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电气故障应急处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12
/ 2

机械电气故障应急处理研究

刘信信

372926199110108637

摘要:随着工业的全面推进,科技的发展成为各国的核心竞争力。而机械电气设备作为科技发展的基础设施,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目前,在应用机械电气设备过程中,由于实用场景的多样性,因素的不确定性,导致机械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率居高不下。对该突发故障如何进行应急处理,并在最短时间使设备正常工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机械电气故障应急处理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机械;电气;故障;应急处理;研究

由工程机械电气设备被使用的重要性就可知它本身设备复杂程度和精密程度。也正是因为这种技术上的精密性,导致它在工作过程中产生故障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故障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在机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之后一定要及时进行维修处理,并且要对处理的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方便再次出现此类问题时进行抢修。还要注意的就是在进行检修的分析、查找、修理的全程中不能将任务全都归结给技术人员,其他的工作人员也要从旁进行辅助。除此之外,还要对故障产生的原因和修理的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的分析。

1诊断方法

通常机械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即要求立刻解决。为避免设备故障处理过程中盲目性,提高解决故障的效率,需要采用专业的故障判断方法。目前,机械电气设备故障判断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进行诊断。在宏观上,需要通过故障发生的表象,如连接处断裂,特殊气味,声音等,根据经验分析判断故障发生的大体位置,并进一步缩小故障的范围。此过程中,维修人员具备的实际操作经验越多,解决问题越高效。宏观处理是根据经验判断,并没有理论方法支持,只是辅助维修人员判断故障的大体位置,若想精确查找故障位置,需要微观方法。微观方法是采用测量工具,精确找到故障发生点。精确查找主要通过测量器件的电阻和电压方法。若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故障原因,如停机、断电等情况无法直接测量电压和电流,可以采用电阻测量方法,间接排除故障位置;若电路正常,则可采用电压测量法,测量故障区电压,查看该电压是否在正常值范围,若不在则可判断该处为故障问题。

2故障类型

机械电气设备故障类型较多,分类依据也呈多样性,包括故障性质、引发故障的过程速率、故障发生时期、故障机理等。具体故障按照故障性质分类包括:暂时性故障和永久性故障;按照引发故障的过程速率分类包括突发性故障和渐发性故障;按照故障发生时期分类包括早期故障、使用期故障和后期故障;按照表现形式分类包括结构型故障和参数型故障;按照故障机理分类包括磨损、腐蚀、结构失效和系统失效。由于故障类型较多,本文只根据故障发生时期中使用期的故障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使用期过程中,设备发生较高频率的故障,如开关、点机等。开关作为设备开启与关闭的元件,由于其可掌控电气设备的运行,需要重点关注。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由于接触不良导致开关无法打开,或者运行时间较长开关老化,甚至瞬间电流过大,烧坏开关等情况;电机作为电气设备的心脏,同样是故障的高发点,需要重点关注。在设备启动时,有可能电流值瞬间突增,设备老化,电抗器绝缘效果差都可导致电抗器起火。

3机械电气设备故障的应急处理策略

分析故障发生类型,根据故障类型,有针对性地对故障进行处理,最终实现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设备使用过程出现的问题,将故障导致的损失降到最低。

3.1故障发生时期措施

故障发生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早期,设备运行中,故障后。针对这三个时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或者解决故障。早期时,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特别是开关电机等重要元件,及时更换老化的元件。并需要维修人员统计各器件的参数数据,录入电脑。通过一些专业软件预测故障可能发生的时间和器件,帮助维修人员做好预防工作,从根源减少故障的发生。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维修人员应根据经验,查找高发故障的器件,准确判断故障的位置。如,查看开关触头位置是否接触不良,或已烧坏;若排查出回路电缆短路的问题,则可以选择更换铜芯电缆,或者人工焊接线路,并用用电缆包裹,避免短路;若判断是电机的问题,则需要做好对电机的降温处理工作。故障后期,维修人员需要记录故障发生的器件,发生的时间以及原因,为后续预防工作做好数据准备工作。

3.2提高维修队伍素质

故障发生时,需要维修人员及时处理故障,通常处理时间越短,则由故障引发的损失越小。这就对维修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很高的要求。企业应定期组织维修人员学习培训。不仅要提高维修人员的理论修养,更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维修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包括研究设备的结构图,电路图等说明文档;而且要了解设备的各个器件,积极参与设备的组装,运行等实际工作,积攒经验,以便在后续设备出现故障时,能以最快的速度诊断出故障原因,并处理问题。同时,企业也可以通过开展设备维修比赛等活动,鼓励维修人员参与,保持维修人员工作的热情,提高维修队伍的综合素质。

3.3增大设备技术投入

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很大原因是与由于旧设备在功能上不能满足新需求。旧的设备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和技术无法解决的瓶颈,企业需要加大设备技术的投入,研发新的高质量的设备,从根源上解决设备使用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故障。当然针对没有自主研发能力的小企业,可以选择购买先进的设备,替换掉原来的设备,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还可以减少故障发生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当然,在购买设备时,需要对其进行严格检查,检查各器件参数是否达标,并在设备安装好后,需要对设备整体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大在电气设备检测方面的投入,成立检测小组,完善检测的评价指标,使检测结果更准确,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3.4定期开展检修活动

为了预防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企业应该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工作。电气设备定期检修,可以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减少企业损失。检修过程中,维修人员需要记录各器件的数据,包括使用寿命,是否出现过故障等,并通过先进的数据处理软件,分析数据,判断器件的使用期限,帮助企业更客观了解目前设备的实际情况,并对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当然,企业也不需过多开展检修活动,根据检修规律,定期进行检修即可,避免了资源的浪费。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电气设备的功能越来越齐全,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于提高企业的生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机械电气设备在应用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机械电气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如何针对机械电气设备故障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采取应急处理措施,让其恢复正常运转状态,成为一件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孙天一,吴彬,邓常春.施工现场机械故障应急处理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21,11:120-122.

[2]蒋磊,刘群.浅谈贝宁格浆纱机电气故障的处理及维护[J].棉纺织技术,2020,11:65-69.