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工程测绘中GPS测绘技术应用

陈会波

371121198610080211

摘要:在工程项目施工勘测的阶段,GPS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公路工程勘测方法变化,其施工技术也成功地取代了传统勘测方法,成为工程项目地理信息三维坐标获取的重要手段,在工程测绘数据化与自动化的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就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进行入手,对工程测绘中的GPS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绘;应用

1GPS测量原理

在GPS测量系统当中,接受、数据传输设备、软件是其主要组成部分。载波相位观测是RTK测量技术的依据,在野外进行测量作业的过程中,测量的精度可达到厘米级,也就是说其精度非常的高。在利用GPS测量系统进行测量作业时,其主要的测量流程是首先在基准台上面设置一台GPS-接收机,当移动站的接收机接收到了卫星信号时就通过专业的数据传输设备激昂观测让数据传输到系统的移动站台当中,移动站台通过无线设备接收数据之后就对其进行快速和准确的计算,之后将计算出的三维坐标显示出来,并且体相对应的定位原理来解算整周模糊度的未知数。测量人员子测量作业中使用GPS测量技术只需要将其进行初始化,之后就能够得到相对精准的观测点坐标。

2GPS定位系统的特点

2.1定位精度相对较高

在工程施工测量过程中,应用GPS技术能够有效的提升其测量基线的精度,而GPS静态也会有所提升。GPS实时动态化定位的精度将会得到显著的提升,达到厘米级的定位精度,基本上能够满足工程施工测量的要求,大型建筑物以及构筑物的变形监测主要是采用了特殊观测的措施,精密星历、适当数据处理模型、软件之后,平面精度能够达到亚毫米级,高程精度能够稳定在1毫米左右。

2.2观测时间相对较短

GPS技术的定位耗时相对较短,实时了动态化定位模式就能够在几秒钟就完成流动站4分钟所完成的观测,提升测绘效率。应用了GPS技术观测站间是不需要进行通视的,只是要求观测站在15°以上的空间有着开阔性,进而有效的降低了观测环境与通视条件的限制,缩短测量的时间、经费,使得其观测点选择更加灵活。

2.3自动化的水平较高

在现阶段,我国GPS接收机已经向操作简单化与体积小型化的方向发展,在观测的时候,观测人员只是需要将天线进行整半或是对中,就能实时自动化观测,之后经过数据处理软件,实现数据实时的处理,进而获取了三维坐标,其他观测的工作主要是由机器自动化所实现的。

2.4全球全天候定位

因为GPS卫星数量较多,并且其分布也较为均匀化,能够确保全球地面连续性的被覆盖,也促使了地球上任何用户,在任何时间都可以观测到至少4颗的GPS卫星,并且其观测不会受到天气变化的影响。

2.5仪器操作简便

在GPS接收机的不断改进下,GPS的测量自动化程度也是更高。在观测的阶段,测量人员主要是负责对仪器进行安置、电缆线的链接,量取天线高和气象数据信息等,其监视仪器的跟踪状况,其他观测的跟踪则是由自动仪器所完成的。在结束了测量跟踪之后,可以直接关闭其电源,接收机进行收藏好,便于野外数据的采集工作顺利完成。

3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 RTK技术在地籍和房地产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当我们进行地籍或是房地产工程的施工测量阶段,应用了RTK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的测定出各宗土地权界址点、测绘地籍、房地产图等,实时了测定相关界址点、地物点的位置,以达到了厘米级的精度。把GPS所获取的数据,直接录入了GIS系统中,及时获取了地籍与房地产图。在影响了GPS信息接收的遮蔽地带,需要应用全站仪、经纬仪和测距仪等工具,主要采用了图解法、解析法对其细部问题进行测量。在建设用地勘测地界测量的过程中,GPS-RTK技术就能够实现对界桩位置准确测定,今儿保证土地使用的界限范围,计算出用地面积。利用了RTK的技术,实现对勘测定界放样的工作,建设用地勘测定界中的面积量计算主要是由

GPS软件中的面积计算功能直接进行计算的,并且验核结果,以避免出现误差现象。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时候,采用了GPS技术进行测量,实现了动态化的检测,以提升其检测精度,实时了动态化监测。

3.2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在以往工程施工准备阶段,测绘、测量的工作都是依靠人工进行操作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安全隐患问题的出现。在现阶段的施工测绘阶段,采用了GPS虚拟现实的技术,进行工程施工测绘,有着逼真与相互作用的特点。所以,其技术主要是适用在更加复杂的地质测绘中,应该GPS系统中的计算机绘图和虚拟现实的技术,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中快速的显示出三维图像,如果说工程施工测量的测绘技术应用效果不佳,在施工测量之前,应该认真分析其模拟的流程。在现阶段,GPS虚拟的显示技术已广泛的应用至国内矿井工程的测绘中。

3.3 GPS在水下工程中测绘中的应用

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航道整理以及港口建设等的工程都离不开地形测绘图的,只有保证了其测绘图的精度要求,才能有效的保证工程项目有序的开展。而GPS测量的三位测定技术能够实现对水下工程的横向、纵向位置的测定,之后利用计算机的技术对地形图等进行快速测绘。在水下工程纵向测量的过程中,主要是采用了测探仪,结合超声波在水下传播时间,得出了水的深度,采用了潮位移对其潮位进行准确的测定,以有效地更正水深及其地形的高程,提升了水下高程的测绘质量。

3.4 在大型桥梁、隧道工程测量中的具体作用

在大跨度桥梁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下,其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传统测量的技术十分有限,主要是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和全站仪等的测量设备,建立出侧边网、测角网、边角网,其常规的控制测量方法工作量通常都较大,作业时间较长,极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测量误差十分明显。在大型桥梁工程的不断涌现下,尤其是一些跨海大桥出现,对其工程施工测量要求则是更高。因此,研究出一种适合大型桥梁工程的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4GPS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第一,一个合适的基准站对于GPS测量系统的测量作业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准站的选择直接决定着流动站的测量速度以及测量的精度。基准站是最好平时安置在空旷地区或者是测量区域中心地带的最高点,并且要保证其不会受到区域磁场的影响和干扰,从而保证流动站能够准确的接受信号。在基准站当中要安置双频接收器,以此来连接支架。

第二,在测量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来选择合适的坐标转换参数求解法。对于已知点的数量也要做出相应的要求,并且其数量要是三个以上,分布要均匀。外业工作在一定的精度下要降低其作业强度。

第三,在测量时要保证各个参数的准确性,需要做到零误差,严格的控制参数的设置,按照仪器配套的操作手册来进行操作。在初始化流动站之后才能够进行测量,同时测量放样以及控制测量工作要在静态的状态下进行初始化。在掌握了距离以及测回数的情况下减小测距和增加测回数,从而解决点测限时的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测绘中,应用了GPS测量的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测量精度、效益,促使测量技术不断的创新,将测量效率大幅度的提升,以改变测量作业模式,使得其向快捷化、自动化、简单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杰;屠艮;GPSRTK技术在地籍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21年12期.

[2]王春华;焦志良;基于工程背景的RTK技术在城市控制测量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20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