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电力自动化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策略分析

王磊

国能内蒙古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 呼伦贝尔市 021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量的先进的电气设备不断应用于市场,电力自动化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地提高,同时对继电保护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必须采用相适应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来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继电保护作为电力系统中的主要环节,其能准确检测出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异常情况,一旦电力系统中出现问题,继电保护装置能自动触发警报,提醒工作人员到故障位置进行检修,保证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安全策略

引言

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一项同时融合了多项先进技术的综合性系统,其本身具有更高的集成度。因此,当电力自动化技术出现问题时,维修的难度也要更大。其中,为保证电力自动化运行全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做好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针对具体运行情况进行分析,然后针对性进行调试工作,为实现电力工程预期高质量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背景

继电保护的作用。继电保护系统具有多元功能,可以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过程监控,对安全隐患有着很好的预判能力,隔离故障,提高安全稳定性。具体来说,电气工程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在第一时间发出信号预警,由工作人员对不同故障信号的判断下,做出科学处理,机电系统相应地正确反应动作,有选择地快速分离发生故障的设备及线路,当发生拒动时,由相邻的线路保护将故障切除,控制故障设备及线路不动作、不发生误动,降低设备损耗。继电保护的功能。继电保护系统会对电气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的监控,当电气设备运行时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针对异常故障情况及时发出相应的警报,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警报内容迅速定位到故障位置,并迅速做出反应,切掉发生故障的设备及线路,以此避免故障蔓延到其他设备,减少因小故障而对设备造成大损坏的可能性。

2电力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现状

2.1过电流保护技术

过电流保护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最常用的继电保护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电力线路和变压器等设备的保护。其原理主要是通过检测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当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发生过电流故障时,过电流保护装置会检测电流的大小和方向,并在故障电路上启动保护措施,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和线路的安全。过电流保护可分为瞬时过电流保护和时间过电流保护两种。瞬时过电流保护是指在电流瞬间达到一定值时立即动作,切断故障电路;时间过电流保护是指在电流持续一定时间后才动作,切断故障电路。

2.2差动保护技术

差动保护技术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常用的一种保护技术,主要应用于保护变压器、发电机、母线、电缆等电力设备。差动保护的原理是利用电流互感器将保护区域内所有设备的电流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电流信号进行比较,如果存在电流差距,说明存在故障,触发保护动作,切断故障电路,保护电力设备的安全。差动保护可分为直接差动保护和反向差动保护两种。直接差动保护是指将所有保护区域内的电流信号进行相加,然后与保护区域内电流的总和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故障。反向差动保护则相反,是将所有保护区域内的电流信号进行相减,然后与保护区域外电流的总和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故障。

3电力自动化中的继电保护安全策略

3.1建立安全管理制度

继电保护技术在应用于电力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需重点保证安全管理的针对性。具体来看,电力系统在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中往往会随着不同程度的危险,配备与之对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并同时需保证安全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与完善性。但是从目前安全管理制度的情况来看,往往不能够针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清晰划分,常出现人员职责模糊的问题。对此,这就需要针对人员的职责进行说明,并同时明确继电保护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标准、流程与规范,针对性处理好继电保护装置管理期间遇到的各类问题,包括但不限于运行问题、诊断问题、排查问题、维修问题等,在全面、系统监督的基础上,减少漏洞的产出,实现预期安全管理目标。

3.2实时检测管理

通过利用自动化检测系统来实时监督整个电网状态,能检测出所有接受继电保护的具体位置,并建立通信网络,来进一步优化每个受到保护的位置,从而实现电网自动化检测,实现遥调、遥控、遥测、遥信功能。其中遥测属于远程测量工作,被动收集远程信号,测量数据会通过特殊信息传输通道进行传递,如各种测量数据、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遥信也是远程信号,主要负责收集开关运作信息、各种保护措施等,当信息收集完毕后,要自动将这些信息数据转化为低电平,信号会被直接导入到RTU的YX模块中;遥控为远程控制,是通过监控中心主动发送信号,技术人员进行远程控制,合理控制相关设备日常运行。其采用无源接点模式,要求信号命令发布后,运行率必须超过99.99%;遥调是对设备进行远程化调试控制,和遥控操作方法相同,也是利用无源接点方式,要求运作率正确率高于99.99%。同时,经过工作人员进行科学管理,能有效提高系统安全性,实现电气隔离工作。

3.3针对关键技术进行优化处理

从电力自动化角度来看,为进一步发挥出继电保护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企业和工作人员重点需针对关键技术做好优化,可尝试在电力自动化继电保护技术中与其他各项先进技术进行结合,包括但不限于信息收集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通信传输技术等。同时,在针对关键技术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工作人员始终确保FACTS部件在安装全过程中装配位置和参数调整的合理性与规范性。然后,针对FACTS部件运行全过程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另外,工作人员也需要针对FACTS部件的基本结构做好分析,然后可在详细数据信息记录的基础上,为关键技术提供相应的优化服务。最后,工作人员需针对继电保护系统做好校正处理,确保电力自动化运行的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升,也更好地发挥出继电保护技术的作用。

3.4做好设备的安装工作

在保证电子元件设备符合继电保护系统设计初衷的情况下,将设备安装到位,也是提升继电保护系统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由于此环节涉及较多的人工操作,因此要特别注意保障安装工作的整体质量。假如安装工作不到位,会导致原本符合质量标准的设备由于安装疏忽而出现过流等问题。此类隐患的存在,不利于相关电气元件和设备长久地发挥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监控作用。在完成设备安装工作以后,还需要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测试和调整,保证继电保护系统的质量和效率满足理论设计的要求。需要提高对设备安装工作重要性的认知,以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有利于防止产生资源浪费的情况,为继电保护系统建设过程节约材料成本。

结语

电力工程是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电力工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总体用电需求不断增加。在电力自动化运行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从而连带出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对此,当务之急需从继电保护技术的角度出发,针对电力自动化技术运行全过程做好管控,实现预期高质量建设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玉玲,王能胜,王黄磊,江涛.继电保护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技术,2020(04):164-169.

[2]高洋.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自动化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01):123-125.

[3]陶者青,李淼,吴肇赟.继电保护装置的自动化系统应用[J].电子技术,2020,50(0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