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工作者自我防护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医护工作者自我防护对策

候佳,宋红睿,杨丽萍,严怡娟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 河南省三门峡市472000

摘要:医院感染管理和防控是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点内容,一方面它为医护人员与患者提供生命健康安全的基础性保障,另一方它也是评价现代医院综合质量管理水平标准之一。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激素、抗菌药物、侵入性诊疗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率逐年上升,既影响患者基本的预后,又增加患者的痛苦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2019新冠肺炎发生导致大量医护人员感染,使得一线医护人员不仅不能继续应对疫情救治病患,甚至连生命安全也受到威胁。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提高医疗机构感染防控水平,保障医护人员、患者的生命健康及医疗安全、医疗质量,本文就医院感染特点进行总结,结合贵州省人民医院新冠疫情防控经验,探讨医疗机构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如何有效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并为形成长效机制提供经验。

关键词:新冠疫情;医院感染;特点及应对

引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呈全球性暴发趋势。在此次疫情中,我国3000多名医务人员先后感染,医院感染这一公共卫生问题再次进入公众视线,据目前临床实践和媒体的报道,医院感染成为此次疫情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对疫情控制及医务人员的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国内各大医院每年都要接受大量的临床实习生作为医务人员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医疗、护理的后备人才,参与日常的医疗、护理等工作。而作为未来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控能力的培养如果被忽略,势必会对医院及个人造成安全隐患。因此,本研究通过随机抽样抽取各综合医院的临床实习生,调查和分析其对医院感染防控的知信行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下医院管理、医院感染学科建设提供策略和意见,促进相关部门对医院感染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同时提高临床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意识。

1完善医院感染组织机构

目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均存在着院感专职人员数量不足、业务能力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给感染防控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感控人员是医疗机构内从事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的专业人员,是监督指导各项感控措施落实到位的关键,为确保疫情处置过程中感染防控工作有效开展,整合国家、省、市各级感控专职人员资源,快速建立以国家、省、市院感专家及医院、医疗队感控专业人员为成员的“联合感控办”,同时纳入定点救治医院医务、护理、后勤等部门人员,是应对局部暴发疫情行之有效的手段。在新疆乌鲁木齐和喀什、河北石家庄、辽宁沈阳、吉林通化等地的疫情处置中,这种组织机构模式均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联合院感办以国家院感专家为顾问和技术指导,省级院感专家组组长和定点医院主管院领导共同担任联合院感办负责人,执行负责人由定点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负责人和医疗队感控负责人担任,明确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和分工,建立协调工作机制,整体推进各项工作,为感染防控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医院感染传播途径

(1)经空气传播经空气传播(Airbornetransmission)是呼吸系统传染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传播,经气溶胶(飞沫核)传播,和尘埃传播3种。病区内空气流通不畅,通风不足,预检分诊鉴诊不到位,是导致呼吸道传染病在院内传播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及感染人数与呼吸系统相关的均占50%左右。在预防医院感染暴发时应特别注意呼吸系统疾病感染的防范。病人在谈话、咳嗽、打喷嚏时,通过飞沫使病原体扩散到空气中,再通过呼吸道使其他人感染。如麻疹病毒、流感病毒、结核以及此次新冠肺炎等均属此类传播途径。飞沫可沉降到1m物体表面,又成为接触传播的来源,手接触污染物再通过触摸颜面部、鼻腔、口腔进而造成感染。值得关注的是飞沫水分蒸发后可形成气溶胶,可经气溶胶传播的病原体其存活时间更长,传播效率更高,更需要高度防范。新冠肺炎医院感染的发生多是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造成气溶胶传播。(2)源性传播研究显示大部分接触传播都源于医疗环境和物体表面清洁与消毒不彻底,医院内的设施设备、医务人员个人物品(如手机等)遭到污染、手卫生执行不到位等,尤其是经医务人员手造成的感染最多,综合医源性传播主要由于医疗器械消毒灭菌不规范造成污染。(3)化道传播消化道疾病的传播途径有经水传播、经食物传播,常常伴随着经接触传播。如诺如病毒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通过院内被污染的水或食物为媒介,其传播能力极强,免疫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3立医院感染工作机制

31巡回督导机制

为加强医务人员防护和感染防控工作的督导,建立院感管理督导队伍,由院感专职人员及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病区兼职护士组成,每天负责对临床一线感染防控相关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将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督导整改并列入问题清单进行销账式管理。指定具有感控工作经验专职人员,每天到隔离病区督导并落实感染防控措施、感控工作清单的推进。

3.2院校应重视医院感染学科建设,开设医院感染课程,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开设“医院感染学”或“职业防护”这一类课程,同时调查显示,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掌握度较差。医院感染防控应当成一门学科来建设,不能等遇到这样的疫情大考,才想起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要性。建议相关医学院校,需重视医院感染学科的教育,单独开设“医院感染学”课程,引起学生对于医院感染防控的重视。同时,在医院感染课程教学设置中理论与实践操作并重。研究显示实习生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大多都是在医院所获得的,尤其是医院感染基础知识掌握最差。学生的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和操作不应只在医院学到,学校应发挥作用。建议学校的医院感染防控课程内容设置应全面,尤其是对于一些基础和薄弱的方面需要加强教育,可有针对性地多加一些课时,如医院感染诊断与上报、医院感染法律法规等方面。

3.3问题清单机制

组织感控专家深入隔离病区等重点部门进行现场督导,从医院通道布局、人员健康监测、职业防护及职业暴露处置、清洁消毒、保洁工作落实、环境卫生监测、医疗废物管理、病区管理等方面,以“拉清单”方式梳理院感漏洞、查找问题关键、研究整改方案并评价可行性,做好重点科室、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对于“清单”上的问题,以压实责任到科、到人的方式,将整改措施具体化、限时化。如遇共性且相对疑难问题,则提交交班会集体讨论整改方案,以专业、负责任的态度向临床及职能科室答疑,并要求其整改提高。问题所涉科室及个人,必须在整改期限内完成指定任务,采用任务清单“完成即销账”的方式,于每日例会中核查整改落实情况。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变异毒株的不断出现,目前对新冠病毒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未知的输入性风险,我们面临的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加之各地收治条件、医疗资源及疫情情况不尽相同,医院感染防控的压力依然巨大。在处置局部聚集性疫情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探索建立有效的感染防控工作模式,积极发挥国家、省市及当地的作用,是开展疫情处置工作中医院感染防控的最佳策略。

参考文献

[1]陈晨,王欣,王飞,付晗,刘如如,庞松涛,雷晓岗,李文浩,陈诗奇.新冠疫情期间西安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防护口罩应用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中国消毒学杂志,2021

[2]韩璐,乔婕,井奚月,白雪,么秀华,汪皖君.医院感染暴发与医院感染防控策略[J].预防医学论坛,2021

[3]李思,王巍,宋宁宏,张全,朱卫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健康管理和综合保障实践探讨[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20

[4]王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的医院感染防控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20

[5]甘仁榕,王成芳,罗明江,陈欢欢,田爽,杨红.新冠肺炎集中定点收治医院感染管理应急防控策略探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