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科普系列之-发病原因及防护指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高血压科普系列之-发病原因及防护指南

李重生

南召县太山庙乡卫生院  :河南省南阳市 474673

摘要:高血压的真实危险是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伤害,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比如,脑卒中是一种恶性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即便病人能活着,大部分人也有可能瘫痪。高血压患者患卒中的几率较高。高血压病人是有一定程度的病理性动脉硬化的,比如,在脑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情绪激动、突发事件、剧烈运动等原因,血压会突然上升,从而引发中风。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人,如过度劳累或愤怒,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疲劳和其他症状,应该对中风有很大的怀疑。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发病;治疗;控制

1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健康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最为普遍。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变化以及人口的不断老化,我国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防治高血压已经成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手段。高血压的真实危险是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伤害,造成脑卒中、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比如,脑卒中是一种恶性的疾病,死亡率很高。即便病人能活着,大部分人也有可能瘫痪。高血压患者患卒中的几率较高。高血压病人是有一定程度的病理性动脉硬化的,比如,在脑动脉硬化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在情绪激动、突发事件、剧烈运动等情况下,血压会骤增,从而引发中风。所以,患有高血压的人,如过度劳累或愤怒,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麻木,疲劳和其他症状,应该对中风有很大的怀疑。要及时就医,避免耽误治疗。高血压病人的四肢、手指、脚趾突然发麻,行动受到限制。这种麻痹会蔓延到身体的其它部分,严重的甚至会造成瘫痪,必须马上进行治疗。高血压的症状有头晕、失眠等。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变化可导致高血压的前期征兆。当妇女突然蹲下或站立时,这种情况更为显著。失眠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高血压的早期症状主要是由脑皮质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如果你经常半夜一个人长吁短叹,晚上睡觉时还会做各种各样的恶梦,那就有可能是高血压。

2高血压患者四项注意

2.1避免出现低血压

血压过高或过低会降低大脑、心脏和肾脏的供血,从而引起心绞痛、肾衰竭和缺血性卒中。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师的指示,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添加药物。

2.2注意服药对血压峰值的影响

杓型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在早上9~11,下午3~6,夜间血压最低;所以,在正常血压两个高峰到来前,一天三次或者在高峰出现前半个小时内服一剂,就能有效地控制血压的上升。轻度高血压的病人最好不要在睡觉之前服药。

2.3定期检查血脂浓度

平时要定期做血脂的检测,然后再根据最后的检查结果来决定用药。有些人认为,经过6周的高血压治疗后,血脂水平不会上升,说明该药物安全、合理、有效,可以持续使用。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其它的药物。

2.4选适合自己的药

降压药有很多种,有多种适应症。应该按照医生的意见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随便乱用。

3高血压的防治

3.1高血压预防

高血压的防治要注意加强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体重、增加体育活动、戒烟限酒等。《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14]就中国20岁及以上人群的饮食、体育活动、吸烟、饮酒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促进居民积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防止心血管代谢疾病,推进“健康中国”的实施。近几年,国家开展了“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国家基本健康服务”、“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健康生活方式”等多个项目,建设健康社区、健康单位、学校、餐厅、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等支持性环境,开发健康适宜技术与工具,例如控油壶、限盐勺、体质指数尺、计量酒杯等,并在各地实施过程中因地制宜探索健康新模式,包括健康厨房、吃动平衡、维持健康体重等专项活动[15]。中国高血压规范化治疗的人数在2010~2016年间呈几何倍数上升,从2010年的4215.9万例增至2016年的9023万例,其中高血压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比例为70.31%。

3.2高血压治疗

高血压的基本目标是减少心脏、肾脏、血管和心脏的并发症,减少其死亡率。改善生活习惯是治疗高血压的根本,应该贯穿于治疗中。《中国高血压指南2018年修订版》[17]提出了一个更为积极的降压原则:普通高血压病人降到低于14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药物治疗,部分高危和极高风险的病人,可以降低到130/80mmHg;同时,多药联合疗法的患者血压水平也相应下降,对于140/90mmHg以上的患者,可以开始低剂量联合用药;重点是尽早达到标准,并在4个星期或12个星期之内把血压降低到预定值。CHIEF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心血管风险因子时,低剂量联合用药能显著降低血压,并能显著改善高血压的控制效果[18]。目前,国内尤其是基层医院的高血压病人,仍然以单一用药为主。定期测量血压,及时发现高血压是预防和治疗的首要措施。CCDRFS的结果表明[5]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3个月内测得的血压为47.5%。结果显示,非高血压人群三个月血压检出率为41.9%,女性较男性高,城镇为城镇,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华东地区的血压测定值较其他区域高(P=0.0198)。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测定率为89.0%(95%CI88.2%~89.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提出,对所有人群进行免费筛查,可以建立“第一次测量血压”机制,并为其它可能的血压测量提供条件。将高血压防治纳入日常诊疗工作。运用各种方法,加强病人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护理。在有条件的地区要适当推广使用家用血压技术。国家基础保健服务可降低血压>140/90mmHg;;如果可以耐受药物治疗,部分高危和极高风险的病人,可以降低到130/80mmHg;同时,多药联合疗法的患者血压水平也相应下降,对于140/90mmHg以上的患者,可以开始低剂量联合用药;重点是尽早达到标准,并在4个星期或12个星期之内把血压降低到预定值。CHIEF的研究显示,在中国有心血管风险的中老年高血压病人中,初次低剂量的联合用药能显著改善血压,并能显著改善其血压控制效果[18]。

4高血压控制策略成本-效益分析

中国2013年医疗支出总额达31869亿元,其中6.6%是由高血压引起的。通过对高血压人群的标准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高血压病人的平均用药成本,减少26元和245元的平均住院费用,节省了每年210元。中国高血压人群健康管理年人均800元的投入可以带来积极的净收益,即投入大于投入。基于2015-2025年中国心血管疾病政策模式[23],对于已经存在的CVD及未发生心血管疾病的I期和II期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降低80.3000个CVD事件(69.0万个卒中和113,000个缺血性心脏病),以及120万个QALY。另外一份研究显示[24]中国,若采用美国心脏病学会(AHA)/美国心脏病学会(ACC/AHA)(ACC/AHA)在2017年颁布的《成人高血压诊疗指南》,并实现了当前的降压治疗,将为中国带来427亿美元的治疗成本,而降低CVD疗法的花费将降低37.7亿,同时预防1410,000由于残疾造成的寿命损失。

5结语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非传染病,它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威胁,是全球最大的疾病,也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我国农村地区,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都比较低,而基层已成为高血压的主要战场。此外,高血压“后备力量”血压偏高的人群已经达到50%以上,青少年高血压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今后的高血压防治工作将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要全面掌握中国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和发展趋势,制订科学、实用的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梅,吴静,张笑,等.2018年中国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与控制状况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21,42(10):1780-1789.DOI:10.3760/cma.j.cn112338-20210508-00379

[2]袁姣,武青松,雷枢,等.我国中老年人群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20,23(34):4337-4341.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0.00.285

[3]李奇蒙,赵斌.我国老年人群高血压长期流行趋势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16):2692-2693.DOI:10.11655/zgywylc2020.16.010

[4]刘淼,王建华,王盛书,等.中国高龄老年人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及其控制情况[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9,40(3):290-295.DOI:10.3760/cma.j.issn.0254-6450.2019.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