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静脉治疗护理对ICU静疗护理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2

研究静脉治疗护理对ICU静疗护理质量的影响

向文桂

巴东县人民医院 湖北 恩施州 444300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ICU静疗患者实施不同部位静脉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3.3.1至2023.6.30内就诊的135例ICU静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全身其他部位静脉治疗护理)和实验组(68例,颈内静脉治疗护理),收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静脉治疗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更高,局部皮肤淤紫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内静脉治疗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静脉治疗质量,降低局部皮肤淤紫率,提升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有较高应用价值。 

【关键词】静脉治疗护理;ICU静疗

ICU属于重症监护综合治疗病区,常通过静脉管路进行营养支持、抢救等,对促进

恢复或稳定病情有重要作用。过程中若出现操作不当、维护不当等情况会导致不良后果的发生,影响康复。本研究针对不同部位静脉治疗护理在ICU静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索[1]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2023.3.1至2023.6.30内就诊的135例ICU静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7例,其中男35例,女32例,平均40.88±3.29岁)和实验组(68例,其中男37例,女31例,平均41.26±3.6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都是自主选择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当中。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全身其他部位静脉治疗护理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实验组使用颈内静脉治疗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建立静脉治疗护理小组:由组内最高负责人进行人员组织与协调工作,各成员共同完成护理计划和维护流程的制定,将科室与责任区域划分落实在每一个成员身上。确定组内应急联络方式,以便及时应对紧急情况。

(2)人员培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培训,结合实操训练,确保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制定详细的维护措施,例如护理用具的维护时间、贴膜更换时间等,让护理流程更规范合理,如有异常可以更快发现,及时处理。

(3)建立档案:对不同患者的病情、需求进行档案登记,方便及时查找避免忙中出错。在护理前,确保详细了解所需药物、病情、药物副作用等,进行身心状况的整体评估,确保实时了解护理情况,有问题及时调整。

(4)考核: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才能进行护理工作。制定完善的护理考核机制,促使护理人员主动发现并改进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

(5)制定穿刺流程:对穿刺流程进行严格规定,确保整个过程按规定执行。先对穿刺点以及周边皮肤进行至少两次消毒,消毒液干了之后再进行静脉穿刺,之后及时使用无张力敷贴固定穿刺部位。将穿刺时间、穿刺操作人进行详细记录。每一次穿刺前都要检查历史记录,核对信息是否正确,穿刺后反复确认本次穿刺信息是否记录完整无误。配制和使用静脉药物均需要在洁净的环境下进行,操作过程中遵循无菌原则。进行留置针管道定时冲封管。定期观察护理过程中是否存在静脉炎、肢体肿胀等情况,如果出现及时反馈。

1.3 疗效标准

通过院内自制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量表对患者的静脉治疗质量进行数据收集。对护理过程中局部皮肤淤紫率进行数据收集并分析。通过院内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数据收集。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软件中进行比较分析,对于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检验,分别用x2t进行,分别用百分占比(%)和(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若(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对比

在护理后,实验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89.37±4.16,对照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80.35±4.09,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对比t =10.933,P=0.001。因此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护理后实验组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局部皮肤淤紫率对比

护理过程中实验组局部皮肤淤紫率8.59%;对照组局部皮肤淤紫率24.97%,两组发生率对比x2=9.607,P=0.002,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护理过程中局部皮肤淤紫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78.19%,实验组满意度98.14%x2=19.072,P=0.001。根据数据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治疗是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将药物、血液、血液制品等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病情所需注入进身体中参与血液循环,从而更好地促进恢复。ICU重症患者往往失去行动力,静脉治疗是保证机体所需营养以及控制病情促进恢复最重要的手段,静脉治疗过程中护理的质量与恢复情况息息相关

[2]。在此背景下,如何提高护理质量这一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常规护理通常需要同时负责多个ICU静疗患者,容易忙中出错,无法高效准确地进行护理工作。静脉治疗护理专门针对不同病情和部门进行每一位护理人员所需要负责区域的详细划分,使护理对象更加清晰明了,避免出现重复护理或无人护理的情况,使人员分配更合理,充分利用护理资源。定期开展培训和考核工作,保证护理的专业性。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制定相应的措施,提前预防。使患者生活环境始终整洁舒适,身心放松。对ICU静疗患者实施不同部位静脉治疗护理,部位不同皮肤受力等都会有所差别,导致局部皮肤淤紫程度不同,从而对护理效果造成影响。从护理人员、护理方式等多个方面专门针对静脉治疗制定护理计划和措施,提升护理质量[3]。本研究结果也显示,在实施了颈内静脉穿刺治疗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静脉治疗质量评分显著比对照组高,护理过程中局部皮肤淤紫率显著更低,护理完成后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更高,护理体验更好。颈内静脉治疗护理可提高静脉治疗质量,减轻局部皮肤淤紫率,提高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的可能。

综上所述,对ICU静疗患者实施颈内静脉治疗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静脉治疗质量,降低局部皮肤淤紫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对改善护患关系也有帮助,有较大的的现实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婧.护理专案在ICU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22,34(15):172-174+178.

[2]仇新娟,粟芳,俞小燕.优质护理对ICU住院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7):29-32.

[3]黄春琴.静脉治疗护理SOP实施前、后科室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对比[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