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3

浅谈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吴樨樨

(四川省生态环保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要:现代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计划、执行、监控、激励、评价一体化的先进管理办法。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集团内部管理实施全面的预算管理,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还可以提高运营效率。近年来,我国企业集团的管理越来越规范化、制度化,但是部分企业对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仍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进行了探讨,结合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自从20世纪20年代全面预算管理在美国企业开始运用以来,其计划的制订、目标的执行、关系的协调、管理模式的适应性在业界得到肯定,已逐渐被广泛使用。企业在开展内控活动和现代化管理时,通过大力推行全面预算管理,使其成为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经济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许多企业取得成功的途径之一,因此,企业要高效地组织和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1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1.1 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要将全面性优势利用起来。执行全面预算计划,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顺利实施内部控制措施,对经济活动进行统筹规划。高效落实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全过程进行动态化的监督和管理工作,保证企业稳定的运转。人员之间相互监督和协调,在协调融合发展中,将全面预算的方案科学的编制和执行到位,提高企业的资源应用效率,合理配置资源,对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有效的防范和治理,对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分析,通过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稳定性,促进企业经营效益的增长。

1.2 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管理方式和手段,以量化和价值形式描述企业计划期内的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经营活动,是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具体化。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全方位的规划和测算,使预算全面覆盖,并将预算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和落实,同时强化预算执行分析和考核兑现,促进企业合理高效地组织生产运营,让资源配置更趋合理化。这样不仅可以让企业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得以实现,还可以挖掘企业内在潜力,从而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1.3 促进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确保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的核心,一直是国有企业发展战略之一。全面预算管理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建立在自身发展需求上,利用预算管理方式进一步细化企业战略目标,将预算指标值合理分配到各部门,将预算方案有效落实并指导全员展开相关工作,并对预算目标进行特定分析调整,进而优化企业的发展战略。例如,在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通过对内部各资源进行科学预测分析和有效规划来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预算执行以预算编制为基础,推动各阶段总体目标有效落实,从而确保企业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2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问题

2.1 组织架构不合理

全面预算管理组织是由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工作机构和执行机构三个层面组成的,承担着预算编制、审批、执行、控制、监督、核算、分析、考评及奖惩等一系列预算管理活动主体,它是全面预算管理顺利实施的载体,在管理中起支撑作用,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特点,不断地调整自身组织框架,在现实中企业存在着全面预算管理的组织架构流于表面的情况,此外,多层级组织机构复杂庞大管理协调难度增大,信息传递不畅,执行不到位。

2.2 预算管理流于形式

预算经过层层分解落实,成为各部门、各岗位的责任目标,各环节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衔接,从而实现对企业全面经济活动控制,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缺乏有效监控、例外事项较多、预算考核不到位等原因,预算执行情况不能及时反馈和沟通,预算差异得不到及时分析,可能导致预算执行不力,预算目标难以实现。企业预算制定得再好,如果得不到有效执行,或者执行缺乏刚性、执行不力、考核不严,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则终不能把美好的蓝图和愿景变为现实的目标,甚至可能导致经营失败。

2.3 全面预算执行不力

当前一些企业比较重视预算的编制,但在预算执行中比较随意,仍旧按照固有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对预算任务的完成情况不重视,且多数以事后控制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管控措施,全面预算管理流于形式,导致预算目标难以实现。目前比较常见的现象是,预算目标层级分解不具体,预算执行主体责任不明确,预算执行效果不能及时反馈上报,预算差异分析不及时、不到位,预算管理严肃性与约束性有缺失。

2.4 预算监督分析不够

预算监督分析应贯穿于全面预算管理活动的始终,是一项日常性的工作,跟进、监控各项预算工作的执行情况,定期汇总、分析执行结果,为预算调整、考核提供依据。在企业中,一般会在上年度末或本年度初编制本年度经营目标和计划,编制过程中会调动各方的人力、物力来保障,但在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执行或者执行不严格的现象,这样不仅不利于实现经营目标,还会导致企业各项资源的浪费。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监督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保障企业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企业的经营与内部管理水平。很多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中,执行监督不到位,导致预算执行不力,预算流于形式,费用使用率远远超过收入和利润的完成率,入不敷出。全面预算分析是预算管理部门将预算执行情况及时传达给经营管理层的重要手段,分析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如果缺乏预算分析,或者预算分析不及时、不到位,不能为管理者提供有效的预算管理信息,将会导致预算形同虚设,不能为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

3 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3.1 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

为全面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应构建合理的组织架构体系,以保障全面预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具体措施包括设置预算管理委员会,能从整体上来保障落实相关的预算管理制度、目标设置、考核机制以及预算调整等方面的内容。同时,也可以增设预算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具体落实预算中的控制、编制及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并在预算管理机构中起到相互协调、权责分明等作用。最后,应结合实际逐步完善预算管理制度,从细节出发来制定制度内容,至少应包括预算执行的控制制度、预算调整制度、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报告制度、预算考评制度等。合理有效的预算控制制度,硬化了企业预算的可执行性,帮助企业能顺利的实现预期经营目标。

3.2 预算执行

各预算单元根据下达的年度预算认真组织实施,结合经济业务实际情况,将预算指标细化分解至各部门、各环节、各岗位,通过签订部门目标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健全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企业将预算年度生产经营任务下达至季度和月份,以分期进行预算执行和控制,确保预算总目标与预算目标细分的一致性,促进年度预算目标逐步实现。制定月度和季度预算指标后,要及时地督促各部门严格执行并科学地控制预算进度,做到重点突出,对重点预算项目实行严格控制,对非重要预算实行总额控制,抓大不放小,以有效增强预算执行效果。企业各部门职责分工不同,需要构建预算中心与各部门间的双向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对预算执行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切实可行的措施及时解决,以更好地开展预算工作和充分发挥部门的履职效能。

3.3 健全预算考核机制

将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以及国有企业长远的发展作为重点的考核内容,做好考核预算组织的策划,全面提升企业的预算管理效能。结合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功能这一需求,恰当设置考核指标,对指标进行合理调控,突出考核重点,经审核确定预算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对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经过对预算指标的细化,落实到岗位和个人上,以奖惩分明为原则,实施预算考核。对于工作人员在预算考核完成方面的成果,要实施合理的奖惩措施,将考核执行部门作为单独的部门,实施考核活动,保证客观、公正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的考核任务目标。

3.4 设置预算考核指标

企业预算考核指标设置的合理性、公正性直接关系考核过程的效果,国有企业可以采用被广泛应用的平衡计分卡方式进行指标设置,分别从客户、内部运营、财务、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展开讨论。客户维度考核指标包括客户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财务报表完成质量等;内部运营维度考核指标包括用章申请审批速度、企业新闻报刊公众号微博等的发布质量、文件流转速度、公车申请审批速度、资金归集、税务管控、资金审核、账务处理、融资授信、招聘、社保缴费、薪酬评定制度制定、节能环保、安全投入、产品设计、项目图纸设计完成度、市场开发、市场评估等;财务维度考核指标包括办公费用预算、食堂费用预算、税费、利润、资产负债表、薪酬水平、安全生产经营费、生产成本使用情况、生产产值完成情况、研发费用、设施设备采购维修、设计收入、合同交易额等;学习成长维度考核指标包括高学历人员占比、员工参加培训次数、优秀员工评定人数占部门总人数比例等。设置了全面的预算内容考核指标后,还要对其相应的分值进行匹配,最后以量化的分值呈现考核结果,并对不同分值人员采取不同的奖惩措施。

3.5 完善信息化系统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过程中,务必要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需求,依据当代企业发展趋势落实信息化应用,避免部门间因交流不畅而浪费人力资源。同时在财务信息化系统设计过程中,必须深入分析企业内部的实际发展情况,提高企业信息智能管理系统的利用率,并有效融合企业内部的信息与资源,实现各部门的有效沟通,打通各会计分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的连接渠道,从而提高财务信息的利用率。企业在建设智能一体化信息智能管理系统时,要深入分析各种工作流程、预算管理流程及建设的信息系统,确保预算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业务运营系统等传输数据共享,进而智能化处理汇总数据信息,全自动编制各种财务表格并实时追踪预算的执行情况。为避免因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在企业滋生各种财务风险,企业还要重视监督机制的完善,确保企业信息的安全,如可以通过设置限制访问和构建系统预算风险预警体系等措施来提高企业信息的安全性。

4 结束语

国有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中,要将其内在优势发挥出来,保证国有企业内部所需要投入的成本消耗大大减少,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国有企业要立足于企业的发展现状、发展目标,全过程的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员参与其中,对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改正,节约企业的成本,促进企业综合效益的增长。

参考文献:

[1] 李伟.企业集团开展全面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J].全国流通经济,2019(11):58-59.

[2] 范颜生.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探究[J].会计师,2019(06):40-41.

[3] 刘丹.浅析如何有效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建设[J].中国集体经济,2017(27):32-33.

[4] 姜毅.试析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财会学习,2016(11):62+64.

[5] 刘素文.试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