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和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7
/ 2

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的成因和对策探讨

马珍花

南师附中高淳学校 

【摘  要】厌学主要是指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厌恶学习,以一种消极的情绪和态度对待学习的行为反应模式本文结合农村小学出现的厌学现象,从学生自身、教师、家庭、社会四个方面分析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并举典型例子,从实际出发提出解决小学生厌学问题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厌学心理  成因  对策 

、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学生的自身因素

1.自制力不强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许多小学生都拥有了手机、电子游戏机等。电视频道也越来越多,节目越来越丰富。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当然远比学习活动更为吸引人。这就意味着,现在的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的“诱惑”,使之分心的事物越来越多了。许多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沉溺于玩耍之中,开始厌倦学校枯燥的生活。

2.心理素质差,缺乏自信

农村小学生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差。他们情绪极其不稳定。加上有些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和抑郁,如果没有教师及时的引导和帮助,一点小挫折就可能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由于孩子沉迷了玩手机,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和制止,发现之后又强制性地要求他戒掉,对于孩子而言是很难做到的,因此孩子的心理就会受到打击,出现各种不良情绪,心理素质差,缺乏生活学习的自信心。

3.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当

有些学生由于上课注意力分散或学习懒惰,导致基础知识很薄弱。基础知识的不扎实,极大地影响了新知识的学习,所以学习上一直跟不上,非常吃力。有些学生虽然很勤奋,但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所以成绩一直不理想。长期以来,他们感受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反而觉得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感到乏味,开始厌学。

(二)教师因素

1.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正确

有些教师缺乏正确的教育理念,以应试教育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认为学生的分数高低是衡量教师教书水平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重智轻德,为了升学率,对学生大搞题海战术。这种做法严重违背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而且过多的作业量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心理。

2. 对学生缺乏耐心和爱心

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和爱心。这部分学生通常智力低下,成绩落后。教师为了顾及多数学生的教育教学,不可能在他们身上花很多精力,往往把他们丢在一边不予理睬或训斥一顿,在课堂上有意无意地讥笑训斥学生。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心理伤害,比什么都大,因为这是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的全面摧残,而自尊心受到挫折的人,又会出现多种心理障碍。自尊心和自信心的打压使得学生的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

3.教师的教学能力欠佳

客观上,教师的教学能力存在着差异。有些教师知识渊博,语言表达清楚流畅,教学方式多样,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有些教师知识浅薄,语言表达能力差,教学方式单调乏味,缺乏经验。另外,一些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对教材不熟的前提下,课前依然没有精心备课,导致在学生面前讲课时显得笨拙、语无伦次。教师教学能力的不足使得学生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

(三) 家庭因素

1.家长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兴趣爱好单一

大多数农村家长由于平时农活忙,或者在外打工,平时根本不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期中、期末考试后,家长开始关注孩子考了多少分,是班级第几名。久而久之,孩子似乎成了考试的工具。

2. .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教,父爱的缺失

随着打工潮,许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平时很少回来,尤其是父爱的缺失。当今社会,爸爸在孩子的世界缺席,成为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丧偶式育儿”。父亲的育儿功能是母亲无法替代的,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父亲带给他们力量感,让孩子遇到难题可以变得强大。

二、农村小学生厌学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方面

1.转变教育理念,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

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课堂作业要当堂完成,像语文上的补充习题、铅笔习字册等,一定要让学生在课堂内完成,保证作业的质量。课内不拖堂,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学生。对于学业较差的学生应在课堂上给予帮助。不对学生大搞题海战术,布置家庭作业要做到少而精,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技能。对于学业较差的学生可以再降低要求,分层布置作业,让其完成基础类的作业即可。

2.对学生倾注耐心和爱心

有一部分学生厌学是因为教师对他们缺乏耐心和爱心。他们通常成绩落后,家庭不幸,常常被老师和同学看不起。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要多一份耐心和爱心,少一份批评和嘲笑。课后教师应帮助这部分学生做好补差工作,多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自信心。平时多关心他们,多满足他们的需求,让学生从老师的言语和行动中感受到温暖。

3.转变课堂教学模式并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厌学心理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一定的关联。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身心发展;枯燥无味、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而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大大降低厌学心理发生的概率。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知识的传授者为知识的引导者;课前充分备课,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借助现代教学工具,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特别是在导入环节,可以利用猜字谜、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导入新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上来。

(二)家庭方面

1.科学的教育方式

农村家长必须正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很多家长要么是对孩子放任自流或是百般溺爱,要么是过分的严格甚至有的还有暴力倾向。家长不应该那么看重孩子的成绩,孩子考得不好作为家长要做的事是帮助孩子分析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指责打骂,对孩子还应用采取“赏识教育”,家长要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的亮点,多夸奖他们。在孩子做得好或者有进步的时候给予适当的鼓励,这样孩子就会更有信心,会做得更好,进步也会越来越大。

2.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

家长每天要多过问、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在外打工不能亲自照顾孩子的家长,应该经常打电话回家,跟孩子聊聊天,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孩子,给他们学习的动力。在家照顾孩子的家长不要过分埋头于自己的事情,应该放下手中的手机,多陪孩子聊聊天,多辅导下他们功课,多督促孩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也要多和学校老师沟通,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生活。

结论

综上所述,造成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教师、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正因为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学校、家庭、社会要结合,形成一种教育合力。我们应始终坚持从“一切为了学生”的角度出发,帮助这些“不爱学”的同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让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以此来预防和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邓会.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对策[J]. 重庆市綦江区万隆学校,2013(5):1-6.

[2]周福英.农村小学生厌学原因分析[J].教育探索,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