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通风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6
/ 2

煤矿安全通风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崔魁

341223198710023778

摘要:煤炭行业在保障国家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的重大保证。在煤矿生产中,通风系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影响着煤矿安全生产。煤矿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的手段进行调查和防范事故发生,采用适当的通风方法,有效防止安全事故出现。基于此,对煤矿安全通风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旨在提高煤矿通风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煤矿;安全通风;通风事故;防范措施

引言

煤矿开采是一项高危工作,近几年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出现,给国家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损失,所以加强煤矿的安全通风管理是很有必要的,这是国家一直关注的重点,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关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安全标准也越来越高,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性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而安全通风技术的加强,不仅可以给专业工作人员提供稳定的空气,还可以排出井下的有毒气体,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概率。所以,有效的通风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1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工作概述

安全因素是影响矿井资源开发利用的最重要因素,井下安全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与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密切相关。在煤矿资源开采过程中,应采取科学合理的通风方式,有效防止井下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把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有害粉尘和浓烟等废气以及物料等排入矿井外,从而确保井下气体质量和流通条件达到井下开采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井下的通风技术中存在一些隐患,部分企业利益至上,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导致了煤矿井下生产环境存在巨大威胁,并不利于煤矿行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2煤矿通风存在的问题

2.1通风系统不合理

在煤矿作业流程中必然要使用通风系统,各个煤矿所采用的通风系统是不同的,从而在作业中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当前,对于煤矿企业中的通风系统,并没有成熟的系统方案和配置方案,部分企业在设计与安装通风系统时并没有结合企业的实际开采环境,从而导致通风系统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好。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对煤矿通风系统的总体结构有了全新的要求。但是,当前部分煤矿企业的通风系统装备比较落后,现场使用性能不高,煤炭开采中面临一系列安全问题。

2.2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许多矿井通风安全事故的发生均是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引发的;同时,设备管理人员对通风系统管理的安全防范能力不足也是导致矿井安全隐患的重要问题。应对出现的问题做出针对性预防,从思想源头上防止出现对煤矿流通管理的松懈以及消极态度,规范并加强操作技术人员的主体意识,以便于对煤矿安全流通管理做出贡献。

2.3管理存在缺陷

在当前的煤炭行业中,部分煤矿企业过于关注经济效益,往往忽略了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没有对安全管理予以高度重视。对于煤矿开采作业人员而言,高效的通风管理是确保煤矿安全的基础,唯有注重通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健全,才可以保证井下作业在安全的前提条件下顺利开展。在具体的煤炭开采作业中,由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不足,且部分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存在较多缺陷,给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埋下了许多隐患,威胁着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给煤矿企业的高效经营也带来了风险。

3煤矿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

3.1完善通风系统

当前在煤矿开采工作中,必须建立健全煤矿通风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为井下工作环境提供新鲜的空气,同时清除煤矿开采中逸出的瓦斯或者粉尘,从而避免瓦斯和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在工作中,风速调整大多是利用一些通风设备进行的,比如风窗、风桥及密闭墙等。为确保对通风的有效控制,应科学合理地布置通风系统。同时,在作业面回采完毕后,要及时在采空区边界构建封闭结构,以避免因透风采空区内瓦斯进入巷道。另外,在掘进作业面还要选用适当的局部通风装置,并合理地布置局部通风系统,以免出现有毒有害气体回流问题。

3.2强化对作业人员的通风安全管理培训

在矿井通风事故预防工作中,煤矿企业应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技术培训工作,以提高通风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加强管理教学与技术的培训,进一步增加井下操作管理人员队伍素质。为保证煤矿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和通风事故防治效果,应注重加强操作管理人员的职工安全技术培训,以切实、有效的提高职工安全技术培训教育工作的成效和教学质量,保证通风管理的贯彻落实,以减少通风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的整个通风操作体系中,要提高设备的稳定性,主动监测井下空气质量和气温变动情况,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气候反常的情况,主动减少通风安全隐患,使安全危害减至最小化,以确保矿井的安全生产。

3.3加强通风安全管理注重研发通风技术

煤矿管理涵盖面较广,难以实现管理的快速改善和管理效率的迅速提高。要想降低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体系,要求煤矿企业按照安全准则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监管机关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降低煤矿违规操作情况发生的概率,保证煤矿生产的顺利进行。

当今,信息化管理水平逐步提升,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煤矿通风安全监督管理信息技术在通风监督管理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大对通风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力度,提升通风设备的稳定性,减少采矿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止出现重大安全事故,提升矿井作业人员的工作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使得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

3.4优化矿井下危险有害气体的检测与防治

有害性物质是矿井内通风事故产生的主要条件之一。在整个矿井开发的过程中,由于矿山内工作人员所挖掘的深度越来越深,导致了矿山内的有害物质逐渐上升,空气的成份也变得十分复杂。所以,应建立和执行合理的矿山通风安全管理方法,通过进行长期动态监测矿井下的空气成份及其地质环境变化趋势等,正确预测井下变化,以便提出针对性的通风安全预防措施。

在煤矿开发过程中,要注意对开发区的环境条件进行分析与掌握,从而针对性的设计矿井通风体系,并对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运用,通过科学的设计气体抽放体系,有效降低瓦斯爆炸事件的产生,建立与完善相应的生产设备,以提高矿井通风效率与产品质量。

煤矿企业更应加强对通风管理方面的安全投入,通过配置与完善各种类型的安全检测装置仪器,实时检测矿井通风情况,对矿井通风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通风管理装置的品质,确保通风设备符合实际的工作要求,面对问题立即预案,采取相应的应急对策。加快推动矿山通风监测体系的建立,提高监测系统的运行功能和管理水平,对矿山通风状况实施全方位的监测,可以提高煤矿开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3.5人工智能的合理运用

近几年,人工智能发展迅猛,不仅是一门新的科学技术,而且还在不断探索、开发、拓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以及应用系统。过去,我们认为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生活是一件非常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随着近几年的发展,我们发现许多想法已经变成了现实。因此,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将会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安全管理系统,从而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升安全管理的效率。

结语

在矿井通风安全监督管理与事件预防的过程中,其安全管理问题十分重要。煤矿安全通风管理中事故的多发致使安全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应注意对事故中产生的问题因素做好把握,并针对性的进行安全管理,防止事故和问题的再次产生,进行合理的防范并采取控制措施,从根本上杜绝安全隐患;要结合规章制度,培养作业人员素质,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等,来进一步提高矿井内通风设备的性能与管理水平,更好地适应矿井开采的现实要求,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张俊涛.煤矿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1(5):104-105.

[2]康艳伟.煤矿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预防[J].能源与节能,2022(9):17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