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1

天津市滨海新区专利技术发展情况分析

辛欣 ,孙铭君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   天津  300304

摘要:我国正从知识产权大国逐步转变为知识产权强国,各地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和保护日渐加强。本文通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近十年来的专利发展进行梳理,总结出近十年该区域的专利发展态势,以及当前产业布局的热点和空白点,可供产业布局参考。

关键词:滨海新区;专利技术发展;产业布局

1 概述

近年来,滨海新区按照国家知识产权局、市知识产权局的工作部署,坚持严格保护、鼓励创新政策导向,健全知识产权高价值创造激励机制。同时,健全运营和成果转化政策,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加强知识产权政策与科技、产业、金融、贸易、人才等政策的协同联动,优化科技、知识产权扶持项目的评选、立项和验收标准,促进知识产权成果推广应用。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全面提升,有效支撑了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本项目涉及滨海新区高价值专利整体态势区域重点产业,通过对其进行专利检索,筛选出相关领域高价值专利,分析区域高价值专利申请趋势、授权趋势、专利技术分布等,掌握区域高价值专利整体发展情况。

2 滨海新区高质量专利发展态势分析

滨海新区近十年专利申请量显著增长,2022年申请量下降明显。

2012年开始,基于国家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稳步推进,滨海新区专利申请开始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13年到2018年,专利申请量波动上升,年增长率较为稳定,在2019年首次突破一万件。2020年迎来申请量峰值,较前一年相比,增长率也达到新高。2021-2022年,专利申请量有所下降,2021年专利申请量仍在一万件以上,但2022年专利申请量仅4328件,申请量水平与2012年相当。专利申请量的下降一部分归因于新冠疫情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此外,国家正在实现从知识产权大国到知识产权强国的转变,在这一转变下,全国专利数量均有所下降,而专利质量逐步提升,这也体现出滨海新区知识产权结构逐步优化,逐步完成从量到质的转变。

3 滨海新区专利授权情况分析

滨海新区专利授权率大幅增长,专利质量显著提升。

2002年到2008年期间,滨海新区专利授权率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仅在2004年授权率较高,但由于申请量较少,还未体现出高质量专利态势。2008年到2015年,专利授权率持续走低,而同时,专利申请数量持续上升。这期间,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大力推进,各大创新主体在此期间更注重数量上的增长,对于专利质量有所忽视。从2015年开始,受到国家高质量专利发展政策的影响,专利授权率稳步提升。除去20212022年(受到专利审查周期的影响,近两年的专利申请仍有部分驳回走向案件尚处于流程中,而授权案件流程较短,因此在所有已结案件中,授权比例较高),仅看2015年到2020年,授权率呈现出大幅增长态势,2020年专利授权率已经达到70%,已经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这充分体现出了滨海新区政府深入贯彻国家和天津市知识产权战略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已经取得了瞩目成果,知识产权结构持续优化,稳步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4 滨海新区专利申请产业情况分析

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力雄厚,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尚处起步阶段。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建立在重大前沿科技突破基础上,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体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潮流,尚处于成长初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对经济社会具有全局带动和重大引领作用的产业。在滨海新区的高价值专利中,在多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有相应的专利布局。其中,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两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布局最多,超过了15000件,而节能环保、生物产业和新材料业也都有较为广泛的专利布局。可以看出,滨海新区在这些产业上有较强的实力和较为丰厚的技术基础,在科技发展、低碳经济领域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另外,对于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在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发展的必由之路。可以看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滨海新区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上的专利布局在5000件左右,相比本区域其他产业来说属于弱势产业,专利申请量占比较低,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5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滨海新区近十年的专利申请趋势、授权情况、领域和主要申请人进行晒全分析,总结该区近十年来的专利发展情况,并建议提升领军企业的专利挖掘和布局能力,加大新能源产业投入,进一步优化专利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