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胃阴学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8
/ 2

概述胃阴学说

李文灿,李筱*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  150040)

摘要:金元四大家有关“胃阴”学说的理解为胃阴学说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李东垣《脾胃论》中提出:“脾胃内伤,百病由生”,创立了引起后世医家广泛关注的脾胃学说,清代医家叶天士在继承并发展此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胃阴学说,倡导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

关键词:胃阴学说;叶天士;金元四大家;甘凉;甘辛;甘温;甘酸;标本兼顾

基金来源:李文灿;李筱

引言:

胃阴,生理学名词,胃的津液,与胃阳相对而言。胃阴胃阳相互为用,共同维持正常的纳食化谷功能。胃阴学说是由清代医家叶天士提出的,倡导脾胃分治,重视滋养胃阴,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历史沿革

胃阴学说是对脾胃学说的继承和发展,而脾胃学说源于《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的张仲景,形成于金元时期的李皋,至清代的叶天士继承并发展了脾胃学说,在此基础上倡导脾胃分治,胃阴学说的理论开始成型。

2.金元四大家对胃阴学说的影响

2.1刘完素

非常注重脾胃,从五行的角度来看脾胃属土,食物进入胃后,经过胃的消化和腐熟,脾的吸收运化,发挥滋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及固护根本的功能,而他认为发挥这一作用的前提是要保持胃中津液充足。他提出“土为万物之母,水为万物之元”,即为“大地是一切的母亲,而水是一切的起源”。故水土同在于下,而为万物之根本也。地干而无水湿之性,则万物根本不润,而枝叶衰矣”。在《三消论》中也提到“水土合德,以阴居阴,同处乎下,以立地气,万物根于地,是故水土湿寒”。[1]

2.2张从正

擅用汗吐下三法,在对脾胃病的认识上主张胃中燥热致病,指出“潮热腹满者,谓邪热在胃中也。可以荡涤邪热,流湿润燥,宜急治之”,虽未明确提出胃阴思想,但对胃火炽热、胃阴亏虚所致的各类疾病有着深刻的认识,对后世以甘寒滋养胃阴的治疗法则有着启迪作用。其治脾胃病,主张攻邪以复胃气,提出“胃气和则五虚皆实也”,常在攻邪之后,施以调胃之药,提倡“温存而养”,在攻邪的过程中,也注重顾护胃气、滋养胃阴。

2.3李杲

是脾胃学说的创始人,十分重视中焦脾胃,治疗上擅长补益脾胃阳气,强调升阳益气的重要作用。根据“万物负阴而抱阳”,将脾胃再分阴阳。虽然说是脾胃合治, 但他详于治脾而略于治胃。 李氏所创补中益气汤和生阳益胃汤等方, 补前人之未备。但其立方之意,仍以补脾胃,升阳气为主。 并且指出“胃之与湿,其名虽二,其实一也。湿能滋养于胃,胃湿有余,亦当泻湿之太过也。胃之不足,惟湿物能滋养”。遗憾的是,他对胃阴不滋,“惟湿物能养”的具体治疗方法没有提及。

2.4朱丹溪

为滋阴派创始人,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著名论点,重视摄养阴精。因此,对脾胃的认识,也重视补阴以配阳,强调胃在阴气生成之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胃能受纳水谷,以养阴气,而达到补明配阳,而且他还重视饮食物对阴气的重要作用。

由上可见,金元四大家最未明确提出“胃阴”的概念,也未具体提出“养胃阳”的治疗法则。但是,他们的学术思想却对胃阴学说的开创英定了基础,而后世胃阴学说的创立也不断完善和发展了他们的学术思想。

3.胃阴学说的理论基础及相关治法:

分论脾胃,为胃阴学说奠定了理论基础。叶天士认为脾胃虽然互为表里,共同完成水谷的消化、传输,但是他们各有其特点,当分而治之。脾胃的属性不同;脏宜藏, 腑宜通,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胃的生理不同;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胃的功能不同。李杲大补元气,其治在脾, 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这是治法上的不同。

4.胃阴学说的相关治法:

4.1甘凉、甘辛之法以治其标:

胃阴虚证型病因病机错综复杂,不断变化发展。但在养胃阴方面,都要遵循“胃喜凉润,以通为用,得降则和”的生理特点。正如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指出“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即胃阴亏虚表现出燥证、热证的患者,急当先滋其津液,清热凉润,祛邪以复胃津,再顾其本。

4.1.1运用甘凉、甘寒之性的方药

如:麦冬,天冬,西洋参,知母,百合等,甘寒凉润,清热益阴以治疗胃阴亏虚。患者常见有燥证、热证,表现有面色潮红,身体发热,口干舌燥,大便干结,口渴喜冷饮,虚烦不寐,舌红少津,少苔,脉弦数有力等症。

4.1.2运用甘辛之性的方药

如:沙参、麦冬、粳米、扁豆、厚朴等,清养胃阴,化湿醒脾。临床症状常见有脘腑痞闷,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濡。

4.2甘温、甘酸之法以治其本:

叶天士在《临证医案指南》中指出: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这明确指出了脾与胃生理功能和治疗方法的不同,为脾胃分治奠定了基础,推动了进一步了解滋阴存津以养胃阴的治本之法,使用甘温、甘酸之性的方药。

4.2.1甘温之品如

炙甘草、人参、饴糖、黄芪、山药等,生津养胃,益气扶正,以治其本,其中多为甘平益胃,胃体素喜之品,久服无弊,对胃虚者尤为适合。主要用于久病劳损之胃阴亏虚兼见有脾气不足者,其症状表现主要有:面色苍白,形体消瘦,气短乏力,神疲懒言,语声低微,大便溏泻,舌淡苔白,脉弱,兼见有其他胃阴虚的症状。

4.2.2甘酸之品如:白芍、酸枣仁、木瓜、乌梅、五味子等,甘酸化阴,敛阴生津,临床表现常见有恶心干呕,五心烦热,消渴,气滞胀闷,头晕目眩,便秘,舌红少津,苔少,脉细数。胃阴难复者,可适当加入酸味,因“酸得甘助而生阴”,酸甘合用,一敛一滋,则可化阴而生津。[3]

甘温、甘酸之法以治其本在现代医学领也大有用处,如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当代社会人群生活压力普遍增加,人们常常处于高压力的生活状态,自媒体的广泛应用无形之间增加了人们的攀比,再加上更为普遍的辛辣厚味的饮食和不规律的生活作息等种种因素,人们患上抑郁症的比率大大提高,即中医所认为的“郁证”。郁证的基本病机为肝郁气滞,郁久化火,易于灼伤胃津。吴复苍教授指出:当代情志病除情志方面的症状外,还因为胃热津亏,土灶水竭,心肾不交,往往伴随着脾胃病的特点。[4]顾在治疗抑郁症时也要兼顾胃阴的补养,适当选用人参、饴糖、酸枣仁等药物益胃生津,固护胃阴,体现了甘温、甘酸之法以治其本的思想。

结语:

综上所述,补养胃阴有扶正和祛邪,治标和治本两个方面。对于治标:甘凉濡润法、清养醒胃法,或是治本:酸甘济阴法、甘缓益胃法的具体应用还应放在具体的临床症状中辨证论治,若胃阴虚甚者,则侧重于用甘药,如:麦冬、扁豆、粳米等;若肺燥更重者,则侧重于用清养之药,如:石斛、玉竹、天花粉等,若两者症状相当,则将上述两类药物合并,酌情使用。总之,根据叶天士“胃阴学说”所得出的相关治法,在临床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前景和可能性,值得进一步去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宋乃光.刘完素医学全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90:104-273.

[2]武嫣斐.麦门冬汤加味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研究.1998.14(6):15

[3]周仲瑛.胃阴学说初探[J].江苏医药.1977.7:17-19

[4]陈江南,陈静怡,马杰等.吴复苍教授运用胃阴学说与核心病机辨治当代情志病经验谈[N].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8.37(8)

作者简介:李文灿(2002.04)女,苗族,贵州省贵阳市,本科在读,从事中医学研究工作。

*通讯作者:李筱(2002.07)女,汉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本科在读,从事中医学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