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2
/ 2

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

刘波

蚌埠禹会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蚌埠 233000

摘要:地基处理是高层建筑工程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必须要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并把握好技术要点,保证达到最佳施工效果,以免在后期出现渗漏水以及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常见问题,总结原因的基础上确定施工技术要点,并提出应对措施,希望可以为地基处理提供部分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层建筑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可选择的技术工艺也更多,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施工环境,减少质量以及安全问题的发生。其中,地基处理作为重要内容,如果施工处理不当,很容易遗留下质量隐患,直接威胁到上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基于实践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要求,加强施工过程管理,选择合适技术工艺进行加固处理,保证地基具有足够强的承载力,预防各种施工问题的发生。

一、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目的

    1.提高地基承载力

    建筑工程地基处理工艺已经十分成熟,面对不同的地质地势环境,可选择的处理方法也比较多,如灌注桩、桩基、地下连续墙以及预应力锚杆等,进一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保证可以为上部结构提供充分的支撑力,避免在后期出现不均匀沉降等问题,提高工程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1]

    2.预防基础变形

    地基处理有很强的技术性,面对众多的处理方法,如果所选技术工艺不合理,或者是施工不规范,均会对最终的处理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上部工程建设后地基发生变形或沉降,同时工程结构会发生倾斜以及裂缝,是威胁建筑安全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地基加固或者地基土加密处理,能够很好的缓解沉降与变形问题,常见的方法如钻孔灌注桩,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3.其他

    采取专业技术对地基进行处理,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先进机械设备为支持,保持较高的施工效率,对地基结构和土层进行优化,为后续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可以节省更多成本投入。而对于地震区域,地基专业化处理对提高工程抗震能力十分重要,因此必须要从实际出发来选择地基处理方法,并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做好细节控制,保证达到于预期一致的施工效果。

二、建筑工程地基施工注意问题

    1.建筑工程沉降

    沉降问题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十分常见,主要是因为地基土质不均匀,因施工以及上部结构的影响而发生位移,导致土体的强度与稳定性被破坏,一旦发生对于工程整体安全性会产生极大影响。尤其是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复杂程度高,对地基环境有更严格的要求,需要综合地质水文条件以及周边环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技术进行加固处理,改善地基条件[2]。但是随着城市发展,很多高层建筑建设不得不面对的复杂的地质条件,即便是同一区域的土壤性质也会有所差别,处理不当便会出现沉降问题。

    2.水土流失问题

    地下水位过高也是影响地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高层建筑施工中如果地下水位持续升高,便会削弱土层的承载力,继而出现沉降问题,无法稳定承载上部结构。同时,地下水位过高还容易在地基处理过程中出现渗漏水问题,导致地基土层受水浸泡,造成地面沉降,而威胁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因此含水量控制便是高层建筑地基施工的重点,采取措施进行降水和排水,预防地基的变形。与此同时,对基坑状态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发现渗漏隐患并处理,保证基础结构的稳定性。部分水量过高的情况下,还会引发管涌现象,对建筑工程的寿命是十分不利的,在施工中必须要加以重视。

三、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要点

    1.施工前充分准备

    在针对高层建筑地基进行处理施工时,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由专业单位人员负责现场勘查,了解地质水文条件,并综合地势地形环境制定针对性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技术。对于不同工程项目来讲,地质条件差异显著,所适用的施工技术也不同,一切均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编制科学可行的施工方案,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确保能够更好的来应对各种突发情况,预防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事故的发生[3]。与此同时,还需要提前对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对其运行状态进行调试,对于无法调试解决的则需要进行更换,为后续施工创造最有利条件。

    2.护壁施工技术

    护壁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也十分常见,为保证施工效果,前提条件是要保证桩基与护壁混凝土强度相适应。正式施工时,要控制护壁高度高度地面,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进行规范操作,预防质量问题的出现。一旦检测发现问题,要确定问题原因然后采取措施处理,以免影响地基处理效果。

    3.混凝土配比控制

    混凝土作为工程施工主要材料,在施工时一直都是重点管理的要点,对混凝土配比进行科学设计。一般要基于现场情况,对样品进行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配比。而在正式施工环节,需要注意不得超过规定比例,按照设计完成各原材料的添加与搅拌,确保符合施工标准。另外,对于不同施工环节,可根据实际需求对混凝土配比进行调整,尤其是要重视人工挖孔桩与钻孔桩的施工,假如所用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合理,很容易出现塌方问题,质量以及安全风险较大。并且蜂窝现场也比较常见,不仅要以科学配比的混凝土材料作为支持,同时还需要提前采取防震措施做好预防。

    4.混凝土灌注施工

    混凝土灌注在高层建筑地基处理中应用效果突出,要以地质勘查报告为依据,综合地质水文以及周围环境,来制定施工方案,降低作业难度的同时,保证施工作业顺利进行。首先需要根据设计位置进行钻孔,将孔内残留的杂质与杂质清除干净后,进行混凝土灌注。混凝土被注入到地基土层内,对存在的间隙进行填充,以此来改善土层稳固性。为提高施工质量,除了要确定混凝土配比科学外,在灌注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好注浆压力与注浆量,且注浆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影响地基加固效果[4]。现在比较常用的孩有深层水泥搅拌桩以及高压旋喷法施工技术,可将水泥与土层充分混合,两者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达到固化土层的效果。

    5.预应力管桩施工

在选择预应力管桩技术进行施工时,分为先张法与后张法两种,尤其前者应用更为广泛。施工时为达到设计效果,要科学应用刚套性质模型,尽量避免直接开挖桩基的情况出现,以沉桩15d后开挖桩基最佳,且注意不要对周围土体造成破坏,一旦控制不当很容易出现坍塌问题。另外,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地下水位较高,这样在开挖地基时就需要做好排水施工,在合适位置设置边坡,且开挖的土方要及时的清运立场,不得堆放在基坑周边,以免压力过大造成土体坍塌。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控制管桩位置,很多时候因为施工不规范而出现倾斜的问题,尤其是施工位置坡度过大、承载力不足以及平整度不达标等,这对于地基处理整体效果有极大的影响,需要提前做好预防。施工前对现场进行凭证处理,在打桩机作业范围设置垫木,确保打桩机始终保持平稳状态,杜绝常见施工问题的出现。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地基处理有着较强的技术性,面对复杂的施工环境,要合理选择处理方法,并根据规范标准对各施工要点加以控制,同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减少外界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保证工程顺利施工,达到与设计一致的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 林少金.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1):131-133.

[2] 付裕.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研究[J].房地产世界,2023(12):124-126.

[3] 王金龙.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分析[J].砖瓦,2023(06):172-174.

[4] 刘毅君.高层建筑工程地基处理技术研究[J].散装水泥,2023(02):142-14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