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效果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4
/ 2

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护理效果影响

贾贵茹

青海红十字医院新生儿科  8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接收新生儿100例,随机分配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护理,护理组新生儿采用鸟巢式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新生儿儿护理后均有一定护理效果。其中对照组新生儿护理效果显著低于护理组新生儿护理效果,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采用鸟巢式护理措施能够有效保障新生儿体温恒定,对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降低并发症影响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常规护理;鸟巢式护理;应用效果

随着当前我国开放二胎政策,医院临床妇产科中新生儿分娩数量不断增加,相应的增加了医院护理新生儿的工作量。新生儿期是人类发展和成长的关键时期,但是因在此阶段的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出现各种类型不良反应,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健康[1]。因此在新生儿护理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保障新生儿健康发育,降低其他并发症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2]。为此,本次研究对采用鸟巢式护理对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将本院于2018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新生儿51例,女性新生儿49例,新生儿平均胎龄(39.15±1.57)周。排除其他因素对于新生儿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采用随机分配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护理组。其中对照组新生儿50例,男性新生儿27例,女性新生儿23例,新生儿平均胎龄(39.21±1.37)周。缺少护理组数据上述患儿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对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无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儿予以排除。患儿家长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悉,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新生儿一般资料对比,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新生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给予新生儿生命体征监测,例如体温、心率等,将新生儿置入保温箱中,并在其头颈部位下放置小毛巾,促使新生儿头部向后伸展。在这一基础上严格遵守新生儿护理规定,定时定量为新生儿喂食,并密切关注新生儿各项生命体征。

护理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鸟巢式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首先对新生儿用品进行预热,温度在34℃左右。在完成预热后,将棉布被围成鸟巢形状置于保温箱中,将新生儿以侧卧位姿势放置入保温箱中,使得布卷严密包裹新生儿背部以及臀部。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布卷松紧程度,不能过紧造成新生儿不适,甚至呼吸困难情况,也不能过松造成新生儿热量散失。

在这一基础上,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新生儿保温箱开展环境护理,使用柔和光线,避免强烈刺激造成新生儿出现不适。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定期为新生儿保温箱开展消毒工作,避免出现感染情况。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新生儿生命体征变化,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告知医生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出现严重后果。最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新生儿家属沟通交流,降低其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促使其产后恢复。

1.3观察指标

分析并对比两组新生儿,在采用不同护理措施下,对于新生儿血氧饱和程度、体温变化以及体质量增加情况进行记录并对比。并对两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睡眠时间以及进奶量情况进行分析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检验,应用χ2检验,当P<0.01、P<0.05时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以及血氧饱和度对比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新生儿体温变化以及血氧饱和度对比

组别

温变化()

氧饱和度(%)

照组

50

0.76±0.21

90.41±1.03

理组

50

0.33±0.19

95.37±1.06

t

10.737

23.730

P

0.001

0.001

2.2两组新生儿各项护理指标对比

过采用不同护理方式,护理组新生儿出暖箱时间、进奶量以及书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比较,其异有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2两组新生儿各项护理指标对比

组别

暖箱时间(d)

进奶量增加(mL)

眠时间(h)

照组

50

17.56±1.58

2.17±1.37

15.31±1.73

理组

50

11.39±1.54

3.52±0.29

19.17±1.23

t

19.774

6.817

12.858

P

0.001

0.001

0.001

3.讨论

新生儿脱离母体后,需要独立自主接受新环境,由于自身免疫力低,较容易感染疾病[3]。在这种情况下,在新生儿出生后采用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新生儿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对保护新生儿的生命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是通过基础护理方式,实现新生儿出生后的基础性护理,可有效确保新生儿的生命体征保持稳定,从而对不良反应予以降低。

鸟巢式护理措施是指在新生儿出生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其能够保障新生儿体温恒定,维持其生命体征稳定,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出现的概率。在杨燕平,张倩[4]的研究中指出,采用鸟巢式护理措施,可有效提升新生儿护理效果,从而对新生儿的健康发育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玉梅,肖国连,刘小连,刘英,廖玉清.水床式鸟巢护理联合窒息唤醒器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2,35(21):159-161.

[2]杨柳.鸟巢护理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在喂养不耐受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2,46(17):2172-2174.

[3]方新丽,何文.水床式鸟巢护理在早产极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呼吸暂停中的应用效果[J].福建医药杂志,2021,43(06):152-153.

[4]杨燕平,张倩.抚触联合鸟巢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11):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