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浅谈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黄桂兰

   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四小学   5530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推进,小学汉字书写能力培养越来越受重视,汉字的普及,不但使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而且也掌握了更好的写法,因为他们的识字能力是“语文”的一种表现。在幼儿时期形成一个良好的习字习惯和书写规范,不仅能促进他们的语文技能,也能为其他科目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汉字书写;能力培养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汉字的初始阶段,也是学习识字写字技能最重要的阶段,对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好的汉字书写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规范汉字书写,应从小学生抓起,小学语文课堂作为学生书写汉字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汉字书写最主要的途径。学校要加强汉字书写教学,积极开展汉字书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取得进步,提升汉字书写水平。

1培养小学生书写能力的意义

汉字的发展历程,是中国历史发展变化的见证。书写良好的文字是培养书法的根本,也是继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而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瑰宝,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小学生的书法实践,提高他们的书写水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加强汉字写作技能的训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具有重要意义。“字如其人”,汉字是一个人的性格、气质、情感等诸多内在品质的综合反映。小学生的书法课,也是一种磨砺意志的过程,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可以感受到汉字的美感,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激起他们对美的渴求和欲望,使他们形成一个良好的品格,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小学语文中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策略

2.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

从近些年小学汉字书写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汉字书写过程中经常出现书写不规范及不美观等问题,主要是由于学生对书写方式掌握不全面造成的,教师应不断指导学生掌握更多的汉字书写技巧,从而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促进汉字书写质量不断提升。小学是培养学生汉字书写兴趣和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多注意观察学生的书写特点,让学生保持良好的书写态度,坚持正确的书写习惯。在书写习惯中,主要包括规范的笔画顺序、坐姿习惯等。教师可以根据小学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心理认知特点,把正确的握笔方式编制成口诀,并以口诀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比如“笔尖离手两指距,笔杆靠虎口,二指圆圆放轻松”等。同时,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要言传身教,为学生做正确的示范,同时对学生不规范的握笔姿势及时加以纠正。

2.2动笔就认真书写,强化学生规范书写的意识,

思想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对于小学生来说,加强对学生规范的书写思想宣传就能够为学生树立较强的、正确的书写观念,让学生在日常的写作过程当中有意识地进行规范的书写。所以,在课程教学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在思想观念上的积极转变,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规范书写的重要性。除此之外还要将正确的书写观念通过各个科任教师进行更加全面的渗透,还可以成立规范书写干预小组,让语文教师作为组长,各科任教师共同监督,共同引导学生进行书写规范,在这种更加全面的、正确书写规范的意识熏陶下学生的思想就会不自觉地受到影响,进而在书写的时候也能够自主地进行规范书写。

2.3循序渐进指导,提升汉字书写能力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规范汉字书写的要求也有所不同。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要求写铅笔字,将汉字书写端正,尽量做到书写整齐;针对中年级学生,要求写钢笔字,将汉字书写整齐,尽量做到书写美观;针对高年级学生,既要求学生汉字书写规范、正确、美观,又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写字速度。因此,在规范汉字书写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学段学生写字要求的不同,采用适合的分层教学指导方法,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帮助学生逐步提高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针对低年级学生,基于他们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应当多进行书写示范,一笔一划地书写,让学生模仿,引导学生端正汉字书写态度。教师还可以手把手地教学生书写,让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方法,保证书写规范。6~12岁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耐心指导低年级学生汉字书写姿势,在写字之前要做到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脚踏实。在握笔写字的过程中,要做到手离笔尖一寸,胸与桌面保持大约一拳的距离,眼睛与桌面保持大约一尺的距离,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此外,教师还应当要求学生在田字格里临摹的过程中尽量做到临摹的字与原字相像,每个字的笔画都要到位,保证笔顺正确,字体大小匀称。每次临写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将临写与原字进行对比,查看不足之处,使学生在下一次临写中予以改进。

2.4提高学生书面整洁度

要克服汉字的“歪歪斜斜”现象,就必须加强汉字的书写化训练,指导正确的书写,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具体而言,教师要学生在一块方形的纸张上书写汉字。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的字体,例如字体太大,字体太小,让学生了解如何把字体写得更好看。此外,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文强度进行严格的考核。教师可以随意地从学生手中取一支铅笔。如果能把铅笔抽出来,那就说明他的力气不大,要让他用力。如果无法从学生的手指中取出一只铅笔,则要看其关节情况,或是用手握着自己的手,来判定其是否有问题。如果有错误的地方,教师会让他们用橡皮擦掉,用手指在桌上或空中书写,以确认正确,并将其书写在一张方形的纸张上。通过不断的练习,使学生逐渐自觉地形成书写习惯,从而可以减少汉字的书写错误。

结语

总而言之,汉字书写作为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立足于书写观,加强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是新时期背景下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教学工作者要从各个层面和各个角度对学生书写规范养成进行引导,从而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华.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8(07):142-144.

[2]张银霞.汉字书写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2):109-110.

[3]李秀林.对规范汉字书写教学的一些思考[J].品位·经典,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