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探讨

胡韶磊

河北省应急物资供应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000

摘要:在防汛抗灾工作中,应急物资储备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手段。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是指为了应对突发灾害或紧急情况,提前储备足够的物资,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措施。而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可以有效应对突发洪涝等灾害,减轻灾害损失,保障公众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但从现状来看,由于缺少足够的应急物资储备量、调度运输有问题、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待提升等,所以给该方面能力的提升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对此,有必要探讨如何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

关键词: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方式方法

引言

应急物资储备中,不容忽视的安全保障。它的价值如下: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有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可以迅速满足灾害发生时的紧急需求,加强应对能力。减轻灾害影响,储备的应急物资能够减轻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稳定社会秩序,保障物资储备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避免灾害时的社会动荡。提升政府形象,有效的应急物资储备可以展示政府的责任和能力,提升政府形象和信任。为充分凸显应急物资储备的以上价值,必须不断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文章先分析力制约这一能力提升的几方面因素,之后针对性探讨了不同制约因素的突破方法,仅供参考。

1 制约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因素

1.1 应急物资储备量不足

该方面问题是制约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储备的物资数量不足以满足突发事件或灾害时的需求,将会严重影响应急响应的效果和人民的安全。这一问题出现的因素一是过于乐观估计,部分地区或企业可能存在对灾害发生的风险估计过于乐观,导致储备量不足[1]。二是预算限制,预算不足可能导致无法储备足够的物资。三是未考虑多样性需求,如果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灾害的需求差异,储备物资可能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1.2 调度运输方面有问题

调度运输问题是指在应急物资储备过程中,物资调度和运输存在管理不足、效率低下等问题,影响了物资的及时分发和使用。具体有如下表现:首先,运输资源不足。缺乏足够的运输工具和人员,可能导致物资无法及时调拨到需要的地方[2]。其次,调度协调不当。缺乏有效的调度和协调机制,可能导致物资调配不均衡,一些地区过多,一些地区过少。最后,信息不透明。缺乏实时的物资信息和调度情况,可能导致调度决策不准确。

1.3 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待提升

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的不足也是制约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因素之一。如果相关部门缺乏充分的储备意识和应急管理的专业能力,可能导致储备物资的规划、管理和使用存在问题。第一,缺乏意识。一些地区或单位可能没有意识到储备物资的重要性,忽视了应急管理的必要性[3]。第二,缺乏专业知识。应急物资储备需要涉及物资种类、数量、保管等专业知识,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可能导致储备效果不佳。第三,管理体系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可能导致物资流通不畅、效率低下。

2 提升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的措施

2.1 增加应急物资储备量

增加应急物资储备量的价值在于能够有效应对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紧急情况,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具体价值包括,快速响应能力:储备充足的物资可以更快速地满足灾害发生时的需求,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和效果。减轻灾害影响:充足的物资储备可以降低灾害对人民生活和财产的影响,减少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应急物资储备能够稳定社会秩序,避免灾害时的社会动荡和恐慌。提升政府信任:有效的物资储备体现政府的责任和能力,有助于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满意度[4]。为实现以上目标,首先,做好风险评估和规划。要基于历史灾害数据和潜在风险,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制定储备物资的种类和数量。其次,预算保障。提高应急物资储备的预算,确保有足够的资金用于采购和储备。另外,分类进行储备。根据不同类型的灾害和需求,进行分类储备,确保各类物资都有足够的数量。最后,与企业合作。各地应急物资供应中心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能充分利用市场供应,补充储备不足的物资。

2.2 解决运输调度方面问题

解决运输调运问题,能够保障应急物资在紧急情况下的快速、有效分发和使用。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效应对灾害,优化的运输调运机制可以迅速将物资送往灾害现场,提高抗灾和救援的效率。避免物资滞留,合理的调度和运输可以避免物资在某些地区滞留,确保物资能够合理分配。减少人力资源浪费,有效的运输调运机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应急响应能力,解决运输调运问题有助于提升应急响应的能力,更好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5]。为保证调度运输有关问题得到真正解决,第一,要建立调度中心。设立统一的调度中心,对物资的调配和运输进行集中管理和协调。第二,优化运输计划。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资运输计划,合理安排运输路线和时间。第三,建立联动机制。与相关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建立跨部门的联动机制,加强调度和协调。第四,加强信息共享。建立物资信息共享平台,使各部门能够实时了解物资调度情况。

2.3 提升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

有关人员储备意识的增强、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有重要中的作用,能够更科学、高效地进行应急物资储备和管理。具体表现如下:储备有效性的提升: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可以确保储备物资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更符合实际需要。科学管理:专业能力提升有助于建立科学合理的储备物资管理体系,提高储备物资的管理效率。应对多样性需求:专业能力提升可以更好地应对不同类型灾害和应急需求,提高应急响应的灵活性。提升社会信任:政府和机构的储备意识和专业能力提升可以提高公众对应急能力的信任。对此,为真正达成上述目的,一方面,要做好宣传教育。加强储备意识的宣传,向社会普及应急储备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意识[6]。同时,借助培训进行提升。它指的是为应急管理人员提供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另一方面,制定管理规范。制定储备物资管理的相关规范和标准,指导相关人员进行储备和管理工作。另外,也不应忽视激励机制的作用、价值。要设立对应的激励机制,鼓励相关人员参与储备工作,提高其专业能力和意识。

3 结束语

近些年,各种自然灾害的频发,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尤其是应急物资供应中心开始在应急物资储备的管理、安全保障上加强了力度。而以上方法的应用,可以逐步解决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受到制约的问题,能确保在灾害和紧急情况下,迅速、高效地进行响应和应对,从而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安定、和谐。

参考文献:

[1]魏灵,龚诗琦,吴楚兰,等.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的探讨[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1,43(5):143-144,142.

[2]曹轶轩.浅论应急物资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提升策略[J].人生与伴侣,2021(26):72-73.

[3]陈婕,董皞.我国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制改革与法律保障问题研究——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J].行政管理改革,2021,6(6):68-74.

[4]罗振敏,齐柯,程方明.应急物资储备库选址及调运模型研究综述[J].科学技术与工程,2022,22(19):8177-8186.

[5]傅浩.应急物资储备及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商论,2021(11):24-26.

[6]丁震,徐燕雯.安全发展视角下的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改革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5(3):9-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