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制增强黄药子止咳功效并降低毒性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4
/ 2

炮制增强黄药子止咳功效并降低毒性的作用

余建军

宁乡市资福镇卫生院 湖南宁乡  410625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及其毒性经不同方法炮制后的变化。方法:将黄药子进行不同炮制处理,包括清炒、酒炙、甘草煎汤炙和当归煎汤炙,然后将其连续灌服给小鼠7天。通过浓氨水引起小鼠咳嗽的实验来评估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药子止咳功效的作用。检测小鼠血液和肝脏的指标,来评估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药子毒性的作用。结果:与未炮制的黄药子组相比,甘草煎汤炙和当归煎汤炙组使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长且咳嗽次数更少。ALT和AST水平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降低,T-SOD、GST、CAT、GSH和GPx水平显著增加。与当归煎汤炙组相比,甘草煎汤炙组的咳嗽次数更多。清炒和酒炙组使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短且咳嗽次数更多。对血清AST和ALT、肝组织MDA、T-SOD、CAT、GSH和GPx等指标无明显影响。酒炙处理后,仅对肝组织中的GST水平有显著逆转作用,而清炒处理后对GST水平无显著逆转作用。结论当归煎汤炙和甘草煎汤炙处理能增强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并降低其对肝脏的毒性。这可能是因为它们能抑制肝脏的氧化损伤并增强抗氧化能力。而清炒和酒炙处理对黄药子的止咳功效只有一些效果,没有增强或减少毒性的作用。

关键词:炮制黄药子;清炒黄药子;甘草煎汤炙黄药子;当归煎汤炙黄药子

引言:黄药子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祛痰、止咳的功效[1]。然而,黄药子含有的黄药子碱具有一定的毒性。黄药子的毒性主要体现在黄药子碱上,过量或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头晕等[2]。严重中毒可能导致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甚至死亡。为了减轻黄药子的毒性,中医会对其进行炮制处理,认为适当的炮制可以减轻毒性,甚至增强疗效[3]。本实验旨在评价不同炮制方法对黄药子止咳功效及咳嗽病理状态下肝毒性的影响。考察了当归制、甘草制、炒制、酒制等方法。结果如下。

1材料

药物和试剂:黄药子饮片、当归饮片、甘草饮片、克咳片(KK)、羧甲基纤维素钠、浓氨水、95%乙醇等。实验仪器:远红外干燥箱、旋转蒸发仪、高速中药粉碎机、酶标仪、分析天平、水浴锅和低温高速离心机。实验动物:SPF级KM小鼠70只,体重在18-22g之间(实验前已接受适应性饲养)。

2方法

2.1制备黄药子炮制品

(1)清炒法(FD):①预热炒锅,将200克黄药子饮片放入炒锅内。②用文火进行炒制,炒制约10分钟,直到黄药子饮片微褐色。③取出炒制后的黄药子饮片,放凉即可得到清炒黄药子(FD)炮制品。

(2)酒炙法(WD):①取200克黄药子,加入20克黄酒,充分拌匀。②将拌匀后的黄药子闷透,约60分钟。③预热炒锅,将闷透的黄药子饮片放入炒锅内。④用文火进行炒制,炒制约15分钟,直到黄药子表面干燥。⑤取出炒制后的黄药子饮片,放凉即可得到酒炙黄药子(WD)炮制品。

(3)制备甘草煎汤炙黄药子(LD)和当归煎汤炙黄药子(AD)炮制品:①称取甘草饮片和当归饮片各20克,分别加清水煎煮3次。②将煎煮后的药液进行离心,离心速度为4000r·min-1,离心时间为15分钟,取上清液。③将上清液浓缩,并用清水补足至质量浓度均为0.6g·mL-1的水煎液。④取黄药子2份,每份200克,分别加上述质量浓度均为0.6g·mL-1的甘草水煎液和当归水煎液各33.3毫升,充分拌匀。⑤将拌匀后的黄药子闷透,约60分钟。⑥将闷透的黄药子放入炒锅内,用文火进行炒制,炒制约15分钟,直到黄药子表面干燥,呈黄褐色。⑦取出炒制后的黄药子,放凉即可得到甘草煎汤炙黄药子(LD)和当归煎汤炙黄药子(AD)炮制品。其中,每100克黄药子使用甘草或当归的量均为10克。

2.2制备黄药子生品及其各炮制品提取物

称取相应的药材各10g,包括黄药子生品、清炒黄药子、酒炙黄药子、甘草煎汤炙黄药子和当归煎汤炙黄药子。然后使用95%乙醇作为溶剂,按照一定的溶剂与药材比例混合。接下来,将混合物放入回流装置中进行回流提取,提取时间一般为1-2小时。提取完成后,过滤并收集过滤液。最后,对收集到的过滤液进行减压浓缩,去除溶剂,并进行烘干或真空干燥,最终得到黄药子生品(RD)及其各炮制品的提取物。

2.3动物实验方案

根据均衡随机原则,将70只SPF级小鼠分为8个组,分别是正常组、浓氨水致咳组、KK组、RD组、FD组、WD组、LD组和AD组。根据中药学教材中黄药子的剂量换算,给药剂量相应调整为小鼠剂量。各组小鼠连续灌胃给药7天,每天1次。末次给药后进行浓氨水致咳实验和止咳实验。实验结束后,采集血样和肝组织样本进行相关指标检测。所有指标在取材后的1个月内完成检测。

2.4统计方法

在该实验中,使用均值±标准差 (x ± s) 来表示各组的数据。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多组间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 方法。如果方差齐性,使用最小显著性差异 (LSD) 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如果方差不齐性,使用Dunnet's T3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统计学上,当P值小于0.05时,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3.1对黄药子进行炮制能够增强止咳功效

RD、WD、LG、AD和KK给药后均显著延长了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并显著减少了咳嗽次数。止咳率在不同给药组之间有所差异。与RD组相比,LG、AD和KK组对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长,咳嗽次数更少。与AD组相比,其他炮制品(FD、WD和LG)使浓氨水致咳小鼠的咳嗽潜伏期更短,咳嗽次数更多。与AD组和KK组相比,FD组对咳嗽潜伏期和咳嗽次数没有明显影响。具体结果见表1。

3.2对黄药子进行炮制能够降低毒性

通过对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吸入浓氨水对小鼠的血清生化指标AST和ALT水平没有明显影响。给予止咳阳性药物KK干预后,浓氨水致咳小鼠的血清AST和ALT水平也没有显著影响。然而,给予RD及其炮制品FD、WD、LC和AD干预后,会导致氨水致咳小鼠的血清AST水平显著升高,其中RD及其炮制品FD和WD还会导致氨水致咳小鼠的血清ALT水平显著升高,而炮制品LC和AD对血清ALT水平没有明显影响。与R组相比,炮制品LG和AD干预后可以明显降低黄药子引起的氨水致咳小鼠的血清AST和ALT水平,而炮制品FD和WD对这两个指标没有明显逆转作用。炮制品LG和AD的干预后,血清AST和ALT水平在这两组之间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具体结果见表2。

表1黄药子炮制前后对浓氨水致咳小鼠咳嗽潜伏期、咳嗽次数的影响(x±s)

组别

给药剂量(g/kg-1)

咳嗽潜伏期(s)

咳嗽次数

止咳率(%)

CAW

-

9.12±3.15

55.64±5.32

-

KK

1.4

22.32±2.87bd

37.12±3.05bd

35.2%

RD

1.7

16.31±4.48b

50.30±7.63a

10.3%

FD

1.7

14.59±2.56bf

53.00±5.58f

7.1%

WD

1.7

16.17±2.14be

50.10±4.77bf

11.8%

LD

1.7

18.39±5.23bc

44.00±5.37bce

23.1%

AD

1.7

19.65±3.14bd

39.00±4.42bd

32.2%

注:与浓氨水致咳组比较,aP<0. 05,bP<0. 01;与RD组比较,cP<0. 05,dP<0. 01;与AD组比较,eP<0. 05,fP<0. 01

表2黄药子炮制前后对浓氨水致咳小鼠血清 AST 和 ALT水平的影响

组别

AST / U·L-1

ALT / U·L-1

CAW

86.13±10.11

13.50±2.10

KK

82.20±17.53

14.64±4.40

RD

83.91±10.31B

14.25±2.79B

FD

142.73±18.62BE

28.18±4.15BF

WD

138.7±26.07B

26.87±5.17AF

LD

123.22±11.42BC

25.17±4.05D

AD

120.21±27.61BC

18.92±3.06D

注:与浓氨水致咳组比较,AP<0.05 ,BP<0.01;与RD组比较,CP<0.05,Dp<0.01;AD组比较,EP<0.05,FP<0.01

4讨论

黄药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然而,长期或过量使用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炮制黄药子是一种常用的方法,旨在增强功效并降低毒性。本研究选择了四种常见的炮制方法,结果显示当归煎汤炙和甘草煎汤炙处理能增强止咳功效并降低肝脏损伤。清炒和酒炙处理的效果较差。综上所述,当归煎汤炙和甘草煎汤炙炮制在增强黄药子止咳功效并降低毒性的作用方面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张盼盼,仵琼,葛肖肖,王乐,张雨轩,谢允东. 黄药子毒性成分及其致毒机制研究进展[J]. 现代中医药,2023,43(02):8-12.

[2]巫晓慧,王君明,刘晨,张胜楠,崔瑛,曹灿. 炮制增强黄药子止咳功效并降低其毒性的研究[J]. 中国药学杂志,2020,55(10):817-823.

[3]王君明,巫晓慧,刘晨,张月月,崔瑛. 黄药子毒性、配伍及炮制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9,30(10):2480-2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