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4
/ 4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

卫珊

核工业四一七医院   心内科   陕西省   西安市   710600

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是否满意的因素。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设定为对照期,期间本院心内科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服务;将2021年6月~2022年6月设置为观察期,期间为患者提供综合优质护理服务。从两个时期内分别选择100例住院患者,比对两个时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将包括心内科病房环境、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在内的7项护理细节交由两个时期患者评估,由患者给出“是否满意”的评价。根据结果筛选出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初级影响因素。之后将这些因素设置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P<0.05可判定为独立风险因素(真实影响因素)。结果:①观察期内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达到100.0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②初筛结果显示,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5项护理细节为初级影响因素。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上述5项因素均为独立影响因素,即均为真实影响因素。结论:针对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综合优质护理方法,侧重各项护理细节,更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综合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影响因素

0.引言

为心内科住院患者提供综合优质护理服务,不仅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拉近医患关系,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对医疗服务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1]。若要达到上述目的(即收获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理人员必须首先理清导致患者对护理工作“不满意”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以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为例,重点比对常规护理与基于“以患者为本”的综合优质护理的差异性,评估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现对研究过程及比对结果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综述

本院心血管内科在2020年5月~2021年5月,针对住院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采用基于“以患者为本”理念创建的全新综合优质护理模式。将前者设置为对照期,将后者设置为观察期。分别从两个时期内,选择100例住院患者,以此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纳入标准:(1)确诊为各类心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内膜炎、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等),且在本院接受治疗并住院观察的患者;(2)拥有正确逻辑分辨能力、掌握基础医学常识,在治疗期间能够与医护人员正常交流的患者;(3)所患心血管疾病病情相对较轻,在本院住院观察治疗后,可基本康复的患者;(4)临床诊疗资料较为完善,足以支撑本研究有效开展的患者。

患者排除标准:(1)合并非心内科重症疾病的患者(如恶性肿瘤疾病、身体因遭遇交通事故等而受到机械性损伤的患者);(2)因患有精神障碍类疾病,导致无法有效控制自身情绪,无法与医护人员进行最基本的交流的患者;(3)由于缺乏基础医学常识,住院治疗期间多次出现违反医学常识行为,且在医护人员已经多次严正告知、提醒的情况下,依然拒绝接受正确建议,坚持自身错误想法的患者(比如医护人员已经告知患者将要在XX日期接受一项检查,检测日前一日再三叮嘱禁食禁饮时间及其他注意事项,但患者坚持“检查前不吃东西,没有体力不好”等错误认知,导致检查无法正常进行或检查结果有误等)。

为防止两个时期内的患者因为个体性差异导致研究结果准确率不达标,故在选取患者时,研究组成员重点筛查患者的性别、年龄、所患心血管疾病及病程等基线资料,最终分布情况以及比对结果如表1所示。从中可以看到,两个时期内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指从开始出现相关症状,到前来本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历程)、所患疾病分布情况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可开展比对试验。

表 1 两个时期内各10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基线资料分布及比对结果

基线资料

观察期(100)

对照期(100)

t值/x2

P值

性别

53

52

0.020

0.887

47

48

年龄(岁)

区间

22~63

21~64

0.095

0.924

均值

41.63±3.69

41.58±3.75

病程(d)

区间

2~10

3~11

0.584

0.560

均值

3.96±1.06

4.05±1.12

所患疾病

冠心病

34

33

0.115

0.990

缺血性心脏病

20

19

心律失常

20

20

其他

26

28

1.2研究方法简析

研究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步,向两个时期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对本院心血管内科为其提供的护理服务进行主观评价并打分。第二部,将两个时期内患者认为护理服务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内容项设置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认影响患者对心内科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独立风险因素

[2]

两个时期内,本院心血管内科为住院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存在差异性。具体而言:其一,对照期内,为住院患者提供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包括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告知患者住院期间、接受治疗期间、接受相关检查前后的注意事项等。其二,观察期内,基于“以患者为本”理念,重新制定护理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的方法,具体要素如下:

(1)基本护理。患者接受医师建议,决定住院治疗之后,立刻为患者指派责任护士,在患者住院期间全程对接患者。如日常与患者交流、解答患者提出的基础问题等,涵盖所有对照期内的护理内容。

(2)心理护理。在很多患者的认知中,诸如“心脏病”、“心血管病”等均属于“十分严重的疾病”,甚至会与“生命安全”划等号。基于此,患者本人及其家属难免滋生消极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告知患者其所患心血管疾病的类型、诱发原因、严重程度、是否能够治愈等患者最为关心的内容。需要注意,护士在于患者交流期间,应尽量避免使用专业性较强的词汇以及英文单词,而是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话术、形象生动的描述方法,将重要信息及时传递给患者。考虑到不同患者在学历、信息接收能力方面存在差异性,故护士在于不同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应提前了解患者的综合特点,进而选用最合适的交流方式。有些年级较大及缺乏认知的患者会多次询问相同的问题,护士每一次都应以“第一次告知患者”的态度,以极大的耐心、极其专业的职业素养回答患者的问题,不得流漏出一丝一毫的“不耐烦”情绪,不可出现“声音过大”的行为,避免患者受到消极影响。

(3)饮食护理。很多心血管患者在发病前长期处于饮食不健康、不规律的状态,比如平时不注意控油、控盐、控糖,导致血压、血糖、血脂出现问题,最终作用在心脏及心血管之上。因此,护士应当结合患者的饮食习惯,帮助其制定科学的食谱。比如相关原则如下:其一,尽量减少盐分、油分、糖分、脂肪摄入量;其二,不可长时间仅以大米、白面作为主食,而是应该搭配五谷杂粮等高纤维食物;其三,少吃动物内脏、带壳类海鲜等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应多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鸡肉、鱼肉、乳制品及豆制品等;其四,应多食用新鲜瓜果、蔬菜,确保每天都能够充足摄入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其五,务必叮嘱患者严格戒烟戒酒[3]

1.3观察指标界定

(1)按照下列标准,直接比对两个时期内的患者对本院心内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①非常满意。患者认为自身在住院治疗期间,护士为自己提供的各项护理均十分到位,护理细节全部“拉满”,无可挑剔,自身充分感受到了作为患者的尊严。

②基本满意。患者基本认可护理工作,但认为护士在某些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比如为自己提供的心内科医学手册还可以更加“通俗易懂”,从而便于自己掌握更多的知识等。

③不满意。患者完全不认可护理工作,认为各项护理细节均没有做到位,完全没有达到自身预期。

总满意率计算方法:(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每个时期患者总数×100%。

(2)向患者列出各项护理细节,由患者给出“是否满意”的回答。包括心内科病房环境、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

(3)将评估指标(2)中出现评估差异的内容设置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风险因素(即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真实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产生的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针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所有结果均以“±s(均数+标准差)”的形式予以呈现;针对计数资料行“x2”检验,相关结果以“n(%),即例数(百分比)”的形式呈现;如需对数据进行比对且P<0.05时,表明比对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需要进行独立风险因素分析的基本因素应被设置为自变量,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行分析,如果P<0.05,表明该基本因素属于独立风险因素。

2.结果

2.1两个时期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观察期内10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持有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态度的人数分别为45例、55例,0例,总满意率达到100.00%(100/100);对照期内100例患者对应的态度持有数量分别为28例、47例、25例,总满意率为75.00%(75/100),x2=28.571,P<0.001。

2.2两个时期患者对各项护理细节的满意度对比

观察期患者对心内科病房环境、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共计7项护理细节均感到“满意”;对照期患者对“心内科病房环境”、“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两项护理细节感到“满意”,对其他5项护理细节感到“不满意”。由此可见,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5项护理细节是经过初步评估后筛选出的“能够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初级影响因素(单风险因素)。

2.3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独立风险因素分析结果

将2.2中筛选出的5项单风险因素设置为自变量,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中可以看到。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5项护理细节均为影响心内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独立风险因素,即这5项护理细节会影响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表 2 单风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风险项

β值

Waldx2

P值

OR值

95%CI

健康指导是否到位

0.536

13.354

0.002

0.869

0.249~1.156

医护人员的态度

0.634

22.363

0.001

0.964

0.343~1.253

医护人员的责任心

1.574

33.463

<0.001

2.463

0.854~0.563

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

0.896

13.114

0.021

0.436

0.076~0.624

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

1.636

14.529

0.016

0.139

0.094~0.246

3.综合讨论

在临床上,与心脏及相关血管有关的疾病被统称为心血管疾病,包括各类心脏疾病、动脉疾病、循环系统疾病等。在全球范围内,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5]。据统计,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数量已经接近3亿,每年都有大量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总体来看,除了急性心肌梗死等少数心血管疾病急性发作具有较高的致死率之外,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休养后,均无生命危险(但由于患者基数较大,故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患者数量依然数以百万计)。为提高对心血管病住院患者的治疗效果,必须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最终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满意,进而以积极、愉快、乐观的心情与态度应对疾病、面对日后的生活。

针对心血管内科患者进行护理时,医护人员必须重点考虑患者的特点——由于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故应当确保患者的情绪尽量处于平稳状态。一旦患者情绪亢奋,会导致血液流动速度加快,进而使血压异常升高,有极大可能加重病情。从这个角度来看,心内科护理工作的原则应该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医护人员在与患者交流时应保持极大的耐心。其二,医护人员应懂得“换位思考”,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其三,医护人员需为患者提供充足的帮助,使患者在生理、心理两个方面同时得到慰藉。

在护理模式选择方面,心内科需要基于“以患者为本”理念,为患者提供综合优质护理服务[6]。比如运动相关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等均属于“基础护理内容”。护士需要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认知水平,灵活调整与患者交流的方式,使患者在心情愉悦的状态下接受自己的建议。比如运动护理方面。在生活中不乏如下案例:某些50岁以上的人长年坚持锻炼,身体素质较强。但某一天突发疾病,进而迅速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各项功能会逐渐下降。因此,年龄越大,越不适合参加高强度锻炼。如在40岁、45岁尚可参加马拉松长跑,但到了50岁之后,依然可以选择跑步锻炼形式,但每一次的跑步时长、跑步速度均应相应地下调,不可使身体过度应激。护士需要将上述内容告知患者,且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不以为意或是有“逞强”的趋势,应立刻采用适当方法帮助患者提高警惕。在日常生活护理方面,护士应告知患者养成正常、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做到不熬夜、早睡早起,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增减衣物,在出现任何不适感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不可“硬抗”。其三,情绪控制护理。有些患者难以有效控制自身情绪,遇到事情之后,过于开心、暴怒、悲伤、消极等情绪均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基于此,护士应结合患者性格特点,帮助患者寻找转移注意力,保持情绪稳定性的方法。比如一些患者喜欢听音乐,则可为其播放轻柔、舒缓旋律的音乐;还有一些患者本身存在写书法、钓鱼等兴趣爱好,护士应该予以鼓励,使患者修身养性,避免微小事物便导致其情绪失控。

在具体护理期间,护士提前了解患者的个体化差异,进而对每一名患者,制定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护士需要注意,有些患者脾气古怪、对疾病及治疗、护理工作的认知水平较为有限,这些因素均可能对临床护理工作造成困扰。基于此,护士必须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本着“以患者为本”的原则,注意自身态度,体现自身专业性,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使患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充分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的善意。

总体来看,注重各项护理细节,与患者进行充分、畅快的交流,使患者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爱之情,更容易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健康指导是否到位、医护人员的态度、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医护人员的沟通技巧、医护人员解决问题的效率5项护理细节是心内科住院患者更加关注的事项,也是决定患者是否认可护理工作的关键因素,故心内科医护人员必须对此提高重视。

参考文献:

[1]Li Dayan,Liu Yue,Pan Miaodan,etc. Application and Effect Evaluation of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in Nursing of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Contrast Media & Molecular Imaging,2022,2022.

[2]Gerges Sarah,Hallit Souheil. Pros and cons of telemedicine: implications in cardiology and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Future Cardiology,2022,0(0).

[3]Thackeray James T.,Hess Annika. Good Things in Small Packages: Growth and Potential of Theragnostic Platforms in Cardiovascular Medicine[J]. Circulation: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22.

[4]杨世玉,龙远雄,雍苏南,彭廷云. 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21,18(12):65-68.

[5]李玉蕊. 优质护理对心血管内科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0):66.

[6]顾晓燕. 常规护理+心理疏导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