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如何增加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幸福感

邹云翠

广安市前锋区前锋小学校  638019

摘要: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只有把握好“双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才会轻松学习而有幸福感。幸福感应从孩子主动学习,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活动开始。课堂上老师组织孩子想象理解,自主、合作学习,参与课堂游戏等,孩子能获得最大收获,能提升学习幸福感。

关键词:语文学习   增加  幸福感

语文教学不是以老师教为重点,而是依据学生学习情况为标准,让学生主动地参加到课堂教学中。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只有把握好“双主”,不断优化教学方法与手段,学生才会轻松学习而有幸福感。

一、调用学生各种感官,启发幸福感。

启发式教学是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关系的有效途径。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教师必须调动小学生手、口和脑各个感官,让学生处于一个积极地思考中 ,这样对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出与课文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进行课前朗读全文然后找出相应的答案,如果有不知道的问题可以标记下来然后再课堂中进行讨论。通过这种方法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面的学习, 调动了学生的各个感官无疑增加了学生思考的活跃性。只有学生参加的课堂才能体现幸福感。

二、解放学生的想象力,升华幸福感。

想象力是学生培养创新意识的前提,如果学生缺乏想象力,那么他就只能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地学习,在学习过程难以找到乐趣,也无法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幸福感觉。所以,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一个空间让小学生自由的奇思妙想,彻底解放小学生的思维,这可以帮助处于想象力最丰富的小学阶段的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提升。例如,在《称象》一课中,可以提问学生除了曹冲这个方法之外,你还能想到其他方法完成称象吗?这种问题不但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而且思维能力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保持幸福感。

素质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要在学科

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面向全体的要求,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都

有所提高。布卢姆认为,要使每个学生对所学学科都能达到掌握水平,必须抛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那种适用于所有学生的标准课堂教学情景和假设。这就是要求我们当老师的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要打破小学语文传统教学中“一刀切”“一窝煮”的局面,就要在目标教学中实行“分层推进,分类指导。”语文教师要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与本节课相关的资料,加上自己的理解然后在课堂中表达出来。只有这样,孩子们在课堂上才能各自有所收获,才能保持学习的幸福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例如,可以在课堂中举办朗读比赛、续写课文比赛等多种形式来发挥学生的潜能。语文老师在教学方式的改变其实也促进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语文教师可以以分小组的形式让孩子们团结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更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通过学生合作共同来完成学习任务,可以使学生在合作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其他同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同时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这也有助于班级能够有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

四、创设游戏化学习情境,满怀幸福感。

尊重学生就是语文教师就必须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在处理问题上出现偏祖的现象,这样才能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 并且教师不仅要在小学生的学习中给予帮助,更应该在日常生活教学中照顾好每个学生,让学生有一一个家的感觉。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不对的地方时,语文教师不可以一味地批评学生,应该耐心地教导学生如何做好这件事,这样才能避免学生因为受到批评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厌恶的情感。所以,教师要以鼓励的方式进行教育,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做到了要求或者做得出色教师就应该给予鼓励。在整节课过后,小学生在精神上会觉得比较疲倦,语文教师就可以以玩小游戏的方式让孩子们放松。而且,语文教师还可以将语文内容融入游戏中,这样对于学生学习语文有巨大的帮助。

总之,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调用学生各种感官,使其真正参与学习,幸福课堂从积极主动参与开始。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无边无际的学海中的游泳圈或者说是小船,它可以帮助孩子在这无尽的知识海洋里找到一个支撑点,感到学习的快乐和意义,获得自身能力提高的成就与幸福感。老师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给学生时间自由发挥,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的支撑下,尽量创设生活化、情景化的学习情境,孩子在宽松、愉悦的环境中幸福学习,

在课堂上各自有所收获,真正落实素质教育,实现大面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