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1
/ 2

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估

张光毅 ,李泽华

长庆油田第八采油厂吴定作业区  陕西 延安 717609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油田不断的勘探和开采,油井含水量越来越多,要想保证油田产量一直处于稳定的状态,就必需对油田注水技术展开不断的研究,为了降低油田注水技术的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选择合适的注水井位和注入方式。同时,注水过程中需要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及时调整操作参数和管理措施。此外,加强环境管理和水资源保护,确保注水活动的可持续性。综合考虑各个因素,科学合理地应用注水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油田的产油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性。

关键词:油田;注水;水质分析;工艺技术

1油田注水技术应用中遇到的问题

1.1地层不适应性

不同的油田地层特征不同,有些地层可能不适合采用注水技术。地质条件、岩石渗透性、岩性、水质等因素都会对注水效果产生影响,不适宜的地层条件可能导致注水效果不理想,甚至加剧地层的沉积和堵塞问题。

1.2水质问题

注入的水质对油井的产出和设备的运行有着重要影响。如果水质中含有溶解氧、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会导致油井的腐蚀、堵塞和产出降低。因此,在注水前需要进行水质处理和评估,确保注入的水质符合要求。

1.3岩石堵塞

注水过程中,岩石颗粒或油脂物质可能会与注入的水发生反应,形成沉积物并在地层中堵塞孔隙和通道。堵塞会导致注水效果减弱或失效,甚至增加油井和设备的维护成本。

1.4地层压力调控困难

注水过程中,地层压力的调控和平衡是关键问题。过高或过低的地层压力都可能对油井产出和地层稳定性产生不良影响。调控地层压力需要根据具体油田情况进行研究和实践,需要科学合理的参数和控制方法。

1.5环境影响

油田注水会消耗大量的水资源,并产生大量的废水。如果处理不当或排放不当,会对水资源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影响。因此,在注水过程中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废水处理和排放控制。

2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

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旨在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寿命和提高产量。以下是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一些主要应用。

2.1压裂增效注水

压裂技术通过将高压水或其他推进剂注入储层,施加巨大的压力,使岩石产生裂缝。这些裂缝可以破坏或穿透原有的岩石结构,改善储层的渗透性,增加油、气的流动性。通过压裂技术形成的裂缝可以提供新的通道,使原油在储层内更容易流动。裂缝可以连接多个孔隙和通道,增强油田内部流体的运移能力,促进石油从储层流向采油井。通过改善储层渗透性和增强流体运移能力,压裂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和产量。原本难以开采的油藏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增加了产油井的储量,提高了开采效率。压裂过程需要进行裂缝设计和控制,以确保裂缝的长度、宽度和方向符合预期。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控制,可以实现最佳的裂缝扩展和连接,最大程度地改善储层渗透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增油效果。

2.2水驱注水

油田开采后,地层压力会逐渐降低,导致原油无法充分流向采油井,进而降低采收率。水驱注水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增加地层的压力,维持或提高地层压力,从而推动原油的流动,提高采收率。水的注入还可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注入的水能够填充储层孔隙,扩大有效渗流面积,降低原油的黏度,减小流体阻力,促进原油的流动,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水驱注水通常适用于具有较高渗透性的油田。高渗透性的储层具有较好的渗流性质,注入的水能够迅速在储层内扩散并推动原油流向采油井。水驱注水还可以调整油水界面的位置,使其向采油井移动。通过注入一定量的水,可以改变原油和水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推动原油的运移,增加采收率。水驱注水的应用效果受到油田的地质条件、储层渗透性、油藏属性以及水质等因素的影响。在注水过程中,需要进行合理的注水量和注水周期的控制,以确保注水效果最佳。此外,水驱注水还可能面临注入水质的选择、水井和采油井的合理布置以及注水后的水处理等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和管理。

2.3辅助驱替注水

辅助驱替注水是在水驱注水的基础上,通过注入其他辅助驱替剂(如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等)来改善油田采收效果。这些辅助驱替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增加油田原油的渗透性,提高采收率。

2.4CO2注入

将二氧化碳注入油层,利用CO2的溶解和膨胀作用,改变油水相态,增加油层中的原油流动性。CO2注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发中,特别适用于低渗透油藏,可以显著提高采收率。辅助驱替剂可以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使原油与注入的水或其他驱替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加有利于原油的流动。改善油水界面特性可以降低油相与水相之间的分相孔隙压力差,促进原油从油层向采油井的移动。辅助驱替剂的注入还可以改善储层的渗透性,降低油层对流油的阻力。聚合物等辅助驱替剂的注入可以增加油层孔隙润湿性,降低油相在储层孔隙中的残留度,提高油相的驱替能力。通过改善油水界面特性和油层渗透性,辅助驱替注水可以提高油田的采收率。辅助驱替剂的注入可以增加原油的采集效率,使原本难以采收的油能够被有效驱替出来,提高采收率。辅助驱替注水技术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油藏,尤其是对于黏度较高、水剂相容性差的油田效果显著。根据油藏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辅助驱替剂,通过合理地控制注入剂的浓度和注入方式,可以实现良好的增油效果。

2.5气体驱替注水

通过注入天然气或其他气体来推动原油的产出。气体在油田中的注入可以增加地层压力,改变原油的物理化学性质,减小油层粘度,提高原油的流动性,从而增加产量。

3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效果评估

评估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效果是油田开发管理的重要环节。评估注水技术的效果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是采收率的增加。通过对比注水前后的油田产出量,可以评估注水技术对产量的影响。较高的采收率增加表明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对注水后的油井进行生产动态分析,包括产量、压力变化等指标的监测和记录。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可以评估注水对油井产能的影响,判断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注水技术的应用可以增加地层的压力,促进原油的产出。通过监测储层压力的恢复情况,可以评估注水技术对储层压力的改善和维持程度。较好的储层压力恢复表明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良好。注水效率指的是注入的水在地层中的利用程度。通过注水量和增产量的对比,可以计算注水效率。较高的注水效率表明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较好。通过深部测井和地质监测技术获取地层性质和原油分布情况的数据。通过对比测井数据和注水前后地层情况的变化,可以评估注水技术对地层渗透性、油藏状态的影响,进而评估应用效果。除了技术效果,还需要对注水技术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包括注水技术带来的产量增加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对比分析。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可以评估注水技术的应用效果。综合利用以上的评估方法和指标,可以对油田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的应用进行全面的评估。这些评估结果可为油田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注水技术的应用策略,以进一步提高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

结束语

这些注水技术在增油效果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优势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注水技术需要考虑油田的地质特征、储层渗透性、原油属性以及经济可行性等方面的因素。注水技术的应用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进行工程设计和监测评估,以实现最佳的增油效果。

参考文献

[1] 吉林油田注水技术现状与发展方向[J]. 胡杨.中国工程咨询,2017(04)

[2] 油田注水开发后期提升采收率的技术措施[J]. 沈闽.石化技术,2020(02)

[3] 海上油田注水增产[J]. 包适宁.冶金管理,2019(03)

[4] 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的研究[J]. 关兆刚;张会江;朱云霞;刘洋.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