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产科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产科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

罗玉  ,周淑蓉(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61004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分层培训对提升产科护士综合能力的应用,以提高护士在岗位上的胜任能力、工作质量和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的30名产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按不同层次量化的培训要求,在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包括实境案例、理论和操作)和满意度(包括患者和医师对护理的满意度)方面建立评价体系,并比较培训实施前后各指标的得分,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患者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得分均显著高于培训前的水平(P<0.05)。这表明分层培训能够有效提升产科护理水平和护士的综合能力。结论:通过量化培训要求和建立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工作质量和满意度,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这项研究为护理部门提供了一个可行的培训模式,有助于不断提升产科护理水平和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护士;分层培训;产科;综合能力

护士在医疗团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在产科护理中更是如此。产科护士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和需求。然而,由于产科护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传统的培训模式往往无法满足护士们不断提升综合能力的需求。因此,护士分层培训成为提高产科护士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应用。通过将护士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培训,可以更好地满足护士们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本文将探讨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产科护士综合能力中的应用,并探讨其带来的益处和挑战。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提升产科护士的综合能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1]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的30名产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从22岁至40岁。其中,年龄在22至25岁的护士有6名,26至35岁的护士有20名,36至40岁的护士有4名。通过选择不同年龄段的护士,旨在全面了解产科护士的综合能力提升情况,并为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基础。这样的研究设计可以更好地反映产科护士群体的特点和整体情况,为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1.2方法

根据等级医院及爱婴医院评审标准中对产科护士基础及专科技能要求的目标,结合科室实际状况,确定了培训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岗位职责、工作流程、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常见疾病相关知识、护理常规、护理文件书写、医院感染知识等。培训覆盖所有产科护士,并进行季度考核,未通过的人员需要进行补考,并将考核结果纳入个人绩效考核中[2]

培训方式主要采用临床实践、讲授、示范和在职自学相结合,辅以统一训练。通过全院轮转和科室安排N3级护士担任导师,确保培训的全程指导。具体的培训内容包括参加护理部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掌握三基理论、专科知识、急救、危重症、仪器药品使用、优质护理、护理管理制度、护理安全、护理常规、应急预案等要求。培训的目标是使产科护士能够独立负责各类患者的护理,成为病房的业务骨干,并提高教学、临床管理、科研能力。

1.3观察指标

临床护理工作能力的评估包括实境案例考核、理论及操作考核。根据护理部和科室培训计划,定期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实境案例考核主要以成组考核形式进行,护理部每季度进行临床考核,科室护士长每月进行随机考核,确保每个季度所有人员都完成考核任务。考核分数按照满分100分计算,并计入当月护士的绩效考核中[3]

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也进行了测评。在实施前后,随机选取了50例出院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了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科室的15名医生也填写了培训实施前后对护士工作状况的满意度测评表,总分均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采用“x±s”表示,其中x表示平均值,s表示标准差。针对不同组之间的差异,使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在进行t检验时,将显著性水平设置为P<0.05,即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2.1培训前后各层级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绩比较

表1 培训前后各层级护士临床工作能力考核平均成绩比较

项目

实施前

实施后

t

P

理论考核

n = 30

87.29 ± 4.84

91.77 ± 3.09

-4.232

0.05

操作考核

n = 30

83.38 ± 7.75

89.17 ± 5.75

-3.388

0.05

实境案例考核

n = 30

81.00 ± 5.26

87.23 ± 3.94

-5.167

0.05

2.2护理满意度

根据数据,可以看到在实施护士分层培训之前,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0.64 ± 5.65分。而在实施培训之后,患者的满意度评分提高到95.04 ± 3.40分。 t值为-4.72,P值<0.05,意味着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差异。

这些结果表明,护士分层培训对患者满意度有积极的影响。培训后,患者对护士的服务和护理质量有了更高的评价。可能的原因包括护士通过分层培训获得了更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此外,培训也可能提高了护士的沟通技巧和人际关系,使患者感受到更温暖和关怀的态度。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这个研究的局限性。这项研究的样本量较小,只包括了50名患者。此外,除了护士分层培训之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如医疗设施的环境、其他医护人员的服务等。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排除其他潜在的干扰因素[4]

3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产科护士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经过培训后,产科护士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和实境案例考核的平均成绩均有显著提高。同时,患者满意度评分也得到了显著提升。这表明护士分层培训能够有效地提高产科护士的专业水平和护理质量,增强其对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护士分层培训的成功应用,一方面得益于其个性化的学习模式,能够满足不同层级护士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培训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供了更丰富的实践机会,有效地提升了护士的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培训也能够改善护士的沟通和人际关系技巧,增强患者对护士的信任和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洪艳,陈保云,张元红,张凤. 基于能级进阶模式的护士分层培训路径的应用[J]. 循证护理,2023,9(07):1228-1231.

[2]吴静,丁晓平. 基于核心能力的精神科护士分层培训模式构建与效果评价[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11):151-155.

[3]全清霞,吴卉卉,方少样. 基于Benner理论指导的护士分层培训效果分析[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6):97-98.

[4]杨雪娇,钟竹青,秦宁,石双姣. 基于知识图谱的我国护士分层培训可视化分析[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2,24(0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