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5
/ 3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探讨

张百程

郴州市生态环境事务中心

摘要:我国产业园区数量、规模在不断扩大,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产业园区规划发展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在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中,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导致出现了问题,对于其中重点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来提升工作质量。文章就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展开探讨。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

引言: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占据大量土地资源,建设中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破坏,所以要引起重视。当下国家不断加强环境治理,因而需要做好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目前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开展提供指导。但实际情况更为复杂,要对其中重点问题探讨,通过改进提升跟踪评价工作水平,推动产业园区稳定发展,创建出绿色的生产环境。

一、跟踪评价概述

(一)跟踪评价概念

国际影响评价协会对跟踪评价进行了明确定义,跟踪评价是对环境评价决策进行评价,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环保措施的概述。跟踪评价有四个重点,一是监测,将数据信息收集并对标,对环境影响合理预测;二是对环境治理成果评价,检验实际情况是否与预期目标相一致;三是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环保措施;四是让公众参与进来,发表他们的看法。国内外学者对跟踪评价进行了定义,在开展跟踪评价时要规划实施可能产生重大影响及影响的不确定性。跟踪评价的工作内容可以分为四点,对现行规划和环境评价成果进行跟踪,总结目前的环境问题,评估现行规划评测是否有效、准确,对现有环境问题分析并制定发展目标,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机制。[1]

(二)跟踪评价对象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环境影响评价法》可以得知,跟踪评价对象就是现行规划环评,是展开跟踪评价的前提条件。跟踪评价和现状评估有着明显区别,前者要总结环境问题,同时对现行规划评价的合理性作出判断,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需要注意的是,在规划实施中如果发生了重大变化,例如范围、布局等,需要开展新的规划环评。跟踪评价涉及的规划包括现行规划和规划环评的评价对象。

(三)跟踪评价时间和内容

国家针对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颁布了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提出超过5年及的产业园区规划要进行跟踪评价。部分产业园区发展速度快,由于规划不合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对于这种特殊情况,即使规划实施不足5年也应该开展跟踪评价。发展速度慢、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园区可以适当延长跟踪评价时间,甚至不做跟踪评价工作。在跟踪评价发展中内容在不断丰富,更加的全面,有效改善了自然环境。[2]

二、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基本现状分析

(一)跟踪评价基本情况

从我国情况来看,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可以分为两个时间节点,2011年和2017年,在2011年之前只有部分园区开展了跟踪评价或者类似工作,但以研究为主,而且范围非常小。国家颁布14号文件之后,各个地区积极响应,产业园区跟踪评价工作才正式拉开序幕,但进程较慢。国内很多地方产业园区没有开展跟踪评价,即使开展了跟踪评价,但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无法保证质量。对实际情况调查发现,产业园区跟踪评价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各个地区颁布了政策,但跟踪评级工作进程依然缓慢,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跟踪评价存在问题

(1)评价目的模糊

在开展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时,部分人员对该工作目的不了解,认为

是简单的环境检查,或者是园区发展的要求,对跟踪评价目的不清楚。在对跟踪评价目的不了解情况下,跟踪评价工作变得简单,将发现的环境问题进行整理,根据园区发展要求提出整改意见,跟踪评价工作意义重大,但因为人员认知水平的问题使得没有结合环境问题梳理提出现行规划的优化调整意见,更没有对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大大削弱了跟踪评价的作用。[3]

(2)跟踪对象不清楚

部分园区在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时没有规划评价,让跟踪评价成了现状

评估,造成这种问题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跟踪评价和现状评价的关系。产业园区没有弄清楚跟踪评价和规划环评关系,跟踪评价内容和规划评价内容不同,二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产业园区发展速度快,布局、面积等发生了变化,但是规划环评依然以之前结果为准,没有及时更新评价信息。部分产业园区没有建立统一标准的规划体系,各种规范错乱,存在重复、遗漏的问题。

(3)评价重点不明显

产业园区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时要突出重点,工作中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但部分园区跟踪评价并没有突出重点,即使开展了相关工作也无法解决问题。通常情况下,跟踪评价要以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为中心,实际工作中存在盲目性,导致跟踪评价效率低下。不同地区产业园区差异明显,体现在环境情况、发展速度等,方面,如果忽视具体情况进行跟踪评价显然毫无疑义。在跟踪评价重点不突出情况下,总结的问题不能将园区真实情况展现出来,提出的环境整治措施不具针对性,对园区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4]

三、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探讨

(一)跟踪评价的要求

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有着明确目的,以此为目标来开展工作,确保达到预期要求。对于环境问题严重的园区,工作重点要放在改善环境上;对于存在较高环境风险的园区要以防控为主,避免环境问题加重,带来更大的危害;对于发展时间较长、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园区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转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协调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跟踪评价工作涉及多个环节,因此要制定工作方案,全面掌握产业园区情况,包括发展历程、占地面积等,明确评价目的、对象等。评价对象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规划环评,要保持跟踪范围和规划环评范围基本相同,不能有太大的差别。

(二)跟踪评价技术重点

(1)技术路线

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内容较多,梳理规划环评落实情况、识别资源环

境制约因素、对现行规划提出优化策略、分析规划环评的有效性。

(2)明确现行规划实施情况

产业园区在发展中发生着变化,对变化结果进行梳理,深入分析规划环评落

的情况。对园区发生的一切变化进行梳理,明确实际发展情况,园区的实际范围,占地面积及土地开发利用率。用地布局、产业布局、产业结构等,随着新技术、理念的引入,园区产业结构在升级,朝着现代化方向前进。环境准入、环保措施、环境监测落实情况等。园区集中供热和污染物处理变化情况。现行规划实施对于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开展有着重要作用,必须要全面了解情况,对产业园区发展有一个准确定位。现行规划内容较多,涉及产业园区的各个方面,要树立起全局意识,对相关情况准确把握,便于后期工作顺利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不是凭空产生的,要建立在现行规划实施情况的基础之上,不仅可以减少不利因素影响,还能够提升工作效率。现行规划情况提供了产业园区情况的基本数据,对跟踪评价结果而言有着极高利用价值,所以要提高重视程度。[5]

(3)了解资源环境制约因素

产业园区发展会面临一些阻碍因素,要通过分析进行梳理,清楚识别园区未

来规划发展的制约因素,有一个全面了解。部分省区已经发布了“三线一单”针对这类园区,开展跟踪评价工作时要明确产业园区和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一般生态空间及环境敏感区间的关系,知道产业园区的资源利用情况。部分省区没有发布“三线一单”,跟踪评价开展要和结合现有的技术规范来看,将重点放在提升自然环境质量上,注重园区生态环境保护,创建出绿色园区环境。在跟踪评价过程中,要对园区的环境问题、潜在环境风险等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产业园区发展会受到自然环境影响,结合目前环境情况对后期发展可能出现环境问题进行预测,制定科学合理规划。

(4)规划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评估

对产业发展主要环境问题分析,明确环境评估的准确性,对提出的环保措施

科学性作出判断,保证后期治理中可以取得成效。对环评预测和环保措施等不足之处展开全面评估,预测后期产业园区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对环保措施进行优化,保证可以发挥出更大作用。对于超过10年时间的规划环评园区,在此期间园区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开展规划环评,对内容进行更新、补充。规划环评不是一项简单工作,要保证具有科学性,可以收集到全面、准确的信息,了解产业园区目前环境问题以及潜在的环境风险,制定有效应对策略,保证产业园区稳定发展。

(5)优化发展规划方案

部分园区在发展中缺乏慎重考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当园区

面临较大环境风险时要进行全面分析,从产业布局、结构等方面做出调整,有效转变发展策略。园区在后期发展中可能会引发更多环境问题,要对环境风险进行预测,做出准确判断并制定应对策略。依据环境影响分析预测结果来看,根据地区“三线一单”的要求,针对产业园区布局不合理、潜在环境风险等问题提出有效整改措施,为产业园区创建出稳定发展环境。制定资源利用方案,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合理运用,确保获得最大经济效益。部分园区产业对环境污染严重,例如化工、冶炼等行业,必须要增强环保意识,建立起环境保护机制,将发展中的环境风险降到最低或者完全规避。[6]

(6)公众参与

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中,社会公众要积极参与进来,发挥出社会

资源的力量,对于改善跟踪评价效果有一定帮助。可以采用多种公众参与方式,例如听证会、问卷调查等,环境变化公众会有直接感受,所以要听取他们意见,对提出意见进行收集、整理,作为环保措施制定的参考依据。公众参与可以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前期主要工作是收集资料,将环保意见、建议整理,涉及的对象包括专家、公众及政府部门等,对产业园区发展中造成环境问题调查,有全面的了解。中期已经完成了初步评价,以园区附近公众问卷调查和开座谈会为主,涉及对象有社会团队,对已经治理的环境问题、公众满意度等展开调查。后期主要是信息的核实和反馈,主要由环保部门、督查部门参与进来,对信息反馈、环境问题处理效果等情况全面调查。

四、相关建议

产业园区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产业的聚集地,可以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由于产业自身的特点,生产中会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情况下使得环境问题突出。有效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可以对现有环境问题分析,制定有效应对策略,降低环境污染的危害,加快产业园区结构转型升级。跟踪评价和规划环评有着很大差别,体现在要求、内容等方面,所以要清楚区别,根据国家和地区颁布的政策,按照要求开展跟踪评价工作。

部分产业园区在发展中没有制定规划,所以要先制定规划,并积极开展规划环评。现行规划实施时间较长,园区环境问题发生了变化,因此要重新开展规划环评,了解园区发展的最新情况。跟踪评价的关键在于处理规划实施中的环境问题和潜在环境风险。如果规划没有完成,需要对规划进行优化,通过优化来降低环境要求,保证符合环保要求。一般跟踪评价时限在规划实施5年之后,同时还要结合园区发展情况、现有环境问题、潜在环境风险等情况来作出调整。[7]

在规划环评实施中要清楚跟踪评价的指标、内容、时限等,其中评价内容较多,包括规划内容变化、环境质量变化等,规划环评审查意见中要再次强调跟踪评价计划。随着跟踪评价工作的持续推进,要根据审查意见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对现行规划进行优化,体现出科学合理性,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产业园区要充分意识到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的重要性,通过开展工作分析环境问题,采取有效解决措施。提高跟踪评价结果的利用价值,为产业园区发展规划制定提供参考依据,保证规划评价的合理性,实现健康发展。

结语: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我国产业园区建设速度加快,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积极开展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对产业园区环境状况有准确了解,制定科学合理发展规划,避免对环境造成更大破坏。意识到跟踪评价对产业园区发展的重要性,提升跟踪评价工作水平,强化环境治理效果,创建出良好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张敏,周鹏,等.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2019,41(10):1256-1260.

[2]郑绍君.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重点问题研究[J]. It经理世界,2021(8):30-31.

[3]于茜. 产业园区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工作内容研究[J]. 中国高新科技,2021(9):106-107.

[4]王灵丹. 产业园区规划环评的关注重点及对比分析[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7):159-161.

[5]唐玉芳. 产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技术研究 ——以湖南省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例[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5):163-166.

[6]许杰玉,吕春英,谢志成,等. 产业园区尺度的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研究[J]. 环境科学与管理,2021,46(8):185-189.

[7]廖嘉玲,贾瑜玲,高燕,等. 产业园区规划跟踪评价公众参与实践探讨[J]. 环境影响评价,2016,38(4):3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