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地基处理

巩燕

   371321198403108569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项目中,地基处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一定要对其进行充分的关注,在此过程中,一定要采用一种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方法来进行地基处理,此外,还需要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整体素质进行持续的提升。这样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才能满足以后的应用需求。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地基处理的关键步骤进行仔细的研究,只有如此,才可以在基本上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品质,从而更好地推动其有效地发展,也唯有如此,才可以在基本上提高其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水电;地基基础;处理施工

引言

伴随着我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更多的水利水电项目被投入到了实践中,这在我国的经济体系的改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基础加固技术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基础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然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建设单位对基础的处理没有给予充分的关注,这就使得在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中,出现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地影响到了水利水电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运行可靠性。

一、水利水电工程地基现状

由于岩石与混凝土、岩石与岩石以及其它结构面的共同作用,导致了该问题的发生。主要表现为:断裂、节理断裂、断裂和溶蚀带等。其抗压强度不足,无法达到上部结构抗滑移稳定、断裂、节理等需要,且地基底部出现了部分或全部的剪力损伤,引起的沉降过大或过大。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岩体自身的承载力达不到工程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基底中的岩层强度不同,或其分布不均,或处于基底上的岩层中,在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下,出现了坍塌或非均匀沉降,超过了允许的范围。主要有:软岩,含泥沙的软土,裂缝,膨胀土,湿陷性黄土等。造成房屋的破坏、变形;由于松散的砂砾岩、强裂隙透水层、喀斯特渗漏带和构造破裂带等强透水层,导致库区大规模渗漏、扬压超限或管涌等导致基础失稳,从而导致基础失稳。则会在某种程度上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品质造成影响,这给人民的安居乐业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因此,需要与一定的手段相结合,来对地基进行优化。

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常见不良地基类型分析

2.1淤泥质软土

淤泥质软土是目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一个难题。是一种含水量较高,剪切强度较弱的地层。这类地层的最大特点是在其达到较高的抗压强度后,将造成全地层的振荡,进而造成全地层的位移。这不仅会给基础建设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会给整个水利工程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以淤泥质土、松散土和腐殖质土为主。在筑坝过程中,通常会遇到粉泥质软基,由于其自身的不稳定,给水利、水利等领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2.2多年冻土

多年冻土是由于温度较低而被冻结的土壤。该土质以中国北部为主。在水利工程中,冻结土是一种很好的防渗材料,它在施工中表现出很好的防渗性能和较高的支撑能力。若将其用于很多工程建设,则有可能造成整体冻结层的崩塌。所以,需要对其长期承载能力进行认真的评估。

2.3可液化土层

可液化地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基形式,其加固方法比较困难。外界的干扰,是很简单的。在外部荷载的影响下,土壤的孔压增加。若建筑物基础处于可液化地层中,则建筑物基础受外部荷载作用后,其抗剪承载力将会减弱。这将使整个“以水为本”的“以水为本”的计划落空。可液化地层对上部基础的建筑物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甚至会造成建筑物的整个倒塌。为此,必须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可能的危险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减少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2.4深覆盖层地基

深厚表土是一种常见的土质类型,广泛应用于江河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基础。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河水的作用,造成了大量的沙石和泥土在这里长期积累,从而造成了这一地区的沉积层较厚,从而对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对渗透的防护作用产生了不利的作用,因此不能对其进行后处理,替代并填补。这就要求建筑工人更加注意了。

三、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常见的不良地基类型及处理技术

做好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施工要求,是我们保证整体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然而,在现实过程中,我们只需要做好以上的这些基础条件就可以了,我们还需要具备处理突发和棘手问题的能力。由于水利水电地基工程的建设所涉及的地区,我们必然会碰到许多的不利因素,因此,我们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娴熟的技巧,来主动地处理这些问题。

3.1水利水电地基工程中的常见不良地基类型

我们的概念通常是:含水量大、质地松软、单位承载力低。通常,这种土层很容易导致地基滑动及出现固结沉降的问题,进而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整体建筑体出现沉降不均和较大沉降量的问题。其主要可分成三种:一是液化浅土层。浅层土是以疏松的泥沙或沙砾为主,因受地下水作用而接近饱和,对基础的稳定不利。二是强透水性土层。这一类土层主要是指有良好透水,部分地区还存在喷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三是淤泥软土层。淤泥软土由于其含水率高,耐挤压耐碱性能差,并且具有较大的孔隙,固结性能较差,因此,如果在这种未经处理的土壤上修建的水利水电工程,其稳定性难以保证。

3.2不良水利水电地基类型的正确处理技术

在了解这些基础的特定种类之后,我们在实际建设的时候,就需要仔细地进行分析,并采用合适的工艺来进行治理,从而保证整个水利水电项目的品质。对于以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基础设施,我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3.2.1处理液化浅土层的技术。

对于这样的土层,我们的处理办法通常是将这样的土层挖掘出来,在挖掘出来的图层内填入防渗性能较好的物质,在里面用混凝土的强力包裹,在里面建造灰土桩或者砂土桩,达到分层振动、压实的作用。

3.2.2处理强透水土层的技术。

针对强透水土层,常用的处理技术包括:首先将强透水土层(砂砾石层或卵石层)挖除,之后在其中填充上混凝土层,从而构成一道坚实的截水保护墙。对混凝土采用高压喷淋浇注,再次砌筑一道混凝土防水墙体;在大坝前面用水泥或泥土盖住渗漏通道,然后把水放掉,这样就可以作防水措施了。

3.2.3处理淤泥软土层的技术。

对于淤泥软土层,我们通常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将淤泥进行去除,并采用基桩的方式在软弱地基中进行夯实。之后,我们使用抛石的方法将淤泥挤出,替换为沙石层,或者建造沙石井将水流排放出去。最终,我们使用板桩基墙将底部封闭起来,在四周填充上沙石,以实现抗滑。

结语

为了满足新的形势下,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并根据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建设需求,采用科学的施工工艺,对各种基础类型进行正确的处理,以此来提升水利水电基础工程的品质,并在此基础上继续进行革新,进而提升整个项目的品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刘安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有关不良地基处理技术[J].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2022,53(S2):225-229.

[2]田栋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科技风,2022(16):79-81.

[3]肖恩尚,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智能化地基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天津市,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2021-09-28.

[4]刘必旺.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地基处理技术实践与研究[J].运输经理世界,2021(13):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