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中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生态修复中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

冉艳艳

陕西地建土地勘测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 西安710075

摘要:生态系统服务提升是生态修复的目标,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研究也是生态修复全过程的重要支撑内容,其中服务价值评估在生态修复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揭示目前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相关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本文基于文献计量等方法,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热点研究领域与趋势及其在生态系统修复的应用,指出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修复目标、生态修复的规划设计、生态修复效果评价中的作用,生态修复分区、模式选择、恢复成效、生态安全格局和价值实现等是目前的热点研究问题。建议未来加强生态修复过程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权衡协同和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研究。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价值实现;

0引言

当前,随着全球变化和人类活动加剧,区域生态系统出现了广泛的干扰和退化等问题,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改变,导致了生物多样性丧失、栖息地破碎化、水土流失加剧等生态问题,制约区域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1]。生态修复作为减缓生态退化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2]。近年来,生态修复研究逐渐从单一的要素转向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的综合治理,在修复对象、技术策略、修复分区、重点工程部署等方面均进行了较多探索。生态修复理念从以资源利用管理为导向,到关注综合生态效益并逐步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战略引领,修复目标更注重生态系统服务提升[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核算有利于提升政府与公众对生态修复的重视程度,但是目前由于核算的理论体系、方法模型和标准不同,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4]

1研究背景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的指导下,我国政府和公众越来越重视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的惠益和价值,重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途径。价值评估被应用于区域生态补偿、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生态系统生产总值估算等方面。中国对自然资源环境价值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自然价值、生态价值、生态产品、生态资本、生态资产以及生态价值实现和生态资产管理绩效等许多新概念被提出并广泛使用。在具体的生态修复项目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和成本-效益分析紧密相关。成本效益分析是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的核心问题[5]。本综述从生态系统服务目前的热点研究入手,探讨了生态系统服务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同时针对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的问题,分析价值评估需要重视的科学问题,最后,提出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的路径及研究展望。

2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重点

生态修复工程需要科学开展监测评价管理,对生态修复工程建设过程及其效益进行全程评估和反馈,比较生态修复前后的生态系统格局、质量和服务评估指标的时空变化,评价生态修复成效。从时间趋势来看,生态系统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越来越被社会各界重视,相关研究数量增加明显,但是研究的焦点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国内有关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修复处于中心地位,研究内容主要有生态补偿、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价值评估、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景观格局等。近年来,更多研究关注国土空间、生态安全格局、电路理论、生态网络、最小阻力模型、生态修复分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权衡与协同、时空演变、生态源地等。

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在生态修复应用

3.1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生态修复由初期单纯关注生态效益转为兼顾社会需求和经济效益。在这种情况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作为生态功能与人类福祉间的桥梁,受到学术界越来越高的关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主要有价值量法和物质量价值法,侧重货币价值的评估,物质量转化为货币价值的方法主要有直接市场法和揭示偏好法。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识别生态环境问题,明确修复分区和生态修复的目标,构建生态修复格局,提出修复措施。

3.2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

生态产品的价值核算是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可以评估生产过程决策中隐含的或明确的权衡,为将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评价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持,为生态修复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方法论。生态产品价值评估方法分为主要采用直接市场法、间接市场法或假想市场法等。

在生态修复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需要基于生态修复区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发挥生态产业化作用,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实现价值提升和价值“溢出”,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生态修复与补偿框架,激发社会参与和社区管理的生态保护积极性。如我国探索的流域治理中减排许可交易模式,生态认证、绿色金融、“生态银行”、水基金等新模式,加强了生态产品与各行业的结合,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

3.3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问题

目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估算中,支持服务的价值量往往不计算以免重复核算。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成本中的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的波动也会造成总量的变化。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的关键问题主要有:1)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体系确保匹配度和准确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考虑时效性和地方性的生态指标,考虑生态过程,将成本纳入考量范围,科学合理确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核算指标,从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多时空尺度开展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评估,全面反映生态修复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机制。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的增进以其价值实现为基础,受不同主导因素的影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多种实现模式,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复杂性与动态性,不同类型及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仍难以比较与对接,需加强生态系统供给理论研究,从市场供需视角优化生态系统服务,探讨多种形式、福祉最大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实现机制。

4结论与展望

生态修复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指标体系选择。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对优化生态恢复措施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修复涉及众多学科,研究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缺乏统一的指标体系。未来生态修复研究和实践中,对于不同类型生态系统修复的规范、标准和指南,需进一步完善修复所涉及的生态系统服务及其分类标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建立价值评估的基础和标准,完善指标标准化及评价方法,建立数据库,制定一个统一的减少转移误差的最佳实践指南,作为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或者效益转移的数据来源和依据。

生态修复实现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共赢。由于生态修复受社会经济的驱动,当前生态修复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修复生态系统的同时促进多利益相关方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修复-生态系统服务-社会经济福祉共赢。中国需要通过政策、产业、技术、市场的有效结合,进一步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探索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路径,实施可持续的绿色转型。将生态修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生态补偿等社会经济议题的结合,探索优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军,钟莉娜.生态系统服务理论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应用[J].生态学报,2019,39(23):8702–8708.

[2]李淑娟,郑鑫,隋玉正.国内外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1,41(10):4240–4249.

[3]罗明,于恩逸,周妍,等.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布局及技术策略[J].生态学报,2019,39(23):8692–8701.

[4]杨兆平,高吉喜,杨孟,等.区域生态恢复规划及其关键问题[J].生态学报,2016,36(17):5298–5306.

[5]张惠远,郝海广,舒昶,等.科学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切实维护生命共同体[J].环境保护,2017,45(6):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