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8
/ 2

浅析药学服务与全程化药学服务

陈漫玲

揭阳市慈云医院

摘要:近年来,在当代医疗环境发生显著变化情形下,合理用药受到广泛关注。患者在用药治疗期间,应用合理性对整体治疗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并且会对患者最终医疗结局产生显著影响。对此,在治疗期间,需要通过了解患者具体病情,确定有效方案以及合理药物,进而展开对应治疗。但就当前临床用药背景加以分析发现,重复用药、过度用药等系列不合理用药现象显著增加,医疗体系中不合理用药占有较高比例,并且因为不合理用药问责制度不健全,从而导致无法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有效干预。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在对病人合理用药指导期间药学服务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如下报告。

关键词:手术科;药学服务管理;管理方法;管理意义

引言

2022年是我国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的关键一年。依据《关于加快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临床药师实现药学服务全覆盖,为患者提供合理用药指导。而《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也强调了要充分发挥药学部门管理职能,切实加强药品遴选、采购、处方审核、调剂、临床应用和评价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并鼓励开展特色西药服务,依据患者需求对中医药进行挖掘整理,方便人民群众。通过在医院药剂科开展的全程化药学服务中加强中医药学管理工作,以提升西药用药的合理、安全、经济、适宜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院药学服务的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研究选择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作为总体研究时段,并从中抽取了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就揭阳市慈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根据时间先后,将这些患者均分为对照组(2020年1月至12月)和观察组(2021年1月至12月),每组各取120例。对照组中有65例男性和55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6至81岁,平均年龄为(53.34±5.02)岁;观察组中有62例男性和58例女性,年龄范围为35至80岁,平均年龄为(52.08±5.15)岁。两组之间一般基础资料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包括:(1)临床病历完整清楚,具一定治疗依从性。(2)主观意识及自主判断能力正常,无相关精神类病症。排除标准包括:(1)机体功能严重损伤者。(2)传染性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疾病者。(3)中途退出、病情加重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坚持参与本研究者。

在研究初期,成立了专项研究小组,并委任组内责任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积极沟通,详细解释本次研究的内容。根据患者自愿原则,签订了同意书,并将研究内容提交给医院内部的医学伦理会进行审核。

1.2方法

(1)对照组接受基础用药指导。对于用药相关细则需要依据现有用药规定展开,对于系列用药细节需要遵医嘱展开。(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用药指导基础上,接受药学服务干预。①药师需要就药物正确用药方法对患者给予明确告知,对其用药定时定量予以叮嘱,并且如患者呈现出多服药物以及漏服药物现象后,需采取对应措施展开干预;②通过对患者具体情况加以了解,药师需就其良好用药习惯养成给予帮助,并且就用药期间相关不良反应加以提醒,对于用药效果定期询问,如患者用药效果不佳,则就病情现状以及以往用药处方展开综合判断,同医师就用药调整方法予以积极探讨,从而对用药效果理想性做出保证;③药师在准备药物对患者发放治疗前,需要对药物处方进行有效核查、全面审核。如用药处方中含有抗菌药物,需就用药时长、用药剂量同当前用药标准是否符合加以明确,如呈现出处方不合理现象,需对开具医师及时告知,并且通过上报方式将不合理处方用药情况进行有效规范;④医师方面需要定期组织药师完成相关药学服务培训工作,从而将药师不合理用药事件应对能力以及药方审核能力显著提升,合理完成药学服务管理小组创建。对于各科室处方开具情况需要定期审查,并且检查中就不合理用药情况加以了解,提出具体整改措施,从而将临床用药管理效果显著提升。

1.3观察指标

统计实施前后西药处方不合理发生情况,西药处方点评工作依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处方管理办法》开展,由具备丰富经验和合理用药知识的药师及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点评工作,点评工作坚持科学、公正、务实原则,点评结果分为合理处方和不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取药等候时间指医生开具西药处方、药剂科审核医嘱、调剂药物到患者最终拿到药物的总时间。统计实施前后患者的总满意率,由患者对药剂科中医药学服务开展满意率主观评价,评价维度包括安全、有效、创新、适宜、经济、综合药学服务,每个项目均依据主观感受进行满意程度评价,包括非常不满意、一般不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等,患者总满意率为基本满意率与非常满意率之和。

2结果

2.12.1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比对

观察组差错事件发生率(4.17%)低于对照组(1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差错事件发生率比对表

2.2两组依从性与管理效果评分比对

观察组依从性评分与管理效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依从性与管理效果评分比对表

2.3两组满意度比对

观察组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就护理质量满意度比对表

3讨论

既往医院手术科管理人员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已经有一定的认知,如将其作为科室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患者建立电子病历记录患者的信息,并依据患者后续的用药情况进行完善和动态调整,医务人员通过结合患者实际开展个体化的药学干预与管理。本研究在既往的药学管理模式上开展西药药学服务管理模式,该模式在有关政策和指导性文件的指引下创新思维、优化路径、规范流程,从进一步提升重要性认知着手,立足于改善药学服务质量和科学化管理水平,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提升手术科医务团队的积极性。本模式的特色之处在于强化了手术科医务团队对西药管理有关政策的学习,通过了解前沿政策,加大医药学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积极与信息化管理路径相融合,实现手术科西药药学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

综上所述,西药房在医院药品进出口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药房工作量大,药房人员的工作责任也很重大。为了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药剂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同时,医院也需要转变“重医轻药”、“重效益轻质量”的观念,加强医生、药剂师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完善西药房的各项管理规定,并督促其有效实施,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医院还需加强人员管理,提高信息化程度,规范相关服务,为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务。强化医院西药房的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药学服务的质量,降低药品调配错误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同时也能提高患者对药学服务的满意度。

结束语

随着互联网医院的迅速普及,线上诊疗、在线审方、送药到家逐渐常态化,进一步拓宽互联网药学服务范畴,逐步实现用药提醒、慢病管理全周期用药随访、开展居家药学服务。建议根据基层地区患者需求,开展远程药师培训,并完善药学服务质量管理标准,以促进我国医院互联网药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菲菲,鹿燕.合理用药管理在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1,29(22):220-221.

[2]徐桂芳.门诊西药房药学服务工作的优化措施及其效果分析[J].名医,2021,(22):191-192.

[3]姜艺佼,景浩.“大健康”理念下我国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21,(12):97-99.

[4]韩娟.药学服务对社区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及血糖控制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21,16(30):162-165.

[5]梁秋萍,郑锦丽.临床药师提高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药学服务措施[J].智慧健康,2021,7(25):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