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治疗特点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治疗特点探究

张召敏

六盘水市第三人民医院  贵州省 六盘水市  553000

摘要:目的主要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方法选择在我院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治疗的5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方法,选择头孢替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作为抗感染药物,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利用0.5克的利福平、0.3克的异烟肼、1.0克的吡嗪酰胺以及01.0克的乙胺丁醇进行每日抗结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经过临床治疗后,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治疗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时的医护人员要及早发现,我及早诊断都好,在治疗慢阻肺的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抗结核治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帮助患者尽快恢复身心健康。

关键词:老年群体;慢阻肺;肺结核;感染患者;临床治疗

引言: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面对越发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人体免疫功能持续下降,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因为老年患者长期存在慢性咳嗽、胸闷、气喘等症状,所以很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等现象,导致疾病得不到有效治疗处理。在临床治疗诊断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为老年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一种,不管是死亡率还是发病率都非常高,因此目前医疗领域非常重视这类疾病,会根据现有治疗经验提出科学高效的主要手段。本文主要研究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治疗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在我院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的5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法原则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有28人。其中,对照组有男性15人,女性13人的年龄控制在59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22±1.3五岁;实验组有男性18人,女性10人,年龄控制在60岁到8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2.35±1.56岁。在实验中,有20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低热、食欲不振、咯血、乏力中的一项或多项,另外3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胸闷、气喘、咳嗽、课堂中的一项或多项。排除有系统疾病、血液疾病、合并严重脏器的患者,确保患者及家属拥有知情权,在参与实验前都会签订知情同意书。

1.2影像检查

在影像学检查中发现,虽然56例患者的胸前表现不一致,但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肺气肿,双肺中下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片状阴影。

1.3实验检查

在实验室检查中发现,有8例患者经过PPD试验呈阳性,有10例患者的结核抗体呈阳性,有5例患者的痰涂片为阳性;经过学期分析检测后发现,有8例患者出现了电解质紊乱,有18例患者出现了低氧血症的,有7例患者出现了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经过血液常规检查发现,有19例患者属于低蛋白质症或贫血症。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利用45毫克的沐舒坦雾化实施吸入治疗;第二,注射20毫升的生理盐水:第三,配合使用头孢替安、头孢曲松、头孢他啶等抗感染药物[1]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利用45毫克的沐舒坦雾化实施吸入治疗;第二,注射20毫升的生理盐水:第三,配合使用0.5克的利福平、0.3克的异烟肼、1.0克的吡嗪酰胺以及01.0克的乙胺丁醇进行每日抗结核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要认真检查记录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临床反应科学调整使用药物的剂量[2]。对复发患者而言,要利用力克肺、利福喷汀、左氧氟沙星抗结核进行治疗;对急性发作期患者而言,在抗老治疗时要选择解痉、平喘、抗炎等治疗方法;对低氧血症患者而言,要选择持续的低流量吸氧;对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患者而言,要按照患者身体素质科学使用二丙酸倍氯米松,避免激素产生不良反应,同时利用无创正压实施通气,通常会跟随患者的临床反应和血气情况调整时间[3]

1.5观察指标

研究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需要对比影像学检查结果。如果患者的双肺叶斑片状阴影全部消失,那么代表疾病治愈;如果患者的空洞被闭合,那么代表治疗有效;如果患者的双肺叶阴影以及空洞均没有任何变化,甚至还会出现其他症状,那么代表治疗无效。

1.6统计方法

在本文研究实验中,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数据,计量资料利用(x ± s)表示,选择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利用%表示,选择x2检验方法。如果P<0.05,那么证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对比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发现,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对比结果(%)

分组

数量

治愈

有效

无效

总体有效率

对照组

28

14

4

10

18(64.29)

实验组

28

20

6

2

26(92.86)

x2

33.329

P值

< 0.05

3.讨论

在老龄化数量持续增长中,老年群体患有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的概率越来越高。这类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指,老年群体的网状内皮系统呈现逐渐衰退趋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不断下降,气道在病发慢阻肺时间反复炎症后重建,气道内部黏液成分发生变化,在结核菌侵入黏膜表层后无法及时清除,因此相比,青壮年群体,老年群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概率更高。从临床治疗角度来看,医护人员在提供抗结核药物时,要严格遵循适量、早期、全程、规律、联合的基本原则,科学使用免疫调节剂,充分考虑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优先选择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进行治疗,最终根据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变化制定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

[4]。除此之外,为了避免结核反复,医护人员有要求患者长期用药,绝不能短期治疗,助于确保药物作用机制不会相互影响,避免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

结语

综上所述,本来研究以56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为例,分别进行常规对症治疗和每日抗结核治疗,最终实验结果证明药物选择要符合患者的病情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临床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刘任飞.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0):24-25.

[2]涂兵,张俊勇. 8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临床治疗体会[J]. 医学信息,2014(28):240-240. 

[3]唐伯瑜. 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治疗特点(附36例报告)[J]. 心理医生,2018,24(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