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3
/ 2

浅谈环境工程管理

兰德辉

身份证号:350824199308231477

摘要: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环保工程是一项长期发展的工程,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成效,同时提出环境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本文针对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环境工程;施工管理;环境监理

前言

环境工程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果我们不重视环境工程,生态环境将逐渐失衡,人类将失去家园。因此,政府、企业和个人应该共同努力,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贡献,开创环境工程的新局面。

一、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不完善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工作发展较快,环境工程管理也随之有了较快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环境工程管理的制度、流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足。虽然可以参考发达国家的环境工程管理制度,但是我国有具体的国情,完全套用国外的模式并不能很好地解决国内目前存在的问题,需要相关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组织制定适合我国各地国情的环境工程管理制度。

(二)专业组织不足

目前,大部分环保专业软件仍依赖于国外发达国家,国内主动研发这方面的机构较少。

对于企业来说,环境工程管理在短时间内并不会给他们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反而会增加公司的成本,在实际操作中,也不愿意开展这项工作,导致环境工程管理市场长期得不到有效开展而逐渐壮大,专业的环保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研究和建立环境工程管理体系,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三)人才缺乏

由于我国环境工程管理发展缓慢,虽然综合性大学都开设了环境专业,但是开展环境工程管理课程的学校较少,环境工程管理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这也导致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较少。当前社会这方面的人才紧缺,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大多是毕业后再接触、学习、工作这方面的知识,不得不从头摸索。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涉及的知识面广,需要的人才全面,这就加大了人才培养的难度,拉长了人才培养的周期,也使得想进入这个行业的人望而却步。

(四)项目管理制度不规范

目前,工程建设过程中与环保相关的工程管理,只有环保监理开始逐步发展,其他环保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较少,且从事环保工程管理工作的人员多为其他工程管理人员兼职。在实际工程管理过程中,没有形成环境工程管理意识,只注重工程质量,却忽视了环境工程管理。

(五)环保意识不足

虽然国家大力宣传环保工作,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不管是企业还是地方政府,很多时候还是偏重于经济发展,对环保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够。企业从投资资金和运营成本考虑,很少主动为内部人员提供环保方面的培训机会,往往等到项目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后才考虑采取补救措施。

二、环境工程管理对策

(一)加强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

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并提供必要的平台和资金支持。相关部门可以将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建设纳入示范城市或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制定考核机制和指标,促使地方政府重视环境工程体系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应设立环境工程管理课题,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保障,并对参与企业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对于大型建设项目来说,环境工程管理体系应该是项目建设的必备要素之一。环境工程管理作为项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能够高效率、高质量地运行建设项目。

充分发挥管理部门的职能,特别是对于市政工程,政府应鼓励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环境工程管理制度,必要时作为参与市政工程的条件之一,以此鼓励环境工程制度的建设。

(二)加强环境监理

目前,大部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缺乏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或者开展不完善。

环境监理是一项新的工作,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进行监理实施。现阶段,环境监理的实施主要集中在少数大型项目和一些政府项目上,没有实施环境监理工作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环保投诉的问题、 因此,建议在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中对环保监理的内容进行明确,督促建设单位重视工程项目的环保监理工作,确保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按照相关要求实施环境保护,以规范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环保行为。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环保行为。

虽然环境监理并不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强制性内容,但鉴于此项工作对我国目前工程实施过程中环境监理发挥的重要作用,开展环境监理可以大大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后续的环保三同时验收工作,建议将环境监理纳入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议将环境监理纳入环境工程管理体系,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专业人才培养

支持重点院校开展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试点工作,在大学阶段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加强大学阶段的专业实习,让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同步积累专业经验,同时可以根据社会实践和学生的反馈完善环境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使环境工程管理专业更加贴近实际应用。学校还可以根据本科、研究生、博士等不同层次梯度培养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以满足不同岗位的需要。学校通过优化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措施,使环境工程管理专业朝着专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学生也能很快适应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要求。

从事环境工程管理工作采取持证上岗制度。针对现有的工程管理和环保相关工作人员开展环境工程管理专业培训,结合他们以往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对高等院校的环境工程管理知识体系进行优化,提高环境工程管理培训的社会化程度。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快速增加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数量,缓解当前环境工程管理人才供需矛盾。

(四)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容量已经接近饱和,部分地区由于环境承载能力的减弱,导致了一系列恶性的环境问题,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目前,公众的环保知识和意识还有待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应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广大群众的意见,及时研究和讨论环保问题,及时向公众宣传和公示相关内容,让公众参与进来,使公众的环保意识逐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可以更好地配合政府部门做好环保工作。

近年来,环保政策文件出台的频率越来越高,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涉及到环保工作的方方面面。地方环保部门应积极开展环保知识讲座和培训,定期为园区企业开展环保政策分析、解读、答疑会,使企业及时了解国家环保政策和先进环保技术。

结束语

环境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可以使工程管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环境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可以提高工程建设人员的综合素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和环境风险,改善公众的生活环境,实现社会的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韩雪.浅谈环境工程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8).DOI:10.3969/j.issn.1673-1328.2015.08.053.

[2]向春馨.浅谈环境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文摘版)[2023-07-25].

[3]郭润林.浅谈环境工程管理现状及优化对策[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1(5):2.

[4]孙晓阳,曹善杰.试论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2021.DOI:10.12254/j.issn.2096-6539.2021.0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