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薛琦1,李久浪2,通讯作者,邱雪3

1、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2、南方环境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3、广船国际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1400

摘要:最近这些年以来,我国经济繁荣向前发展,人类生产活动日渐频繁,工业、农业、制造业等各种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导致我国土壤污染现象愈演愈烈。为增强污染土壤治理成效,我国不断深入推动污染土壤治理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提升对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工作重视程度,让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加大对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力度,并将研究成果充分融入至污染土壤治理工作之中,以推进土壤环境治理工作高质高效开展。

关键词: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应用

引言

土壤养分缺失和土地资源质量下降等情况的出现,导致土壤失去了使用价值,与此同时土壤附近的水环境和空气也受到土壤污染加重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从而危及整个生态环境。因此,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应加强土壤污染修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实现对土壤生态环境的保护。

1土壤污染特点

1.1隐秘性特点

对于放射性污染以及难以显露的化学污染,其往往很难直接借助于肉眼观察,对于土壤环境污染监测工作提出了较高要求,一旦难以及时发现隐秘性较高的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则必然也就容易导致后续土壤环境污染修复以及治理工作出现滞后性问题,影响工作成效。相对于水污染以及大气污染等可以被直接观察到的污染类型,土壤环境污染在监测中应该选择针对性较强的方式方法,以便准确获取相应污染因素及其程度,尽可能弱化土壤环境污染监测的滞后性问题。当然,为了更好实现土壤环境污染隐秘性的积极应对,在土壤环境污染监测中,工作人员除了要直接针对相应土壤进行检测分析,往往还需要从该区域内的动植物以及人类着手,由此更为全面准确分析评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

1.2累积性特点

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很多污染物都是逐步在土壤中积累,并且长时间存在滞留,对于土壤环境污染的治理提出了较大挑战。因为土壤环境污染问题的这一累积性特点,在土壤环境污染监测方面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滞后性表现,监测人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土壤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土壤环境污染程度的判断也会出现不足。基于此,一旦土壤环境污染问题被发现,则往往表现较为突出,危害性相对较大,且治理难度较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2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及其应用

2.1原位固化与稳定化结合修复技术

原位固化与稳定化结合修复技术目前属于一种成熟的治理技术,这种技术最主要的特征是在不移动土壤土层的基础上,可以充分依赖机械化力量将稳定化药剂与固化剂混入土壤内部,使其能够和土壤污染物充分混合,经过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后,一方面可以将土壤内的各类污染物介质充分固封到相对固态的材料内,另外一方面可以有效转变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形成较为稳定的化学状态,阻止污染物在自然环境内的迁移和扩散。但原位固化与稳定化结合修复技术在应用时仍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比如需要加大药量、在复合污染土壤修复期间无法获取良好的修复效率与质量等。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土壤中的酸碱值会对土壤修复之后残留的重金属生物有效性起到不良影响,进而容易引发二次污染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技术部门与工作人员必须投入适量财力、人力和物力,深入研究重金属污染土壤联合修复技术,以完成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有效修复。

2.2植物修复技术

植物修复技术是利用部分植物具备的忍耐和富集化学物质的作用修复一些受污染的土壤。目前,结合我国对土壤污染修复的情况看,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是相对较为普遍的,使用该技术较为便捷,且成本投入较低,同时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干扰,但植物修复技术与微生物修复技术相比见效时间较长,修复污染的土地也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另外,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时,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未结合植物生长周期进行针对性处理,会导致植物中存在的残留物对土壤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使用植物修复技术时,技术人员不仅要详细分析受污染土壤的类型,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植物生长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内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处理,才可以达到该技术的修复目的。植物修复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通过植物提取修复受污染的土壤,将富集能力较强的植物应用于金属污染的土壤中,去吸收其中所含的金属物,植物生长到一定程度后,再通过人力或物力方式对植物进行针对性处理,减少金属污染物,完成治理目标。其二是通过植物挥发的方式修复污染土壤。一些特殊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根系生长会分泌出特殊的物质,这些物质会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形成挥发性物质并排放到空气中,达到修复土壤的目的。其三是利用植物吸收的方式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一些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土壤中的污染物物质并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相当于将绿色植物的根系作为一个过滤器,吸收和过滤土壤中的污染物,以达到土壤修复的目的。在应用植物修复技术的过程中要结合土壤污染的类型和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植物。常见的植物有乔木、灌木、水生物及一些农作物等,那些生长速度较快和根系深的植物对土壤污染物的修复效果非常明显。目前,植物修复技术经常用到的绿色植物有芦苇、沙枣等,这些植物尤其是应用到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其效果非常突出,因此相关人员应结合各种植物的特点,在合理选择植物的同时,科学把控植物生长时间,避免二次污染的发生,进而影响修复效果。

2.3土壤淋洗技术

土壤淋洗技术最关键的工作原理是充分混合化学洗涤剂和受污染土壤,结合化学溶剂具备的溶解、解吸与固化等化学作用,对土壤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分离,从而达到分离和有效回收重金属的目的,更好地实现污染土壤合理化修复的目标。应用土壤淋洗技术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时,不论选择哪一种淋洗剂,往往都会使土壤肥力降低。相关人员通过对比多种淋洗剂效果,发现应用酸性土壤淋洗剂可以获取良好的淋洗效果,但是这种淋洗剂通常对土壤有极强的破坏力,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土壤原有性质直接被改变,因此目前大部分都选择有机酸和生物表面活性剂来代替酸性淋洗剂,这样既能够有效降低对土壤的破坏程度,又能提升土壤生态保护效果。在应用土壤淋洗技术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土壤的二次污染问题,同时因为土壤淋洗剂价格较高,所以在我国应用的具体范围较小,应用范围更多局限于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修复环节。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化学淋洗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优化,未来土壤淋洗技术必定会向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相关人员应逐步探索并融合应用土壤淋洗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从而实现污染土壤修复效果与生态保护成效的全方位提升。

2.4电动修复技术

电动修复技术可以通过电场或者电泳的作用在电迁移过程中将土壤中含有的有害金属离子转移到电极中,能够以科学的方式对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进行彻底的清理。电动修复技术与其他修复技术不同的是该技术能够充分借助低导电率分离土壤中的各种重金属细微颗粒,且不会破坏土壤的自然结构,操作灵活简单,具有诸多优势。但同时电动修复技术也存在多种需要克服的缺点,如电动修复需要大量的能源提供动力,长时间运行容易产生极化,并且电动修复技术会受到土壤酸碱度的影响,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的修复效率。现阶段在应用电动修复技术修复土壤污染的同时,一直在优化电动修复技术。基于进一步提升电动修复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技术人员会在使用的过程中合理加入强化剂以降低“聚焦”效应的发生率,如无机酸、有机酸、络合剂以及表面活性剂等化学物质。

结语

综上所述,土壤污染修复治理工作是当前环境治理体系的重点内容,更是保护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措施。为解决目前的土壤污染问题,优化当前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在后续的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及人员应当深化土壤污染调查分析、健全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完善土壤治理监管制度、制定土壤污染防控计划、加大土壤修复研究力度、优化先进防治技术应用等,实现高水平的土壤污染防治,保护生态环境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郭彦雪,李伟.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J].化工管理,2022(36):60-62.

[2]胡洁,吴鑫强,肖若挺.植物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有效运用策略[J].生态环境与保护,2022,5(03):31-33.

[3]梁刚.论污染土壤修复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J].环境工程,2021,39(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