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精神疾病的误区 精神病人防止复发的护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3
/ 2

认识精神疾病的误区 精神病人防止复发的护理要点 

江英

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成都610000

人体健康可分为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日常我们更多关注的是身体方面的健康状况,而很少会注意或者去了解我们的精神健康问题。据2021年数据显示,大概每十位成年人中就有一名患有精神类疾病,这已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精神健康。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于患有精神类疾病的人群有更多的包容与理解,但是对疾病本身的认知依旧不够全面和重视,存在很多误解。如果能多一些对精神疾病的认知,对自身的精神健康也是有极大帮助的,让健康生活更上一个台阶。

1、精神疾病分类

精神疾病最常见主要有六种: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障碍、偏执性精神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1)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的精神疾病,一般患者的感知觉、情感与行为会出现异常,病情严重甚至难以进行正常生活社交。这类精神疾病多发于青年或者中年时期,遗传因素以及生活环境因素都会诱发精神分裂,但具体治病因素发目前暂时不清楚。通过正确的治疗手段可以使病情得到控制,多数患者也可正常生活。

(2)双相情感障碍(BD)又名双相障碍,发作时会出现狂躁症状,同时又有抑郁症状。躁狂症状多表现为患者情绪高涨、行为过激等,抑郁症状多表现出情绪低落、言语活动减少、疲劳迟钝等,其狂躁和抑郁会交替发生。此外还常见焦虑症、幻听、被害妄想症、精神高度紧张等精神病症状。

(3)精神发育迟滞障碍,发病因素一般与患病前的性格和生活环境有关。比如性格偏执敏感的人易出现偏执症状,敏感多疑、情绪易激动、自尊心强等特征。

(4)偏执性精神障碍,也可称为偏执性精神分裂症或者妄想型精神分裂症,发病人群多是中青年,妄想是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主要症状表现,还会有猜疑、多疑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可能会出现幻觉的症状,导致患者做出常人无法理解的行为,甚至伤害他人、自伤、自杀等。通过合理治疗病情可以得到很好治疗效果。

(5)癫痫,属于脑异常放电导致的精神障碍。发作性的癫痫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及反复发作的特点。持续性精神障碍会出现分裂症障碍、人格改变,智商等会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6)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既会出现分裂症的症状,又有情感精神病的症状,如果是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癫痫长期发作会引发一些精神障碍症状这种就是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以上六种是目前临床种比较常见的类型,症状也是各有不同,所以对待精神疾病患者不可“一视同仁”,认为精神疾病患者就是没有自控力、随意伤人、精神错乱的“疯子”。多关注了解精神疾病,摒除偏见和误区,不戴有色眼镜看精神类疾病患者。

2、常见的精神疾病误区

(1)精神疾病不能治愈。其实大多数的精神疾病都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的,即患者的症状已经完全消失,患日常生活也不会受到影响,即使疾病没有完全治愈,但是患者的日常生活已经恢复正常可不再接受治疗。一般在医生指导下科学规律服用药物后,部分症状都可以得到很大缓解,再加上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逐渐减少用药直至停药,即可在、回归正常生活,再需要服用药物。

(2)精神疾病就是想不开、性格问题导致的。很多人认为精神疾病就是心理问题,是由于不会调节而情绪导致的。当遇到生活挫折会遭受创伤时人的情绪会发生很大变化,通常认为只要调整一下心态就能恢复,甚至觉得是性格太矫情、怪异才导致的然而事实上精神疾病不是简单的心理问题,而是一种疾病,是患者自己也无法控制的,通过治疗才能好转。

(3)精神疾病就是智商有问题,是智障。很多人把精神疾病患者与智商低、智障画上等号,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精神疾病是通过医学的方法可以恢复正常,并且精神疾病患者智商与常人无异,有的神经疾病患者智商甚至会高于常人,而智障是指大脑发育不完全而导致的认知和心理障碍。

(4)精神疾病的患者都有暴力倾向,要远离。但是通常只有躁狂症、妄想症等精神疾病会出现伤人等暴力倾向不是只要是精神疾病患者就有暴力倾向,不能一概而论。

(5)精神疾病只是个别,离我们生活很远。据调查显示,现在社会中每10个人里面就有一个人精神疾病类的问题生活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下,出现心慌、胸闷、坐立不安,情绪低落等症状,可能都是疾病的前症状。

如果患上精神疾病也不要过多担心给自己造成极大心理压力,这对治疗疾病是非常不利的,正确认识精神疾病,就像平常感冒一样,正常地接受治疗,听医嘱用药,再辅以正确的护理方式,预防疾病后期复发,就能正常生活免受疾病困扰。

3、防止复发的护理要点

精神疾病虽然是可以治愈的疾病,但是由于致病因素复杂,如果治愈出院后没有正确科学地护理,很多患者都会出现复发的情况。精神疾病复发给患者以及家庭都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所以护理预防不可忽视。

(1)精神疾病患者一定要坚持用药,不可因症状有所好转就擅自停止服药,治疗周期不够效果无法达到最佳,很多

复发的患者就是因为没有坚持治疗,导致复发。除了坚持治疗以外,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也是很重要的,医生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药物,也可以针对患者各种疑问进行解答,帮助患者尽快开始正常工作生活。

(2)要帮助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对待疾病,很多患者病情逐渐恢复后,会因自己患上精神疾病而产生自卑、的抵触情绪,导致心理状态不佳,容易引起病情复发。在护理时,要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力,增强抗压能力。还可以让患者培养一些爱好,不仅能分散注意力,还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积极面对生活。

(3)为患者提供一个健康且安静的生活环境。居住环境尽量远离闹市,保持安静,让患者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能得到良好的休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如果需要外出一定要陪同,不可让患者单独外出,避免危险发生。此外还要让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坚持运动,健康生活习惯和运动不仅能使患者拥有就健康的身体、增强抵抗力,还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影响。

(4)不要忽视对患者日常生活技能的恢复, 日常家务可以让患者参与,避免患者产生“废人”的感觉。协助患者注重个人卫生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学习和工作能力, 根据患者情况最大限度地让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习惯。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精神疾病,每个精神疾病的症状都是不同的,提升对精神疾病全方位的认知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都是大有益处的。精神疾病应该如其他疾病一样得到正确地对待,而不应该被赋予异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