其次,应对氟化工生产相关技术进行安全控制。氟化工生产过程中会出现腐蚀问题,对金属和非金属等材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腐蚀。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泄漏问题。因此,有必要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技术和设备进行安全控制管理,确保生产技术符合行业标准和规范。同时,对各种材料的性能和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检测。该设备在正式使用前进行性能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应用于生产系统,以实现氟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控制。

最后,确保氟化工生产符合行业法规和国家法律政策,将独立运行的安全仪表系统和分散控制系统应用于生产,并进行安全完整性水平评估,以实现对氟化工生产过程的全面实时监控。针对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毒有害气体,建立健全、全面的应急处置机制,现场管控与远程管理相结合,尽可能确保氟化工生产安全。

2.4生产设备系统的定期维护

氟化工的生产过程主要依靠机械设备的系统开发,生产设备的整体性能和质量直接影响生产安全。因此,有必要重视检查和维护工作。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生产设备维修作业,对重要生产设备设施进行全面维护和检查,确保生产设备的完整性和完整性。不同类型和型号的生产设备具有不同的相应使用寿命。维修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修策略,更换磨损严重或规模差异较大的设施设备;对于轻微损坏且不影响系统安全运行的部件,可以通过自行维修或工厂维修的方式进行维修。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氟化工生产的安全性,而且有助于企业节省维护和检测成本,有利于氟化工企业的长远发展。

结束语

在氟化工生产过程中,尽管各种材料和设备具有一定的毒性、腐蚀性、火灾、爆炸等危险因素,但只要严格执行安全措施,就可以将危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企业和工人都需要有效地改进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安全防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有机氟化工生产中的危险因素与控制措施.杨永华;王军;刘传海;李宝杰.有机氟工业,2022

[2]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防范.卢毅;余苏苏;占博川.化工管理,2021

[3]氟化工生产危险因素及安全防范分析.陈义灶.化工管理,2020

[4]无机氟化工生产危险有害因素及安全措施.陈富强.化工设计通讯,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