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背景下基层卫生院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能力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当代社会背景下基层卫生院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能力的策略

张旭

自贡市大安区团结镇卫生院  四川

643010

摘要:卫生院作为基层医疗机构,在当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是医疗服务的最前线,直接为广大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本文旨在探讨当代社会背景下,针对基层卫生院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能力所采取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基层卫生院;服务质量;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提高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当代社会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基层卫生院作为医疗服务的前沿,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健康和幸福,由于资源有限、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以及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卫生院在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上存在一定的短板,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策略,提升基层卫生院的服务质量和管理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影响。

一、当代社会背景下的基层卫生院现状

(一)医疗资源不均衡

基层卫生院在医疗资源方面普遍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源和设备设施方面存在问题,由于资源的不均衡分配,一些地区的基层卫生院可能面临以下情况一是人力资源短缺,基层卫生院通常只有有限的医生和护士团队,他们需要负责处理大量的患者需求和提供综合的医疗服务,许多基层卫生院的医疗队伍相对较小,无法满足本应承担的工作量,导致服务质量下降[1]

另外,基层卫生院设备设施老化,一些基层卫生院的设备和设施相对陈旧,无法及时更新和维护,这可能影响到医疗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效果,也限制了基层卫生院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的能力,并且资金方面也问题,由于基层卫生院的经费来源主要依赖于政府财政投入和社会资助,资金相对有限,这使得基层卫生院难以进行必要的资源采购和更新,从而加剧了医疗资源的不足问题。

(二)医疗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资源有限,包括设备设施和专业团队的支持不足,在医疗技术水平上与大型医院相比确实存在一定差距,尽管基层卫生院的医生经过专业培训,但受制于资源的限制,某些高难度的疾病诊治可能无法满足需求,并且,基层卫生院通常面积有限、资金有限,无法购置并维护一些高端和昂贵的医疗设备,在某些高难度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基层卫生院可能无法提供精准的检查或手术所需的设备。

大型医院通常拥有一支由专家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可以共同参与疑难病例的会诊和治疗方案的制定,相比之下,基层卫生院的医生们在面对复杂疾病时往往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知识,缺乏多学科的专业指导和协作支持,而且一些罕见病或需要高端技术支持的疾病,在基层卫生院往往无法得到充分诊断和治疗,这些疾病需要更加复杂和细致的检查手段以及专业治疗团队才能有效应对,而这在基层卫生院可能无法实现[2]

(三)药品供应不稳定

基层卫生院在药品供应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由于基层卫生院的规模较小,采购渠道相对有限,相比大型医院,基层卫生院往往无法直接与药品生产商或经销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而无法获得更好的采购价格和及时的供应,基层卫生院通常消费能力相对较低,往往缺乏充足的资金用于药品采购,这导致他们可能只能购买价格较低的药品,而高价药品则难以承担,或者无法提供给患者。

需求预测不准确由于病人数量不稳定和诊断需求的多样性,基层卫生院在药品需求的预测方面存在困难,这会使得医院难以精确确定所需药品的种类和数量,从而可能导致药品过度或不足的情况,而且基层卫生院往往位于城市外围或偏远地区,物流配送链条相对较长,运输时间可能较长,这可能导致药品供应的延迟,使得患者无法及时获得必要的药物治疗。

(四)医保政策限制

基层卫生院的医保政策限制了一部分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服务的意愿,主要表现在,一是医保报销范围限制,医保政策规定了一系列可以报销的医疗项目和药品清单,但基层卫生院有限的设备和技术条件可能无法提供一些高级、复杂的医疗服务项目,或者无法使用某些特殊药品,这导致患者需要前往大型医院才能享受相关医保报销;二是差额费用问题,基层卫生院的收费水平较低,而大型医院往往价格较高,对于一些特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基层卫生院的医保报销金额可能无法完全覆盖患者支付的差额费用,这也成为一些患者选择就诊大型医院的原因之一。

由于医保政策信息不透明,一些患者对于医保政策的了解程度有限,不清楚基层卫生院提供的医疗服务是否符合医保政策要求,他们担心就诊后无法获得医保报销,因此更倾向于选择就诊大型医院,这导致基层卫生院失去了一部分患者的选择并且,基层卫生院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存在一定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困难,这也导致了基层卫生院之间、与大型医院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影响了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二、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医务人员素质

加强医务人员的专业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意识,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组织医务人员参加各类培训班,包括临床技能培训、新技术和新疗法的学习等,以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组织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专家学者进行学术报告和经验分享,让医务人员了解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

其次,卫生院应该提供在线学习资源,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医学网络学习平台或使用在线教育资源,让医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方便他们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地获取知识,建立医务人员导师制度,为新进医务人员指派有经验和专业背景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培养,使其能够更快地适应工作和提高技能。

(二)建立科学管理体制

相关部门建立科学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根据医疗机构的规模和特点,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明确各级管理岗位和职责,并确保职位设置与工作需要相匹配,制定和完善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明确管理流程和工作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同时,完善内部工作流程,详细规定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和协作方式,确保信息传递畅通、决策高效,一是建立标准化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要求和操作标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医务人员的工作成果和表现,量化考核指标,评估其绩效和贡献,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动力。

(三)加强设备和技术支持

管理人员应该加大对基层卫生院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力度,确保医疗设施和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加强对基层卫生院的设备更新投入,通过引进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准确、有效的医疗服务,可以通过政府采购、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等方式,为基层卫生院提供更多的设备更新资金和渠道,针对不同地区的基层卫生院,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规划,对于一些设备老旧或功能欠缺的基层卫生院,可以优先考虑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对于设备较为完善的基层卫生院,可以加强技术培训和维护支持,提高设备的使用效能[4]

其次,管理人员要合理利用资源,充分利用各级医疗机构的资源,建立基层卫生院与上级医疗机构的合作机制,通过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技术指导、设备共享等方式,为基层卫生院解决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方面的问题,实现资源共享,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明确基层卫生院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的具体要求,鼓励和引导医疗机构按照规定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支持,提高整体水平。

三、结论

综上所述,基层卫生院要想在当代社会中提升服务质量与管理能力,需要通过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更新医疗设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和流程,以及强化医患关系建设和加强与社区的合作与联动等策略来实现。只有这样,基层卫生院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需求,提供高质量、安全、便捷的医疗保健服务。

参考文献

[1]石远卓.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解析[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2(13):100-102.

[2]庄晓丽.新会计制度下的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创新对策探究[J].商讯,2021(33):80-82.

[3]赵静.基于财务管理视角下的基层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策略[J].环渤海经济瞭望,2021(07):101-102.

[4]邱吉从.基层卫生院财务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实践策略[J].商业文化,2021(1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